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论说谏     
西方有演讲的传统,所以演讲家多。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中国有说谏的传统,所以说客、谏臣多。苏秦、张仪是最有名的说客,甚至孔子、孟子也是一辈子游说于各国君之间;比干、魏征大概算最有名的谏臣了。所以,先秦散文中优美的篇章,常为说客、谏臣的说谏之辞。高一第四单元的四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都以说辞有特点而负盛名。说谏不同于演讲,演讲的听众是群众,它具&;#183;有公开性;而说谏是在两人之间进行,  相似文献   

2.
胡天泉 《现代语文》2006,(5):128-128
高一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选编先秦谏说类历史散文三篇:《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和《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情动词警、谏说巧妙而使人君采纳,几达“一言兴邦”之功效。现就三篇文章的“巧谏”艺术略作探讨。1.烛之武:巧借矛盾公元前630年,秦晋围郑。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这事本与秦无关,但秦想借此“捞一把”,扩张一下势力。国难当头,郑国老臣烛之武临危受命,身赴敌营,劝秦撤兵。他谏说成功的关键,是巧借了秦晋之间的…  相似文献   

3.
杨煜 《现代语文》2006,(2):113-113
新教材高中语第一册在内容编排上,把言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精选了《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四篇章,体现了编的良苦用心。虽然是言这种形式,但内容却是博大精深。在教学过程中,设法挖掘中蕴涵着的丰富的人思想,对于提升学生的人素养,增加化积淀,培养健康的人格,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烛之武退秦师》是新人教版(必修1)的经典课文,其主要内容是写烛之武讽劝秦伯与晋“解盟”而与郑国“结盟”。故事性强,言语精简,深受众师生的喜欢。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学生们这样的提出疑问:老师,这篇文章如此讲究精炼,讲究用字,可这篇文章的标题为什么不像《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那样,来个“烛之武说秦伯”呢?  相似文献   

5.
新编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第一册第五单元的《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以其精美的语言、精巧的结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向我们展示了先秦历史散文卓越的艺术成就。文章表现的古人高超的劝说艺术令人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6.
吴秀荣 《现代语文》2007,(1):127-127
现行人教版高一册第五单元的文言文中,选编了《触龙说赵太后》和《勾践灭吴》等传统篇目,这两篇课文中似有两处注释可待商榷,现提出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7.
《战国策》中的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再一次被选入了最新版的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文中有个句子的句中停顿在教学中颇有争议。  相似文献   

8.
高一语文第五单元的几篇文言文,为我们展示了古人高超的劝谏艺术。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口若悬河的邹忌,胸有成竹的触龙,他们或巧妙对比、以事喻理,或生动设喻、绵里藏针,或避实就虚,迂回婉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综观古人的劝谏艺术,窥探他们成功的奥秘,不外乎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乙常青 《初中生》2006,(7):18-18
言中表示比较的句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用“与……孰……”、“孰与”表比较。如: ①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意思是:我与徐公比谁更漂亮呢?  相似文献   

10.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美文,除了注意知识性外,我还有意识地挖掘其人文性。先是讨论邹忌为什么能取得讽谏的效果。学生甲:邹忌是一位足智多谋、深谙君王心理的谋士。邹忌曾先后两次讽谏齐威王,第一次借鼓瑟“抱而不弹”的道理,启发齐威王虚心纳谏。第二次邹忌以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劝说齐王必须以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作为施政依据。邹忌从比美的生活经验中认识到一个统治者听到真话的不易,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齐威王,必然是个耳不聪、目不明的受蒙蔽者。于是他把切身体会告诉了齐威王,并以此来讽谏齐威王纳谏去蔽。  相似文献   

11.
【设计意图】 《邹忌讽齐王纳谏》篇幅短小,没有什么特殊的文言现象。内容也容易把握,如按课文自然顺序讲解,则很难启愤发悱。我抓住一个“思”字,贯通全文。分步设置障碍,以引发学生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2.
发现“三”     
言教学也可以实践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传统言名篇,是适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极好章。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高一语文教材收入该文,对其中的一句话是这样标点的:“……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文后注释为:“假如灭亡郑国对您有利,就冒昧地请您这样去做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