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建华 《知识窗》2012,(3X):6-7
<正>战国时期的苏秦,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成为著名的纵横家;蔺相如凭其出色口才舌战秦王,为赵国赢得了外交胜利……但时至今日,人们对"说"却并不十分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2.
《百科知识》2009,(13):56-57
战国时,苏秦主张合纵抗秦,张仪主张连横事秦。一次,苏秦到了齐国都城临淄,见到了齐宣王,对他进行游说抗秦。齐宣王谈到齐国的兵力不足时,苏秦说,都城临淄有七万户,我私自计算了一下,每户按三个男子服役、这就是三七二十一万兵,抗秦的兵源,  相似文献   

3.
不管三七二十一这句话人们经常说,这里还有个战国故事:当时苏秦主张合纵抗秦,与张仪主张的连横事秦针锋相对。苏秦到了齐国临淄,见到齐宣王游说抗秦,齐宣  相似文献   

4.
冷热亲情     
战国时期,苏秦师从隐士鬼谷子学习纵横辩论之术.由于对功名利禄的渴望,还未学成就下山游说秦惠王,建议他把握有利时机,实施连横政策,对其他诸侯国各个击破。然而,因煽动性不强,说服力不够,遭到秦惠王的断然拒绝。结果不但一文钱的赏赐没得到,连随身带去的盘缠都花光了,只好饿着肚子跑回家。  相似文献   

5.
尚耕 《科教文汇》2009,(34):219-220
发生于公元前262年的秦赵长平之战,是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古代史上规模屈指可数的战役之一,是由春秋、战国五百年列国林立、割据混战,过渡到中央集权统一国家的决定性战役,此役以泰国大胜、赵国惨败而告终。笔者结合长平之战的背景,从国家大战略的角度分析秦赵两国为何由“上党之争”一次战国时期极为普通的土地争端,演变成为两方倾其国力的战略大决战,以及两国不同的战略目标对战役最终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影 《百科知识》2016,(4):8-11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它上承春秋乱世,后启大秦帝国,中续百家争鸣,是中国的思想、学术、科技、军事以及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图强求存的各诸侯国展开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变法和改革,如吴起、商鞅的变法图强,张仪、苏秦的纵横捭阖,廉颇、李牧的战场争锋,信陵君、平原君的政治斡旋……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战国时代也塑造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社会的雏形。随着电视连续剧《芈月传》的热播,诸侯争霸、风云变幻、战事频起的战国时期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那些电视剧中展现的生活是真实的吗?两千多年前的古人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本刊特别通过一些专家学者的介绍,力图从服饰、饮食等角度,为大家呈现一个真实的战国时代。  相似文献   

7.
同学小江湖     
马德 《知识窗》2011,(5):55-55
同学之间.混好了,是好兄弟:混不好,就成了死对头。苏秦与张仪.都师从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平时,张仪的学习成绩总比苏秦好,苏秦那些年.一直屈居张仪之后。  相似文献   

8.
正如今,古装电视剧十分火爆,其中有一些反映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前221年)人们的生活。那么,战国时期的古人都穿什么衣服呢?衣服的款式是什么样的?总体来说,那时古人穿的应该是深衣和袍服。这种衣服是上下分开裁剪,而后缝合在一起的。二者的区别在于,深衣是单衣,而袍服里有丝棉。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十分流行深衣,这也是不少电视剧中的常见款式。从史料记载中找答案据史书记载,黄帝尧舜时期已出现了衣裳,结束了史前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思想之所以能在齐国传播,并成为战国中后期的主流思想之一,主要原因是:"士"阶层的出现和兴起为老子思想进入齐国进行传播提供了捷径,而齐国的历代国君为了治理国家而对"士"的重视,尤其是稷下学宫的出现和繁荣,更使得老子思想成为了战国中后期的主流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10.
先秦的美学思想对后世文学创作具有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汉赋,即继承了先秦文学尤其是<诗经>、<楚辞>和纵横家的美学思想,也对后世文学如唐诗、宋词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战国时期似乎是一个硝烟四起、民不聊生的年代,似乎那时的人们只想着如何打胜仗,如何能在乱世中存活,日常则像我们石器时代的祖先一样过着茹毛饮血、衣不蔽体的生活。然而,战国时期的人们过得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生活,在列国争强、烽烟四起的背后,也会出现一方百姓安居乐业的场面,人们平常的衣食住行也因国别、地域不同而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2.
2009年8月,河南省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石盘炉村遗址,遗址器物特征明显,时代脉络清晰,是一处战国时期的聚落遗址,对研究这一地区战国时期的文化面貌具有较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危琼辉  王建设 《科教文汇》2007,(2):172-172,174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思想之所以能在齐国传播,并成为战国中后期的主流思想之一,主要原因是:“士”阶层的出现和兴起为老子思想进入齐国进行传播提供了捷径,而齐国的历代国君为了治理国家而对“士”的重视,尤其是稷下学宫的出现和繁荣,更使得老子思想成为了战国中后期的主流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很多时候,人们都把太监和宦官当成了一回事,这是一个典型的误解。宦官一词至少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太监一词,直到辽代才出现。宦官制度起源较早,《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当时的宦官一般由身分卑贱的人  相似文献   

15.
2400年前,我国战国初期的《山海经》是世界上最早记述矿物岩石的书籍,它记载了多种矿物和岩石,是岩石学的鼻祖。而岩石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起始于十八世纪末。由于地壳中的岩石主要是结晶岩,因此岩石学发展的初期,主要研究的是火成岩,  相似文献   

16.
正书法是我国一门悠久的传统艺术,为各国人民所仰慕,而它的存在正是得益于毛笔这种特殊的书写工具。毛笔的主要原料是兽毛和竹管。传说,毛笔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蒙恬所发明。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带领兵马与楚国交战,双方打得非常激烈,战争拖了很长时间。为了让秦王能及时  相似文献   

17.
田齐创立的稷下学宫,是我国最早最具典型意义的官办大学,不仅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也是战国时期闻名列国的文化教育中心和多学科的社会科学院。稷下学宫的出现,不仅形成了先秦百家争鸣的高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而且由于对人类历史、善恶取向等根本问题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性的文化走向,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通过分析稷下学宫与齐国都城临淄的关系,从而总结得出中国古代大学与城市的船陛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关于《春秋左氏传》的作者问题,两千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左传》一书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传授、写定过程。本文同意这一说法,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考证研究,得出结论:《左传》的初创者是与孔子同时代人左秋明,它的最后完成者是战国前期人吴起。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制的确立时期.在这一时期,虽然多数诸侯国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  相似文献   

20.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儒学大师,更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孟子的教育思想于孔子之后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就孟子的教育目标、教育方针、教育方法诸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