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关于学校的各项决策中,决定“谁当校长”是重中之重,选拔一名好校长意义深远。但是,再优秀的校长,如果得不到教师认可,就难以顺利开展工作,从而可能导致学校管理的失败。为避免出现这种局面,可尝试的做法是:教师参与校长选拔。一、教师参与校长选拔是教师职业角色的呼唤教师是学校最基本的组成元素之一,教师职业是与学校教育共始终的职业,学校的每一项决策都与教师利益息息相关。同时,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各项规章制度等等,最终都由教师来贯彻和执行。也就是说,在学校里,教师是最接近决策的实践、最易受决策结果影响…  相似文献   

2.
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后勤工作,是学校的行政首脑和法人代表,是办好学校的关键,也是学校的管理核心。因此,在关于学校的各项决策中,决定“谁当校长”是重中之重,选拔一名好的校长意义深远,但是,再优秀的校长,如果得不到教师认可,就难以顺利开展工作,从而可能导致学校管理的失败。为避免出现这种局面,可尝试的做法是:教师参  相似文献   

3.
卓越的校长一定会坚信: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苏霍姆林斯基)。作为卓越的校长,他一定会非常努力地在学校中建立团队意识,激发教职工的参与热情,使大家同心同德,一起努力创造一个让学生能够有深层次体验的学习环境。如果把自己看做老板,把别人看做下属,那么校长就会与教师格格不入,成为孤家寡人。依靠教师、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将教师吸引到学校的管理中来,是办学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如果我们想让教师在其工作中具有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的才能和热情,那么,校长就要创造条件和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中…  相似文献   

4.
2013年以来,我国由上而下发布了一些标志性的教育政策,如鼓励公众参与教育决策、逐步实行校长教师轮岗制、实行中小学督学制等,表明了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行政与管理领域继续推进科学化、民主化的决心。在学校管理层面,也出现了以科学决策和民主参与等方式变革管理和提升领导力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校长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对外他代表学校,具有法人代表资格;对内负有教学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责任。由此可见,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选择称职的校长是办好学校的决定因素。 选择校长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学校组织机构的一项决策,评价校长是实施决策的系列反馈程序。所以,评价校长不是孤立的在某一件事情(那怕是重要事情)上一次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学者曾将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初步界定为“明确教学使命”“管理课程与教学”和“创设学校风气”三个方面。我国学者研究指出: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是校长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围绕办学目标,借助行政能力和非行政因素,直接或间接主导、影响学校的整体教学的行为和历程。校长领导教学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能,提升学校发展的整体效能。因此,校长的教学领导力不能简单等同于校长的教学行政管理力,而是一种影响力和综合力。综上所述,可将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大致概括为:校长在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结合教学目标,决策、组织、调控学校教学工作的活动和过程,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进而推动学校发展的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7.
校长的教育思想对于办好一所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管理学校,一方面通过行使行政职权来实施行政领导,另一方面则要通过自己的学识和人格对学校组织成员施加影响. 校长是学校人际关系和谐的促进者.校长要确立学生是教育对象又是服务对象、教师是管理对象又是服务对象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参与民主是学校管理方式转变的目标与方向。为了分析公立中小学校管理方式民主转变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本研究对103所学校的99位校长、4 890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学校管理中的民主参与处于表面参与阶段,存在参与程度不足、参与机会不均和参与内容受到限制等问题。影响学校管理方式实现民主转变的因素包括行政阻碍等、制度阻碍、观念阻碍和理念阻碍等。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应转变教育行政方式,科学适度放权;中小学校要健全民主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校长应转变威权领导风格,建立管理者与参与者的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9.
自我国中小学学校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以来,校长在学校日常行政和教学管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随着学校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作为学校领导核心的校长也逐步认识到让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校长却往往顾此失彼.到底该怎样让教职员工参与决策?什么情况下应该让教职员工参与学校决策?这是现在困扰很多中小学校长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校长出身于教师,由上级教育机关任命,是我国选拔校长的主要形式。然而随着教育结构的分化和教育规模的扩大,学校管理工作对校长有了许多新的要求,让专业校长管理学校也成为一种趋势。北  相似文献   

