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年伊始,关注青少年写作的学期刊从不同的方向让“80后”着陆坛。本实验。  相似文献   

2.
5、6月的“80后”作一面自觉地追求有风格的字,一面更加迷恋时尚化的风。无论哪种选择,作品都鲜有力作。  相似文献   

3.
4.
3、4月“80后”的写作潜藏着一股郁积的青春期热隋和野心,一次次的结构冒险缓缓地逼近了他们才情和智力的极限。但大多数作品尚处于令人振奋的实验阶段,鲜有成熟之作。  相似文献   

5.
本期《芙蓉》虽然取消了“点击80”栏目,但“中短篇精选”中的《众字成城——年轻一代的三地书写》(短篇)倒是为“80后”写作提供了另一种参照。  相似文献   

6.
7.
7、8月份最令人期待的是第7期《萌芽》。为纪念《萌芽》创刊50周年,杂志社与“80后”代表作联袂操办“盛宴”。总体上看,各显神通,但鲜有惊喜之作。  相似文献   

8.
《上海学》新年开篇一期名家新秀云集,看点颇多。  相似文献   

9.
第9期《人民学》刊登了周晓枫的散(《穿过我青春所有说谎的日子》,其光芒几乎完全盖过了其他作品。尽管本期的小说有4个中篇、1个短篇,也保持了较高的叙事水准,却仍然显得较为平淡,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0.
第9期《上海学》推出的甘肃“小说八骏”创作专号,给这份南方的刊物带来了硬朗、粗砾的西北气息,具有一定的冲击力。但细读之后不难发现,这种冲击力更多地与地域有关,小说本身的质量并不突出,缺乏引人注目的力作。  相似文献   

11.
11、12期的青春文学作品大多呈现出压力之下的艰难寻找。无论是光怪陆离的实验策略,还是稳扎稳打的叙述突围,都传达出作者内心的飘忽与惫懒。[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的话】 学期刊每年最后一期的作品通常良莠不齐,但每有让人眼睛一亮的新人新作以及尚处于上升期作家的力作,给人带来惊喜.今年也是如此。[编按]  相似文献   

13.
本期有几部值得关注的作品。胡学的《命案高悬》(《当代》)是一篇典型的“底层小说”,但作家没有像一些“底层学”写作那样站在“底层”之外或之上呼号,表达空疏的道德义愤,而是深入其中,对“底层”的复杂情态进行了精微的描摹,使人物和事件都具有了生根的逻辑性;严歌苓“非洲小说专辑”(《上海学》第7期)三篇均短小精悍,让人读后有痛感,不但延续了一贯的“严氏风格”,也加入了对一些化,经济殖民问题(尤其是中国人也作为殖民出现)的新思考;李冯的《车厢峡》(《收获》)以目前已颇受冷落的“先锋笔法”重述李自成的故事,颇有当年李自成“困兽犹斗”的架势,当然,艺术上是否成功还有待争论;李师江的《医院》(《花城》)也是一篇有争议的作品,到底是“黑幽”还是“穷侃”?虽然显见火候不足,但还是给人留下印象;姚鄂梅和王松都各自推出了新长篇(姚鄂梅《白话雾落》,《钟山》;王松《蛾的飞翔》,《大家》),在长篇写作上显示出更成熟的实力;此外,石舒清的《长虫》(《人民学》第7期)、龙一的《潜伏》(《人民学》第7期)、冉冉的《河边》(《上海学》第8期、马晓丽的《云端》(《十月》)、格致的《千万别让她说话》(《十月》)都是用心之作,值得一读。从本期起,我们增加对新锐期刊《西湖》的点评,主要因为该杂志力推新人,着力发现“被遮蔽的写作”,对坛追捧“80后”的局面可以形成一定突破和制衡。虽然一些新人写作尚嫌生涩,一些实验之作更显怪异,但对可能产生新芽的园地,我们愿意给予特别的关注。 ——邵燕君[编按]  相似文献   

14.
新年首刊的《大家》在内容上更为丰厚,比去年增加了两个印张。  相似文献   

15.
《大家》第五期很热闹:花样繁多,名目种种;篇首增了一个“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专辑,结尾又多了一个“破例刊出”的影视学剧本《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小说不少,也有名家,可说之处甚多。大约说来,总体质量虽比第四期有所回升,但推荐作品还是没有。  相似文献   

16.
2006年一开春儿,以“80后”为生力军的青春学期刊力求呈现新气象。姑且不说改版后的《青年学》从视觉上更为“养眼”;《萌芽》的装帧更为华丽;《布老虎青春学》的封面更为鲜亮,单说作品本身,已传达出“80后”们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对写作的期待很重。当然,期待与实绩总是相隔一段难以逾越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本期最令人期待的作品是王安忆的新长篇《启蒙时代》(《收获》)。小说有勾勒一个时代的宏大企图,可是作家理论阐述的兴趣似乎远远大于感性描写。与2005年的《遍地枭雄》一样,小说缺乏叙述动力和情感动力,读来令人气闷,显得气象衰微,看来作家几年前遇到的“瓶颈问题”益发严重。其他的几部长篇也令人失望,格非的《山河入梦》(《作家·长篇》)无论是写现实还是写寓言都不深入;邱华栋的《骑飞鱼的人》不管是于历史还是于想象都未翻出新意;李玉文的《河父海母》(《十月、长篇》)在魔幻和现实之间皆不落实,朱辉的《天知道》(《钟山》)在“纯文学”和通俗文学间两头不靠,海南的《最漫长的煎熬-南诏大理国秘史》(《大家》)更在“秘史”和旅游指南之间不知所云。中短篇中,罗伟章的《最后一课》(《当代》)和王立纯的《弥天大谎》(《十月》)写底层的现实问题,前者催人泪下,后者鲜活生动,可惜文学表现力性稍嫌不足。倒是阿宁的《白对联》(《当代》)可算当代的“官场现形记”,对世道人心的把握精确到位,属“世情小说”中的佳作。此外,阿来《马车夫·喇叭》(《上海文学》)和冉冉的《八月蔚蓝》(《山花》)含蓄紧致,值得推荐,可惜在整体作品中数量太少,显得单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本期《十月》,不温不火,五味俱全,虽然作阵容是老中青三结合,其中几篇也还算好看,但终究没有让人特别叫好的。  相似文献   

19.
本期由主流期刊推出的重要长篇有两个:余华的《兄弟》(下半部的上半篇,《收获》)和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当代》。《兄弟》上半部推出后,批评界曾一片尴尬,到下半部现身,已是嘘声四起。人们需要讨论的不仅是《兄弟》为什么这样差?更是余华为什么这样令人失望?作为“中国当代最优秀的纯丈学作家”,其“十年磨一剑”的作品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畅销书,“先锋余华”如何丧失了其独特的艺术品质而顺流而下?这样的退化不仅出现在余华一人身上,而是暴露了相当一批“名作家”的写作姿态、写作状态和写作能力,由此构成的“余华现象”值得更深更广的反思。[编按]  相似文献   

20.
杨志军的《藏獒》(长篇小说)是这样一部小说:合上书本,其形象以及故事仍然于眼前不散,打开书页,却又每每觉其寡味——小说的构思之有趣,与其笔力之钝,不成比例。它若作为底本摄为电影,大概是吸引人的,作为以字为身体发肤的小说,则未免薄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