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前四单元学习了自然地理的基础上,从本单元开始,将要学习人文地理。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与自然环境联系最紧密、相互影响最深刻的就是生产活动。因而教材将人类的生产活动安排成人文地理的开篇。人类的生产活动也是多方面的,教材按照是纲的要求.只讲述了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种生产活动.即农业生产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2.
陆军 《地理教育》1998,(4):10-11
新编高中地理必修课教材的自然环境部分,以四大环境知识体系替代了地理学原有的圈层知识结构。教材从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分别介绍了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由远及近阐明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陆地环境被安排在四大环境的最后讲述,作为教材环境篇的最后一个单元,它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本单元内容在教学上应承担的任劳和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是确定本单元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选材原则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和通信等。地域联系对发挥各区域的区位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各种地域联系方式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世界商品的循环,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由于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安排了三项教学内容要点,第一项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这是本单元的总述。第二项是交通运输和通信。第三项是商业贸易。后两项是对三种具体地域联系方式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居住也是人类的一种括动.与人类获取食物的历史同样久远。高一下册人文地理的内容,是从最基本的人类活动范畴——居住活动开始。人类聚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人类括动的所有方面。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起点,也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整个地球就是同众多大小不同、形式各异的人类聚落和自然生态系统紧密联系组成的。  相似文献   

6.
一、编写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受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和开发技术的限制,20世纪中期以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主要体现在渔猎和海上航运方面。海洋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远不及陆地那样直接、深入和持久。传统上讲,自然地理环境一般指陆地环境,因此,在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貌、气候、动物、植物、陆地水、土壤这六大要素中,海洋水通常不在其中。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编写的主要指导思想 依照整套书的内容结构和大纲的要求,我们在编写本单元教材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紧扣主线: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环境与人类生存”是这套教材的主线,本单元无论是讲述大气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气候的形成与变化等基本规律和状况,还是讲述天气系统、气候资源、气象灾害,以及大气环境问题和大气环境保护等实际问题,都与人类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既阐明了大气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又指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的认识产生一次质的飞跃。然后再引导学生认清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大气环境,使大气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9.
一、对几个问题的认识及教材编写意图 新编高中地理教材的自然环境部分,以四大环境知识体系替代了地理学原有的圈层知识结构。教材从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分别介绍了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由远及近阐明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陆地环境被安排在四大环境的最后讲述,作为教材环境篇的最后一个单元,它在全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开宗明义,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厦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显然,地理课讲述的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会受到自然环境和社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地球作为宇宙中的天体,其运动和变化又不能不受到其他天体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地球上发生的不少现象,如果仅从地球本身找它们的因果关系,有时难以得到满意的解答。也就是说要了解地球上一些自然现象的来龙去脉,首先要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因此。教材把“宇宙环境”作为全书的第一单元。  相似文献   

12.
程红 《地理教育》2002,(2):16-17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1.地位和作用 从经济地理的研究角度来看,经济活动的空间联系和分布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它包括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环节.生产活动在第五单元已经讲述,分配和消费则通过本单元的运输、通信、商业、贸易来讲述.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这些经济活动怎样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人的联系、物的联系和信息的联系,要使社会正常、顺利地运转,在经济活动中应怎样协调其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增加和共有重点内容分析新教材增加内容新老教材共有重点内容(1)人类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2 )流通领域生产部门的特点(3)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①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②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③交通枢纽 ④交通运输网的发展(4)合理运输和综合运输(5 )现代通信手段  相似文献   

14.
管彪 《地理教育》2015,(4):18-20
一、教材分析 物质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世界不同地区需要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从而形成前所未有、更加广泛、频繁的地域联系.本节以此为出发点,着重介绍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三种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贸易.  相似文献   

15.
高中《地理》新教材第七单元教学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高中地理教材与旧版教材相比,从教材的总体框架、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到教材的表达等都有了很大的创新,特别是人地理得到了加强。它以可持续发展观点为主线,强调以人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孙小娟 《新高考》2006,(12):47-50
由于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和信息要通过运输、通信、商业和贸易等进行交流、实现互补,这样,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整体。每个地区和国家都依据自己的优势区位条件,发展本区或国家以至最终是全世界的大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的产业类型。如荷兰能成为全球鲜花生产基地就是得益于日益方便、快捷的交通,而成为全球最大的鲜花专业化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比较繁忙航线有四条:北大西洋航线;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北美洲东岸各港口经巴拿马运河至北美洲西岸港口的航线;北太平洋航线。在上述比较繁忙的四条航线中,仅有北大西洋航线的运量大于好望角航线,其余三条运河或海峡航线运量都不及好望角航线。但是它们三条航线都存在通航能力被限制的现实。如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在15~30万吨之间,巴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通信、商业及服务业的概念、类型和特点。2 结合实例了解交通运输、通信、商业及服务业的作用。3 掌握交通运输中各种方式的判断方法。【重点难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判断方法【教具使用】投影仪【教学方法】谈话法 读图指导法 图示分析法【教学过程】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使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和信息 ,要通过某种方式进行交流 ,实现互补 ,这样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整体。伴随着现代…  相似文献   

19.
"单元说明"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本单元教学篇目在文体及语文人文内涵方面内容的概括性介绍,也是对教学活动开展进行的方法性指导和提示。教师要不断认识并发掘"单元说明"在教材解读、文本教授、教学组织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第三章热力学定律"的编写意图进行梳理,明确说明章结构的设计特点,展现教科书编写的逻辑线索,深入挖掘教科书中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在具体说明中,围绕本章的具体内容逐节细致说明并给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