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妻”字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受麦克伦南人类古有掠夺婚习俗之说的影响,于语言文字等领域搜寻例证发明中国古有掠夺婚习俗之说。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承“新说”,认定“妻”字是中国古代掠夺婚习俗之反映。本文对此提出数点疑义;并简述中国古无掠夺婚习俗的原因,从根本上否定了《字典》等对“妻”字的解释。遂又参考汉儒之说,提出“妻”字本义是“与夫齐等的女主人”  相似文献   

2.
“一字重音说”是章太炎先生所创学说。此说提出之后,学术界至今尚未作出充分的认证。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并重点根据《说》的训诂,对章氏之说当补证其四端:一是补证重音字“旁驸本字增注借音”之例;二是重音字“丢掉一个音节,只读一个音节”之例;三是重音字“合音”之例;四是重音字“淘汰不再使用”之例(后三点是章氏未曾论述过的)。最后对“一字重音”现象的发展与消亡过程作了一些推断。  相似文献   

3.
汉字的总字数多至六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汉语的同一个词由不同的文字来记录。本文从“同记一词”的角度对复杂的汉字关系进行考察,选取文字层面而排除语言层面,开首提“汉语同词字际关系”的说法;对汉语的同词异字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各类同词字际关系总结前人之说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同形字作为一种常见常用的文字现象,从古至今,许多学者都意识到了它的存在并做了或多或少的评论。本文纵览古今八方,从同形字的定义、学者们对“同形字”的初步认识、同形字产生的原因、同形字的类别以及同形字与异体字和异读字的区别等多个角度对“同形字”做了全身“检查”。  相似文献   

5.
谷·毂·毂     
“谷”“毂”和“毂”这三个字,因为读音完全相同,且“谷”与“毂”存在简体和繁体的关系,又“毂”与“毅”是形近字,所以,很多人就不加辨析,随意乱用,造成理解困难。比如《水浒传》(简体本)里就有“三寸丁,谷树皮”之说,用来形容武大郎的丑陋容貌。这里的“三寸丁”好理解,是说武大郎个子矮小。丁,是古代对成年男子的通称,而“谷树皮”是什么呢?“谷树”又是什么树呢?查遍了各种权威的词典和字典,都没有查到“谷树”这一词条,显然没有“谷树”一说。  相似文献   

6.
考释了甲骨文“■”字、“妻”字、“淒”字和“霋”字,并考证修正了《甲骨文字典》中将甲骨文“妻”字释为“■”字和“敏”字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马氏文通》状字章问题颇多,语法学界从各个角度对状字章作了评述,特别是“状字诸式”节,多数学者认为马氏把状字与静字混淆在一起。我们认为马氏把“状字诸式”1-4类归入状字时注意到了此类状字与象静字的区别,实乃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登轼”即“凭轼”这一新解之辨正,首先着重考明往昔对古轼制的误解以及古轼真形,论定古轼之可登与易登;接着说明“凭轼”即“伏轼”,与文中叙写远眺的“登轼而望”相互矛盾;之后,否定了“曹刿是坐乘于车”与“手扶轼木观望”之说,从而辨明了“登轼”即是“登履轼上”的意思。最后连带说到上句:“下视”又指“下车观看”;下句“轼”词动用特指“伏轼致敬”,“登轼”无此用意,不能点开释之。  相似文献   

9.
词缀“的”有所有格性和形容词性之分,前者来源于唐代“底”字,后者来源于上古“之”字,“的”与其前成分构成“所有格短语”和“形容词短语”,“的”字是插入到“的”字短语里的,“的”与其前成分组成的语法单位使独立“的”字结构成为可能;现代汉语人称代词所有格意义的非“的”字短语用法源自古代;独立“的”字结构是名词化结果,不同于数量词短语的独立使用。  相似文献   

10.
“dui”是“師”字的初,是借“堆”字象形字的“dui”表师义的假借字。“币”字倒的“币”表师义的。后来“dui”和“币”两个同义字合成“師”字。dui、币、師同义,都是军队的师旅的“师”。  相似文献   