11.
级部管理就是级(年级)和部(部门)的高效协同管理,形成合力,减少内耗,达到"1+1>2"的效果。级部管理旨在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主动性,提高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一、级部管理的基本方法1.三级一系统。学校搭建三级管理平台,一级平台是由校长及校长领导下的执行校长和分管校长组成的决策平台,处理学校决策层面的事务;二级平台  相似文献   

12.
多角度理解和审视的高校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等学校管理模式的分类(一)按最高决策主体的人数划分:委员会制与一长制一长制是指高等学校的最高决策权力集中在一位主要负责人身上的领导体制。在现实中,它主要表现为校长负责制。一长制的教育管理体制中,校长或行政首长是学校行政系统的最高领导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在学校管理与决策中处于中心地位,对决策拥有最终的裁决权。  相似文献   

13.
范永速 《教书育人》2012,(14):60-61
实施新课程改革,作为学校行政负责人的校长,首先必须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新课程的推进,关键在教师,成败在领导,校长的办学理念、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校长的素质尤为重要。现代学校管理,需要高素质的校长,只有高素质的校长,才能管理出一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14.
一、高等学校管理模式的分类(一)按最高决策主体的人数划分:委员会制与一长制 一长制是指高等学校的最高决策权力集中在一位主要负责人身上的领导体制。在现实中,它主要表现为校长负责制。一长制的教育管理体制中,校长或行政首长是学校行政系统的最高领导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在学校管理与决策中处于中心地位,对决策拥有最终的裁决权。  相似文献   

15.
丁开艳 《教育》2010,(4):44-44
长期以来,校长出身于教师,由上级教育机关任命,是我国选拔校长的主要形式。然而随着教育结构的分化和教育规模的扩大,学校管理工作对校长有了许多新的要求,让专业校长管理学校也成为一种趋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教授褚宏启说:“校长专业化,是未来校长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梁好 《教书育人》2008,(5):16-16
校长作为一所学机关报管理才,拥有处理学校一切事务的权利.但是由于现如今教育部门实行行政管理制,学校在自主办学的同时还要服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决策,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决策时常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管理方式,给学校的管理与发展带来一定的束缚.  相似文献   

17.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校长的凝聚力同校长的管理艺术有极大的关系。一个优秀的校长是同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较强的凝聚力分不开的。校长的组织能力,就是指校长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后勤等各项工作的计划、决策、指挥、实施能力与校内校外交往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解决能力。校长的凝聚力,就是指校长善于将他正确的富有个性的教育观念变成为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动,即通过自己思想上的、教学上的行政上管理上的认真、扎实的工作和令人信服的工作实绩,把其他领导成员和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起来。产生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凝聚力量,目标一致地为办好学校而努力工作。校长的管理艺术主要体现在校长的组织能力中。例如在计划中,校长的管理艺术体现在正确的预测未来;在决策中,校长的管理艺术主要体现在果断科学、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以来,我国由上而下发布了一些标志性的教育政策,如鼓励公众参与教育决策、逐步实行校长教师轮岗制、实行中小学督学制等,表明了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行政与管理领域继续推进科学化、民主化的决心。在学校管理层面,也出现了以科学决策和民主参与等方式变革管理和提升领导力的良好势头。宏观层面的管理变革以政策创新为标志,必将带来管理领域制度与机制更新的新气象。源于上海浦东的"委托管理薄弱学校"之举措,不仅发挥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  相似文献   

19.
教导主任是校长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参谋和助手。凡是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和相互配合下所进行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作为协助校长工作的范围。教导主任有责任直接或间接的参与管理或指导,不但要在校长对各项工作作出决策之  相似文献   

20.
英国教育和技术部(DES)于1989年成立的"学校管理特别任务小组"的1990年度报告指出:校长的准备、选拔和发展是政府应该承担的主要年度报告指出:校长的准备、选拔和发展是政府应该承担的主要责任。1995年,英国国家"教师培训部" 为新任校长设立了"校长领导和管理项目",英国学校校长的国家标准主要目标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