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崇尚"终身教育"的知识社会中,教育领域发生从"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换.在这种范式转换的启示下,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着重于该课程学习范式的建立,并进行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课程研究范式发生了重大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课程研究内容由"课程开发"向"课程理解"转换;课程研究的哲学基础由"现代主义"让位于"后现代主义";课程研究的方法论因"文化研究"的繁荣而渐次涵盖了"科学研究";课程研究的文化语境由"单一封闭"逐渐走向"多元开放";课程研究的场域由封闭的"象牙塔"走向开放的"田野";课程研究的主体已由旁观的"族外人"转变为直接参与的"族内人"。  相似文献   

3.
课程范式的转换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课程作为教育改革的先导,必须超越“占有性课程观”,在课程的性质、形态主编制方式等方面进行革命性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在"海洋"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改革传统以文学翻译为主的日语翻译课程势在必行。以"范式转换"思辨法为理论指导,以"涉海"为特色,改革课程内涵的五大方面,即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课件建设、学习平台建设,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当今课程领域所出现的开发范式的转型,使我们开始以理解范式的课程理念来思考教师的课程角色。本文在阐释教师作为创生课程的实践者这一角色涵义的基础上,阐述了教师在课程实践中的课程创生层面以及所应具有的课程创生能力素养,以期推动教师课程创生这一理念的真正落实,从而促进学生真正、真实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培训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岳祥 《教育探索》2004,(8):109-111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教育目标、教育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师专业技能、课程设置等诸多因素,最为关键的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因此,师范院校应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而着眼点在于教师培训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综合艺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各学段的学习,使学生不断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体、友善、分享等品质,塑追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得到整合发展。艺术课程和设计,就是围绕这一目标创设学与教的系统,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  相似文献   

8.
《艺术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艺术教育分科的界限,注重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不同艺术门类的融合及艺术领域和其他非艺术领域的融合。本文试从“综合课程”的概念出发,用“综合”的视角浅析综合艺术课程和与之相关的艺术教育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相似文献   

9.
课程范式与课程建构性试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同的课程范式在课程建构上表现出不同的倾向。课程建构性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渊源,杜威可说是课程建构性思想的先驱。在其后的“课程开发范式”中,课程建构性几乎被遮蔽和扼杀。随着新的自然科学成果的产生及后现代思想的影响,课程建构性思想在“课程理解范式”中才得以张扬。  相似文献   

10.
综合课程开发是近年来国际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学前教育综合艺术课程的开发应围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注重目标设计策略、内容选择策略及课程组织策略的制定,把戏剧课程、舞蹈课程、音乐课程、美术课程相互融合,同时也将艺术、生活、科学及语言有效融合,通过课程案例的陈述及反思,让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相似文献   

11.
艺术综合课程是把各领域艺术整合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课程,其整合原理有四项:美学原理,包括美学共通原则与个项艺术之间形式元素的重叠原则;艺术心理学原理,包括异质同构原理与艺术心理的一般过程;文化特性原理,指通过艺术理解特定的一种文化与文化中的人;课程原理,指对主题网络式、串联式、散点式三种课程综合模式的规范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幼儿艺术课程改革,探索出一条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新型艺术教育之路,本文就幼儿园综合艺术课程的建构和实施策略进行理论论述与教学实践阐述,旨在探究幼儿园艺术课程综合化的有效落实,并借此抛砖引玉,望更多幼教工作者致力于本课题研究的延伸与拓展,切实完善课程教学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由课程研究到教师研究的范式转换是以教学研究为基轴展开的。教师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的专业属性;教师研究的内涵追求。本文基于佐藤学先生提出的“反思性实践家”概念,明晓教师研究的当下意义,厘清教师研究的基本思路,以及在学校环境中探讨教师研究开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综合艺术课程是在课程设置指导思想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提出并实施的,它提倡在保留单科基本技能要求及内容的前提下,更加强调艺术课程内部及相关科目之间的综合性和贯通性,以及学生的参与性.依托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的艺术教材,我们对综合艺术课程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索,开拓了联合教学模式,尝试解决了一些遇到的问题,同时在吸取新版艺术教材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对教材的编排进行了有益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喻春兰 《教育学报》2007,3(3):34-40
概念重构学派和后现代课程范式是在对现代课程理论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分析近年来发生在以概念重构学派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学者和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现代课程理论学者之间的激烈论争,可以看出现代课程与后现代课程范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各有优点也各有其局限性,两种课程研究范式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因而并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课程开发范式"探究的是普适性的教育规律.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范式发生了重大转换,开始走向课程理解.以科学化的目标模式选择和组织课程的"课程开发范式"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对课程多元化理解的冲击,把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来理解的课程研究范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树立多元的、动态的课程观;必须建立崭新的整合课程范式;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从目前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现状来看,课程研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表现在职业论与专业论的张力失范、研究范式的二元对立、社会需求与个体发展取向异化.要想解决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困境就必须进行范式的转换,表现为知识存在范式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课程研究方法范式从线性研究转向复杂研究,课程理念引领范式从冲突到融合.  相似文献   

18.
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当代学习理论正在发生有意义的变化,学习越来越多的被认为是建构认知、分布式认知和情境认知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越来越关注知识协同建构的社会本质,知识协同建构受共同体的影响。Web2.0技术在e-Learning中的应用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的参与性,强调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活动来促进知识内容的内化,通过学习活动的序列化,来支持多种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而普适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按需适应成为可能。在学习理论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双重推动下,网络教学正实现从接受认知范式到建构认知范式再到分布式情境认知范式的转换,这反映了e—Learning从技术向教育回归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
栾玲 《成才之路》2013,(18):68-69
"范式"是著名哲学家库恩创用的术语,出自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范式"指的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库恩认为范式的本性是革命的,它存在于常规科学中。科学家用一定的范式解释疑难问题,当科学研究中的疑难问题足够多时,科学革命便发生,继而产生新的范式。随着新范式的产生,科学便得到发展。由库恩的观念看,课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改革实质就是课程范式的变迁。课程范式存在于常规课程之中,当常规课程出现了足够多的问题,课程改革随之发生,在改革中萌生出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