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了一名生物科学家,并在生物学领域小有名气。一天,我正在做实验,我的助手兴奋地跑来告诉我,中国在南极的考察站发现了新的古生物化石,并有可能就是进化链中没发现的重要一环。我赶紧向上级请示,希望能派自己去南极对新发现的化石作初步研究。得到批准后,我立即踏上了征途。  相似文献   

2.
他曾攀登过珠穆朗玛峰;他曾参与建立了南极“中山”考察站;他曾在北极展开过五星红旗;他曾和队友一起徒步考察了雅鲁藏布大峡谷;他是科学家,又是探险家。他——高登义,一位大气物理学家,至今仍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着。在中国古代,关于英雄的定义,是“能上高山擒猛虎,能下深海捉蛟龙”,在众人眼里,高登义就是这样的一位英雄。  相似文献   

3.
国家海洋局宣布,我国南极泰山站8日正式建成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  相似文献   

4.
南极第一城     
南极科学考察站(亦称科学考察基地),是开展科学考察活动与确保考察人员工作与生存的必不可少的前提。目前,《南极条约》的45个成员国在南极建有100多个科学考察站,按其性质、功能、规模和站上的设施等来划分,这些科考站分为夏季考察站(仅在南极的夏季一即每年的11月至来年的2月有科考人员的站)和常年考察站一又称为越冬考察站(一年四季中都有科考人员的站)。  相似文献   

5.
正19世纪的美国牙医WH·阿特金森遇到了一个难题,他在一本主流的美国牙医杂志上看到一则故事,这故事听起来有点吓人——人们嘴巴里的牙齿发生爆炸!阿特金森很是奇怪,如此坚固的牙齿为什么会爆炸呢?恐怖的牙齿爆炸故事描述了3个病人牙齿爆炸的场景。第一个病人是位美国牧师,他在1817年经历了不愉快的牙痛考验:刚开始时,他的右上犬牙和臼齿疼痛,之后越来越疼,终于疼到让他无法忍受的程度。可是那时没有什么止痛药,他只能跑来跑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创新》2010,(6):14-14
<正>一位学生正在公园里跑步,40分钟后,他想知道他一共跑了多远,于是按下随身携带的iPodNano的一个按键,然后他左边的鞋子告诉他:你一共跑了8公里。原来,这是由著名的运动品牌厂商耐克和阿迪达斯共同出品的可以监测人运动状态的鞋子。它可以给消费者提供他的运动信息。  相似文献   

7.
太不公平     
有个懒汉,什么事都不肯干,因此,谁都不愿意要他。时间一长,生活过不下去他了,只好求别人替他介绍一个最轻松的工作。 这人考虑了一下,说:"那你就去看坟地吧!说实在的,没有比这更轻松的了。" 懒汉愉快地走了。但没过多久他跑回来,并  相似文献   

8.
秋日午后,一个帅气又白皙的高中男生急急地跑来我的工作室,希望在第一时间得到帮助。看他脸色煞白、声音急促、焦虑不安的样子,我便知道男孩一定是遇到了特别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一只连尾巴在内体长约40厘米,全身长着绒毛的赵氏小盗龙一头撞到北票龙的后腿上。北票龙“哎哟”一声,叫道,“跑那么快,也不带眼睛!”“对不起.我赶时间约会昵。”赵氏小盗龙赶紧打招呼。“约会?跟我们吗?”北票龙问。“开什么玩笑,我正热恋昵!”赵氏小盗龙翻了个白眼。“难怪跑那么快,呵呵。”董氏尾羽龙一乐。“过奖了!”赵氏小盗龙笑得露出满嘴芝麻粒大小的小尖牙,“要说我们善于奔跑.那是一点都不夸张。知道吗.有一次我不幸正在火辣辣的太阳下走着,飞来一只杨氏飞龙,我想,只要跟上他的影子,不就可以避阳了么,所以我就追着他的影子跑啊跑啊.  相似文献   

10.
正你不知道吧?美国物理学家恩利克·费米是个为科学疯狂奔跑的大"疯子"哟。一天,一位西班牙科学家前来拜访费米。他走进物理楼大厅,正好碰见塞格雷。"先生,请问费米阁下在吗?"他彬彬有礼地问。"在楼上。"塞格雷打量了他一眼,答道。西班牙科学家来到二楼。这时,两个穿着肮脏灰外衣的人手里举着个奇怪的东西,发疯似的从他身边跑了过去,其中一个鼻梁很直,腿有点短。  相似文献   

