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到终结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从发生、发展到胜利的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但在不同时期,主要矛盾也发生着不同的演变。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内容包括四方面,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面对屈辱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又是先进的中国人民探索各种救国道路,直至最终取得民主革命伟大胜利的历史;同时,还是中国近代化及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产生和缓慢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止。在这110年间,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标,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主要矛盾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错综关系和起伏状态。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帝  相似文献   

3.
求索 《考试》1999,(10)
一、首先,要从宏观角度、从全局的高度对中国近代史有一些基本的理解和认识1.“一个形态”: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2.“两大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3.“两大历史任务”:“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4.
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中围社会性质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相应变为外国资本主义(19世纪末开始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两大革命任务。从世界历史的一般规律来看,这两大任务是在资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引领社会发展的关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善于抓住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这一主要矛盾。建党初期以及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和广泛的革命实践为中国共产党创立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阶级斗争以及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为中国共产党主要矛盾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内外条件;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主要矛盾理论的正式形成,并逐步发展完善。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得到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斗争史.更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进步史;中国近代是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期;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复杂性,中国近代社会的矛盾也表现出相应的复杂性,传统的观念已经无法涵盖中国近代社会矛盾的这种复杂性。我们应对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各阶层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重新进行分析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六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湘潭大学徐泰来同志应邀来我校历史科讲学。他专门讲了洋务运动问题。他介绍了目前我国研究洋务运动的情况及国内外对洋务运动研究的关注。他认为,国内外对洋务运动研究关注的原因,主要有二:1、洋务运动研究涉及到我国当前推行的实事求是的路线和对外开放政策,能否实事求是地处理现实问题和评价历史问题;2、洋务运动研究涉及中国近代史原有体系的改造或新建。他着重阐述了中国近代史原有体系的特点。一是以农民革命为主题的所谓“三次革命高潮”;二是以中国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矛盾代替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作为中国近代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8.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在这期间,纷繁复杂的种种历史事件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启示,以警示后来者吸取沉痛教训,圆满完成中华复兴的历史责任。一、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被突如其来的外来因素打断1840年鸦片战争,世界列强接连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并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对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控制和干预。中国在实际上被纳入不平等条约体系,在国际上没有民族独立地位,使中国一步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由此而引起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构成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矛盾有二,其一是成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其二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因此,中国近代史革命性质就成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人民大众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因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阻碍、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势力。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才能为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乃至国家富强。二、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同时造成了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过去在史学界就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近代中国存在有三种不同的相互交替变化的主要矛盾形式;一种意见认为,近代中国只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主要矛盾形式。最近,林华国同志在《怎样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文中,明确提出了近代中国社会只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主要矛盾形式的意见。读过之后,我感到他是把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提出的三种主要矛盾形式的学说,与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提出的“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的论断,进行了割裂和对立,因而作了片面的、错误的理解。结果,不仅把近代  相似文献   

10.
杨祥芳 《新高考》2007,(12):40-45
1.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误以为仅仅是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近代史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应该是两对,国内阶级矛盾和中外民族矛盾,其中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1.
对于辛亥革命时期社会矛盾的性质,目前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转化为人民大众同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走狗的清朝政府之间的阶级矛盾。有人认为,当时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但是,对这种矛盾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各个时期表现的特点和复杂情况,还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本文试图对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这一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  相似文献   

12.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近代史有十分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但是要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却要讲究一下方法。本文谈谈我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运用对比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对比清朝统治者和人民群众对待帝国主义侵略的态度,帮助学生认识清政府投降卖国的罪行,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爱国者反侵略的革命精神。 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回顾我国近代八十年的历史,资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了五次大的侵略战争,把中华民族推向苦难的深渊。面对  相似文献   

13.
李明赞 《中国考试》2000,(11):49-50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界标,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这110年的历史中,社会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就是彻底反帝反封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近代化。中国现代史,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  相似文献   

14.
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对今天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呢?一、通过近代史的学习,对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掠夺的苦难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爱国  相似文献   

15.
历史科学是反映社会发展規律的科学;中国近代史无疑地便是反映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規律的科学。社会发展規律是历史的基本內容,学习历史的关鍵問題便是透彻了解和充分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推进社会和改造社会。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既不同于中国古代的長期封建社会,也不同于世界近代的資本主义社会,因而有它的特殊的发展規律。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規律,毛主席早已有过精辟的闡述;他指示我們說:“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結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这是說:中国近代社会是一部世界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勾結起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坚决反抗、严厉打击敌人和对敌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不少中国近代史、革命史方面的著述,都把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同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当成一码事,认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只不过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而已。这些著作在具体表述上虽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没有注意到(至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近代通史方面的著作颇多,令人遗憾的是,部分著述总给读者留下似曾相识的印象。近读李正中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史简明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版),却给人以简洁、清新之感,该书以其鲜明的特色,奉献出一部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优秀教材。该书共分9章,按历史发展顺序阐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时期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野蛮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吏;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争取  相似文献   

18.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学课本中是这样表述的:“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可以说这是对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高度概括。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拘泥于课本的表述,就无法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把握。  相似文献   

19.
一二十世纪初叶,近代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风暴时期。帝国主义列强以残暴手段镇压了波澜壮阔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并把《辛丑条约》的沉重枷锁加在中国人民身上;清朝政府则更驯顺地匍伏在侵略者脚下,甘心充当“奴隶总管”的角色。中国已深深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和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日益激化。有着革命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决不屈从于被奴役的命运,他们掀起了一系列的斗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矛盾的变化,教师有必要向学生阐述清楚。即:“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理由有二,一是能正确解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