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明宗祠建筑在选址上依循风水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天人合一之境;在平面布局上强调中轴线观念,注重对称平衡,尽显儒家尊崇的伦理秩序与中庸之道;而建筑雕饰则精美生动,取材广泛,凸显吉祥庄重内蕴和伦理教化色彩。由三明宗祠建筑可以洞见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也可以领略在儒、释、道思想浸染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蕴涵的丰富,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闽王宗祠是福建区域具有独特地域特色和文化符号的宗祠建筑,在福建境内现存很多。“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以福州城门镇石步村闽王宗祠为研究样本,实地调研和资料采集,分析闽王文化和闽王宗祠的装饰艺术之间的联系。闽王宗祠的木雕艺术、灰塑艺术、石雕艺术、彩绘艺术、楹联文化五个方面体现了鲜明的艺术特征,宗祠建筑装饰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和地域特色,代表了闽王宗祠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征。促进闽王文化传播,构建民族文化软实力,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加强大众对闽王文化的认识,提高对文化遗产闽王宗祠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文化名村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村民族旅游发展现状调查出发,进行丹洲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明确在当前旅游发展大环境下进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发的前景和紧迫性,提出依据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标准进行旅游产品开发的战略和思路,提出突出"古(历史文化型民族村)、民(民族文化型保护村)、生(生态旅游型文化村)、遗(文化遗产型品牌村)"历史文化名村的建设构想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客家宗祠是客家人代代相传的文化载体,贺街镇丰富完好的客家姓氏宗祠是一笔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以贺街镇客家宗祠文化为研究对象,结合贺街镇客家宗祠文化的深厚底蕴,重点突出其历史、认同、教育和建筑文化特点,针对贺街镇宗祠文化旅游在开发力度、资金投入和宣传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政府主导,提升开发力度;整合旅游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增加活动项目,提升知名度的对策。在鼓励传承优秀的客家宗祠传统文化的同时,大力发展客家宗祠文化旅游,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名镇名村的区域分布结构特征,测定总体结构类型和省内各市区的分布类型.并以此为基础重新审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评选规则体系,分析名镇名村的旅游效益,并提出应充分发挥名镇名村的保护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千年古镇这样的历史语境下,剥离“历史建筑”与“老房子”的概念,寻访传统的古镇格局,用现代手法表达出传统建筑的神韵及表情,充分重视文化空间的人文信息和重修街区的技术内涵,注重情与境的高度统一,情———文化空间,境———物质空间;最终实现历史文化建筑的再现,实现古镇风貌的再现,是本文思考的重点。在对历史场所可能性的挖掘以及对个体间关系的创造性阐释是此项目最耐人寻味之所在,它使得那些埋没于历史长河中的日常性的诗意层面得以苏醒。  相似文献   

7.
向杰 《华章》2011,(23)
该论文以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为研究对象,具体针对云南民居建筑文化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等问题,提出数字化技术研究与运用开发解决方案.论文对展示和传播云南民族建筑文化的艺术与技术、具有云南民族建筑文化特色的建筑辅助设计系统的开发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方法和策略,对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具有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参照“历史化名域”提出了“民族历史化名村”的概念,并就创建和保护“民族历史化名村”以及在发展旅游经济、弘扬民族化、建立民族化大省中能起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全面论述,提出了一些创建和保护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
传统生育文化对生育率的影响--以云南少数民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的历史文化传承中,积淀出各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传统极大地束缚着人们的生育观念,从而体现出各民族不同的生育行为。虽然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作为正规制度的一部份对各民族生育行为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但目前我们的关键问题不是如何制定计划生育政策,而是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使这种外生变量在潜移默化中溶入民族文化中,变为内生变量,以促进各少数民族传统生育观的转变,进而实际地影响各民族的生育行为,才能真正使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落到实处,保证云南少数民族生育率持续下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宜宾学院学报》2020,(1):84-92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种典型形态,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结合CNKI检索平台中核心期刊数据,梳理2003年以来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历程和取得成果,展示了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保护研究中空间分布与格局演变的现状,未来的研究呈互为补充、互为印证的综合性趋向。  相似文献   