11.
经初步检索,在我国会计界专用的会计词语中,涉及到金、木、水、火、土五个字的会计词语有七百一十个,其中:“金”字对中国会计词语的贡献就有一百一十七个,“木”字对中国会计词语的贡献就有二百三十二个,“水”字对中国会计词语的贡献就有二百三十九个,“火”字对中国会计词语的贡献就有二十四个,“土”字对中国会计词语的贡献就有九十八个。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析字格从音的角度可确立“借音析字;”从形的角度,可确立“借形析字”与“减损析字;”从义的角度,可确立“衍义析字”。析字格的用处,大都在于衍生新字、派生新义,从而表达更丰富的意蕴。  相似文献   

13.
张华莉 《培训与研究》2009,26(7):22-24,42
“的”字在现代汉语中常以助词身分出现,文章从这点入手来探讨“的”字的用法。“的”字最常见的用法是作结构助词,用在偏正结构中的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形成定中关系。“的”字还可以附着在别的词语上,后面不出现中心语(名词性词语),构成“的”字结构,它的功能大抵相当于名词。“的”字用作语气词也很常见,常常出现在陈述句末表示肯定或决定的语气,在对它的这个用法进行分析时要注意和另外一个语气词“了”进行区分。另外,“的”字还有一些特殊用法,本文也将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论语》“巧言令色”中的“令”字,通常被训作“善”,但对于“令”字该词义的来源,学术界却并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在研究分析了传统训诂对于“令”的词源的观点之基础上,结合先秦语言实际,认为,训为“善”的“令”字实际是一个“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其记录的词义确切地说是“形容人品貌,名望等的美好,或由此引申为对人的敬称或对事物的美称,形容词。”同时,文章还辨析了可以训作“善”的“令”“ ”“灵”“良”几个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的”字在现代汉语中常以助词身分出现,文章从这点入手来探讨“的”字的用法。“的”字最常见的用法是作结构助词,用在偏正结构中的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形成定中关系。“的”字还可以附着在别的词语上,后面不出现中心语(名词性词语),构成“的”字结构,它的功能大抵相当于名词。“的”字用作语气词也很常见,常常出现在陈述句末表示肯定或决定的语气,在对它的这个用法进行分析时要注意和另外一个语气词“了”进行区分。另外,“的”字还有一些特殊用法,本文也将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所”字短语中的“所”宇的来源入手,分析了“所”字短语的构成、内部结构及“所”字的指代作用,提出了有关“所”字短语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水文”中的数目字与干支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文是贵州省水族人民用来书写他们的经典“水书”的一种民族古文字。水文对普通文字学研究有着极大的认识价值,这主要是因为它是一种既有本民族自造字又有从汉字借用的字的“拼盘文字”。水文的数目字与干支字既有共同特点,又有各自个性,从对这二者的现察、分析与研究可知:一、水文的自源字早于借源字发生;二、文字的传播往往经历了被改造之路;三、借源文字往往多异体字;四、某些借源文字如水文往往有“自源字”与“借源字”两个系列的文字。  相似文献   

18.
从同一母文孳乳分化出来的一族字,和母文在意义上是相通的,且和母文形体上有密切的联系,读音相同或相近。笔者试以“多”族字为例,把“多”族字分成具有“众多”义、“大”义、“厚”义、“移动”义等的几组字,论证这些字与其母文“多”的引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文通》对词的界定自有其内在的理据,人们对“字无定类”“字有定类”争论不休,这些暂且不议。本文单从“名字用如静字”以及“静字用如名字”这一现象进行描述,并对“名字为何用作静字”和“静字为何用作名字”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从同一母文孳乳分化而来的一族字,和母文在意义上是相通的,在形体上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和母文读音相同或相近。试以“非”族字为例,把“非”族字分成具有“双翅貌”义、“飞翔”义、“成双成对”义和“不是、违背、相对、错误”义的几组字,论证这些字与其母文“非”的引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