11.
智慧痒吧     
《科学与文化》2010,(12):54-54
冬日的枪声 一声枪响打破了冬日的黄昏,名探哈利正漫步街头,他看见不远处一个老人跌向一房门,慢慢地倒了下去。哈利和街上仅有的另外两个人,先后跑了过去,发现老人背部中弹,已经死去。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南极的气候、地质、生物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各国都在南极建立了科学考察站,而科考站的建筑样式都很奇特,充满了未来感,当然不是为了形象角逐,科考站的一切设计都是为了最有限地利用能源,尽可能地不破坏当地的环境,以至方便迁移。本期所介绍的5个南极科考站可以成为当今世界环保建筑最先进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
《金秋科苑》2009,(23):76-76
吉林省镇赉县老科协常务理事徐文发今年已经72岁高龄,仍然像当年在岗时一样,勤奋地工作着。他不仅担负着三个单位的养兔技术顾问,而且经常骑着自行车跑村串户,  相似文献   

14.
从影初期,他一直跑龙套,每天忙忙碌碌,但总看不见自己的镜头.而他却跑得很兴奋,有人笑他太傻,他却说:“我不会永远跑群众的,总有一天我会成为荧幕上耀眼的那一个.” 两年后在影片《赵一曼》的一个镜头中,他扮演了一个伪警察,没有任何台词,但这却是他第一次在荧幕上露脸.自那次后,他演戏越加勤奋,尽管还是在跑龙套.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已退伍的卫国战争老战士、少校工程师、技术科学副博士 H· B博利沙科夫在自己漫长的一生中参加了许多很有意思和对祖国非常重要的工作 ,例如参与设计第一艘核潜艇和用于南极极地考察站的第一座移动式原子能装置。他拥有不少发明并发表多部著作 ,但是在他的生涯中有一个主要想法至今也未实现。早在战后的头几年 ,当时是运输学院四年级学生的 H·博利沙科夫在听“炸药”讲座时 ,就曾想到利用炸药作为潜艇内燃机燃料的可能性。后来博利沙科夫的生活发生了急剧改变 ,他来到海军舰队科学研究所工作 ,专门从事核潜艇而不是柴油机潜艇的设…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人》2004,(9):i023-i024
作为国际北极科考基地,新奥尔松犹如一个极地科学的国际竞技场。中国在这一竞技场上无疑是个“新手”。新奥尔松其他7国考察站中,德国站的激光雷达堪称新奥尔松的一绝。一台激光雷达能将绿色激光打进电离层,收集粒子的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17.
小华 《知识窗》2008,(7):11-11
爱·罗塞尼奥是第七届国际马拉松赛冠军。当他从领奖台上走下来的时候,有记者问他,是什么力量让他坚持到最后,跑在最前面?他想了想,就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向南极进发     
《发明与创新》2014,(3):9-10
20世纪50年代起,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相继来到南极进行大规模实地考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考察站.2013年11月7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奔赴南极,执行为期155天的科考任务,而其中任务之一便是建立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2014年2月8日上午,中国国家海洋局宣布,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  相似文献   

19.
华凌 《金秋科苑》2011,(14):79-80
上世纪末,俄、英科学家在南极沃斯托克考察站底下发现了全世界最大的冰下湖泊——沃斯托克湖,面积达14000平方公里,被封存在南极冰盖之下约4000米处,与世隔绝。科学家估计,浑然天成的环境使该湖可能约有1500多万年都未曾改变,  相似文献   

20.
方兆祥 《科教文汇》2023,(21):189-190
<正>52.又见恩人一段时间以来,因为汽车改道,路过丰彩社区的车辆特别多,人行横道上屡屡发生车祸,弄得小区居民思想紧张,过马路时胆战心惊。于是一些退休老工人自发组织起来,专门守候在斑马线旁,维护交通秩序。有位老大爷是个积极分子。他被汽车撞伤过,司机跑了,他在家躺了3个月,找谁讲理也没用。伤好以后,痛定思痛,他觉得应该当个义务“交警”,管管那些不讲交通规则的驾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