11.
以雷山县治安村、陶尧村为例,调查民族村寨建筑,用图纸标记、视频、录音、拍照等形式记录,并整理成册,收集第一手资料,对建筑元素进行了提炼和分类,为民族村寨的改造、修缮提供参考和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个案村的描述与分析,指出贫困山区的流动人口在挣脱土地和乡土规则的束缚之后,并未融入新的生活秩序之中,反而在异地处于边缘性的境地.这种无序的经历内化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中,铸建成反秩序的行为"规则”.当他们回流后,这种"规则”进入乡村,冲击原有的规则体系.而目前的村级治理对此束手无策,从而导致村治秩序的震荡.笔者最后指出,只有将外出务工带来的利益期望内部化,将人口流动制度化、规范化,才能实现村治秩序的重构.  相似文献   

13.
文昌宫作为文昌信仰主要的物质载体之一,在科举时代是重要的祭祀建筑之一。清末科举制度瓦解之后,文昌宫祭祀属性降低,在民间社会承担了教育、社会救济、公共集会等多重社会功能,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以浙西廿八都古镇两座文昌宫为例,从建筑布局、造型、结构、尺度、装饰等方面总结其建筑特征,揭示了清末后科举时代背景下,民间文昌宫对新功能与属性的适应,进一步分析了清末民间文昌宫新的文化内涵,以期为传统文昌宫建筑及其文化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选始于2002年,至今评选了6批共528处。其中江西有33处,就其数量之多及考察评选之用心等方面而论,一直走在国内第一方阵。从各省普查和申报对比看,江西的历史文化名镇(村)资源比较丰富,并逐渐引起各级管理层的重视和民众支持。1990年代前期江西开始发掘古村文化资源,催生了江西第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流坑村;本世纪以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选历程及江西的国、省两级历史文化名镇(村)分布状况如文所述。由省级财政划拨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发展专项经费,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宫殿是成就最高的唐代建筑,行宫亦是唐代宫殿建筑,其规模宏大,成就非凡,充分反映了唐代的建筑文化艺术。以考古发现的唐代行宫遗存为中心进行考察,使我们得以窥见唐代建筑风貌的一端。因山借水、因地制宜是唐代行宫建筑在布局规划上的突出特点;保存完好的九成宫37号宫殿建筑基址带擎檐柱宫殿建筑布局在唐代建筑中尚属首次发现,填补了中国建筑史上隋唐宫苑建筑的空白;行宫建筑的基本形制充分体现了唐代建筑雄浑质朴的时代风格。  相似文献   

16.
建筑学的专业教育应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特征和需求。而建筑院校应将专业教育根植于当地传统地域文化中。本文以新疆地区为例,阐述建筑院校专业教育与传统地域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期望通过对建筑学专业教育课程的改革,探讨建筑院校及传统建筑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文山学院学报》2016,(5):10-14
作为一个德宏傣族社会的缩影,大众传播环境对芒市北里村的文化和传统有着明显的影响。当前,以北里村民为代表的傣族受众处于大众传播中的弱势地位;文化记忆的传统载体逐渐让位于学校教育和大众传播,这个渐变过程也带来了人们思想和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打破了傣族文化传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其变化提供了各种可供借鉴和模仿的模式,成为促进傣族文化传统变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名村的建设发展是乡村振兴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客家文化名村茶山古村为例,通过易康对茶山古村的影像进行分类,采用参与性农村调查评估(PRA)、转移矩阵、计算空间动态度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从“三生”的视角探索历史文化名村的人居环境发展演变过程与形成机理.结果显示:(1)茶山古村的三生空间之间在演变过程的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转换,生产空间以“入”字型为基础不断扩张,生活空间呈现出“碎片化”趋势增长,而生态空间则表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宗族血缘关系变淡、大型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古村旅游业的发展是推动茶山古村三生空间演变发展的动因.(3)茶山古村在空间演变过程中存在土地资源空废化、产业结构单一化、历史文要素遗失、传统风貌受损和生态失协等问题.针对现状,提出基于“三生”视角的历史文化名村优化建议,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对于历史文化名村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语境下,多元文化的理解会丰富对事物的认知.文化教学符合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需要,以及大学英语课程对人文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素养,同时增加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本文在阐述文化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的同时,以哥特式在建筑上的内容为例,从文化教学的丰富性、时效性、双向性三个方面探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整个学术界都处在新旧交替的转型时期,女性词只是大时代环境下一个小领域的缩影。透过对女性词批评可以看出,清代女性文学批评正在逐渐从传统文学批评的模式向现代文学批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