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与基础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课程的新改革正进入一个黄金发展的时期。其中,将信息化技术引入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从物理实验与信息化的角度出发,对以校为本的中学物理实验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从而发现其中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3.
王水玉 《成人教育》2004,(10):39-40
课程改革呼唤研究型、反思型教师,而教师素质的提高迫切需要以校为本的培训机制的建立,更新培训理念,以学校为载体,以情境为中心,构建培训平台,整合培训资源,形成有效的教师成长氛围,这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新形势下培训者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4.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实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与实践的融合,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之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新制度,就是基于这一目标而设计出来的新课题。依托科研先导型实验学校建设。探索以校为本教学研究的新模式.是区域性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新课程改革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设置以及课程结构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必须不断探索,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本文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历程出发,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需求,分析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校本培训的实施建议,以期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究"以校为本"的农村初中家校合作模式,要正确认识家校合作必须"以校为本",建设"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机构,创设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构建畅通的家校合作渠道,实现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家校合作的过渡。通过这种探讨,最终使家校形成一种信念,形成一个有着共同目的的家校教育,形成一种全社会参与教育的风气。  相似文献   

7.
探究“以校为本”的农 村初中家校合作模式,要正确认识家校合作必须“以校为本”,建设“以校为本”的家校合作模式机构,创设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构建畅通的家校合作渠道,实现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家校合作的过渡。通过这种探讨,最终使家校形成一种信念,形成一个有着共同目的的家校教育,形成一种全社会参与教育的风气。  相似文献   

8.
9.
校本研究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恰恰相反,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不可或缺的因素。离开了专业研究人员等“局外人”的参与,校本研究就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反复。“萝卜煮萝卜还是萝  相似文献   

10.
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 ,也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 ,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它是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 ;它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  相似文献   

11.
“以校为本”绝非是与我国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俱来的崭新概念,早在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就开始关注以校为本的教育改革,经历了多次曲折发展之后,至20世纪90年代,这一改革又重新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校本运动”,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持续不断。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和探索无疑是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教学的诸多发展途径中,大东小学坚定地选择了以大阅读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这一主题进行校本研究,不仅明确了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的方向,更体现了我校在课改理念的指引下,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深化素质教育的决心。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学习反思、探索研究、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努力实现学校各顶工作的长足、持续发展,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以校为本的数学研训的基本内涵是指基于学校在数学学科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为了学校数学教师专业成长、数学学科的发展,在学校中开展的数学学科教研与数学学科培训工作。以校为本的数学研训活动包括数学教师个人的自主学习、数学教研团队中的同伴互助、数学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它是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以校为本的数学研训工作的基本方法是数学研训问题化、数学问题课题化、数学课题课程化。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校本培训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是核心,教师“自主性”则是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组成部分,学校的发展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以学校为依托,即学校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以校为本教研制度是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提出的一种继续教育模式,我校就该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积极探索,开辟了一些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暴露出诸如专家引领渠道不畅、教师仍践行"时间+汗水"传统模式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校为本教研制度是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提出的一种继续教育模式,我校就该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积极探索,开辟了一些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暴露出诸如专家引领渠道不畅、教师仍践行“时间 汗水”传统模式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深化平定县岩会中学校本教研工作,我们确立了"以校为本、校际联动、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按照"研修、研训、研习齐创新,学校、教师、学生同成长"的校本教研理念,强化"行政领导、业务指导、过程落实、评估反馈"的工作策略,落实"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途径,以进一步健全制度为基础,以壮大专业支持队伍为保障,以校际联动和联片教研为形式,充分利用网络教研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而言,院校研究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开启了专门研究某所具体高等院校的新的实践活动形式。本文从院校研究的动因是学校自身的发展,院校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学校自身,院校研究的内容是本校实际问题,院校研究的主体是本校人员等四个方面来探讨、说明“以校为本”是院校研究的核心价值取向,以期为我国的院校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理念与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0.
卢玉池 《湖北教育》2007,(12):23-24
湖北大学附属小学是武汉市一所办学水平先进学校,也是一所老牌的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如何把我校的教师培养成为适应课改要求的生力军,成为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课题。为此,学校在认真研究校情的基础上,在培训的实践操作层面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提出了"突出一个重点、落实两项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