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的食物》选取学生生活中随手可得的食物作为研究的背景。先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在自己的早餐上,以常见的包子、牛肉面是几种食物作为切入点,接着将视野逐渐扩大到整理出自己一天吃的食物究竟有几种。然后将研究活动定格于四人小组所吃的食物有几种,组织学生对它们进行分类,最后才将研究的情景移至学生又发现的“人为什么要吃食物”、  相似文献   

2.
一节科学课,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科学的本质,但是,这不仅仅是指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方法或者是引导学生靠近科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科学是实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观察和讨论都是为观点寻找证据。这节课,非常强调记录的真实性,当学生提出了自己的分类方法之后,强调要按照已确定的标准去分类,  相似文献   

3.
案例 这是一位老师执教《自转旋翼》一课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茎叶图》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新课改,课改理念了解得不少,但太虚不实.老师做的是具体而细致的工作,应根据一位位学生的不同情况,研究一个个章节怎么上.  相似文献   

5.
任洪老师执教的《一天的食物》一课,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首先,是想办法让学生乐于做“记录活动”。如:“今天的早餐大家吃得很丰富……你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吗?”“怎么交流呢?”“对于记录,老师有几点要求。第一,要求真实,科学家最讲究实事求是,我们不是比谁吃得多,也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光荣。第二,不要漏下,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第三,抓紧时间写,我们是小组竞赛!”……从“交流”的需要出发,引导学生做“记录”,而不是简单地为了记录而记录,这就比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这种热情和学习的目的直接相…  相似文献   

6.
闻蓉美 《科学课》2008,(5):20-23
教学分析《一天的食物》是《食物》单元的第一课,由"记录一天的食物"和"给食物分类"两个主要活动构成。初看这一课的教学活动内容,我们往往会把第二项活动"给食物分类"作为重点活动来考虑设计教学。因为"记录一天的食物",无非就是为分类提供素材。但如果细细地分析和思考活动的意义、价值,特别是从学习主体(学生)的角度考虑,我们就会发现,对食物进行分类认识,并不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笔到县城关三完小听了黄秀娥老师一堂六年级的思品课——《孝敬父母》,令人刮目相看。“孝敬父母”这个内容,小学四年级课本有,初中课本也有。黄老师针对六年级学生的特点。上出了不同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一天的食物》是食物单元的起始课。起始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承担着“引导孩子们开始关注食物,关注自己吃的食物”这一任务。通过让学生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完成一次全班性的调查活动,发现原来我们一天中吃到的食物是那样丰富,而且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堂探究性学习成果汇报课的片断实况,执教者是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徐婉玉老师。  相似文献   

10.
胥翠芳 《山东教育》2005,(28):33-33
近日,听一位老师执教作文指导课,其中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引起我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孟浪 《中学生物学》2005,21(3):63-64
细细阅读了新课改的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之一--<高中生物(苏教版)>(以下简称<教材>),不禁掩卷长思,中学生物教学的革命已经到来.笔者认为新<教材>的编写处处体现着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教育理念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的特点究竟是什么?在科学课上怎样具体落实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始终是一线教师十分关心的话题,也是教科版《科学》教材教师培训中的一个主要引导方向。  相似文献   

13.
江英 《考试周刊》2010,(26):74-75
一堂课上得好坏,关键是执教者能否设计出完善的教学过程。在课改中,我以新教育理念设计教学。下面我就以华师版教材《有理数乘法法则》这节课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在浙江苍南,陈大伟曾执教了《三顾茅庐》(四年级)的第二课时。从执教的思路来看,陈大伟老师认为。名著毕竟需要学生自己阅读,而促使学生对名著产生兴趣的另外一个做法是,课堂上不能把问题读完、讲彻底,要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想阅读,想研究。于是.从获得学习方法的结构方面,陈大伟老师主要设计了这样四个步骤,让学习成为一场精神的探险:  相似文献   

15.
孟强  董晓华 《山东教育》2005,(31):22-22
近日,有幸观摩贾志敏老师执教《推敲》一课。贾老师懦雅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艺术、高超的教学智慧自不待言。听贾老师的课.使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中的喧闹声渐趋平静,理性回归中生本理念随之闪亮课堂。几年前唐懋龙老师着手进行的常规课教学研究,就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探索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近年来,人们启用“低碳”思维以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语文常规课教学理念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7.
侯新磊老师设计与执教的《英国的制度创新》,以厚重的底蕴、精妙的设计、个性化的展示博得好评。笔者认为,他的教学理念和做法对克服当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下面是两位老师执教的<认识方向>这一课的教学片段: A 教师的设计 1.复习旧知:认识东南西北 师:刚才咱们通过儿歌知道了,当我们面向太阳的时候,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你能指出我们教室的东南西北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在教室的四周分别贴上东、南、西、北)现在让我们一起用手势来表示一下东南西北.  相似文献   

19.
本课难上!和我一样曾执教过本课的老师大都有此感叹。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本课的时间跨度大,法学概念多,线索又复杂;二是由于教师法学知识大多储备不足,又无讲授这一内容的经历(以往教材无此内容),等等。本课教师执教的这一案例,让我们看到了其知难而进的创新勇气和教学智慧,实在令人钦佩。  相似文献   

20.
陈晓芳 《黑河教育》2013,(12):67-67
苏轼说过:“平淡乃绚烂之极也。”生态的课堂应该是平淡雅致如春夜细雨,清新无声;生态的课堂应该是音韵有致如林间鸟鸣,耳畔缭绕。平淡而不平庸,这是苏州教研室王欢老师执教的《共同拥有一个家》一课给我的深刻印象。整堂课不仅是学生享受教育幸福的过程,也是听者享受教育精彩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