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这枚大钱(见图)钱文特点及铸工精美两点看,只能判断它是盛唐之物。币径为37.2毫米,厚2.7毫米,重22.1克,币材呈白色,绿、红、白诸锈与黑色包浆浑然一体,牢结于表面。此币是否镶嵌币?有两点可证明它不是:一是钱体表面无镶嵌痕迹,二是此币厚达2.7毫米,若要镶嵌,必须先用两枚"开元通宝"粘贴在一起,方能镶嵌,而本人细察此钱孔壁,无任何粘贴痕迹。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6,(21)
正直百五铢背"为"钱(见图),广穿厚肉,上下右左顺读,面背皆有内郭。正面钱文"五铢"二字略显瘦长,"直百"二字则稍宽肥;钱背所镌"为"字在穿口左侧。据说钱文为诸葛亮所书。是钱为青铜质地,直径28毫米,重7.8克。整个钱体布满硬锈,是典型的出土之物。钱币学界将直百五铢背"为"钱称为"犍为五铢",因其铸地在四川犍为县,  相似文献   

3.
《收藏界》2007,(8)
"贞祐通宝"为金宣宗完颜珣贞祐年间铸钱,在华光普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钱目录》中拓有铁母钱一残品。此币(见图)径34.7毫米,厚1.8毫米,重8克。币色微红,币有裂痕,裂口内也锈迹斑斑。币的造型及钱文与谱录品神似,如"宝"冠右端的写法及"右"字第一横右端的一顿都与谱品相同。钱文在实物上是清晰无粘连的,只是因锈的堆积致"宝"字中的"王"字及  相似文献   

4.
钱苑杂谈     
董大勇 《收藏界》2011,(4):68-68
八十多年前,上海泉界为一方钱范,掀起了一场风波。在南京某地修路时,发现了一块砖坯陶范,上有"大吉五铢"、"大富五铢"等钱形,因找不到所铸泉币实物,又因为其他原因,当时的泉家们各述己见,争论不休,直到本世纪之末,还余波未平,说明泉界对于钱范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5.
奇珍银大观     
以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制造钱币,在我国已有很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爰金、齐国的银布币及秦汉时代的金银五铢等的相继出土,说明我国在二千多年以前就有了金银钱币。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4月中旬,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某砖场在取土时,挖出了不少古钱币,现择其精要简述如下,以供研究参考。剪轮五铢剪轮五铢(图1),共计10枚。钱体直径在11~20毫米之间,内孔直径在8~10毫米之间,重量在0.7~2克之间。剪轮五铢的铸造使用时期,一是西汉成帝刘骜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始铸;二是西汉哀帝刘欣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始铸。是时正处于西汉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3月12日发行了以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为题材的第二组金银纪念币,该套币2金3银共5枚,均为国家法定货币。其中有一枚5盎司彩色长方形金质精制币(见图),合纯金5盎司,成色99.9%,长64毫米,宽40毫米,面额2000元,最大发行量900枚,由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铸造。这枚币铸造工艺精良,正背图案十...  相似文献   

8.
何寿松 《收藏》2011,(1):100-101
笔者旧藏中有一枚诸葛商会的锡币。该币直径27毫米,厚2.2毫米,重约9.2克,无穿,正面为“民国二十八年·壹分”,背为“诸葛商会·临时流通”字样(见图)。该币轮脊周正,字体清晰,币文为隶书。近来笔者从藏友处又见到了一枚相同的诸葛商会锡币,其大小、厚薄、字迹清晰程度与所藏相当。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2年11月18日在全国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中的5元纸币和5角硬币。新版5元纸币的主色调为紫色,券幅长135毫米,宽63毫米。正面图案是毛泽东头像;币的背面,可见泰山主图中的南天门、云海日  相似文献   

10.
古币二品     
段宝红 《收藏界》2013,(5):72-72
一枚"驱邪降福"花钱古钱币除流通币外,还有一种花钱,它不作流通,专以赏玩、佩带、馈赠等用。花钱大多取意吉祥,内容丰富,为藏家所珍爱,其对研究古代民俗、宗教等有很高的价值。笔者藏有一枚花钱,为传世品,包浆自然熟旧,黄铜质。钱径45毫米,穿径10毫米,厚2毫米,重20克,品相上乘。正面钱  相似文献   

11.
王际朝 《收藏》2008,(9):113-114
五十两银币试样币 《中国西藏地方货币》P159页“恶文果木”(五十两)银币试样币为1951年(藏历第16饶迥第25年)西藏地方政府在“扎什造币厂”铸造。该币直径34.56毫米;厚度3毫米,币重26克。  相似文献   

12.
徐成 《收藏》2012,(11):75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3月12日发行了以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为题材的第二组金银纪念币,该套币2金3银共5枚,均为国家法定货币。其中有一枚5盎司彩色长方形金质精制币(见图),含纯金5盎司,成色99.9%,长64毫米,宽40毫米,面额2000元,最大发行量900枚,由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铸  相似文献   

13.
耿毅 《收藏》2015,(5):78-79
笔者藏有一枚老上海代用币,光边,直径24毫米,厚1.3毫米,重5.5克。正面内圈中为"20"面值,省略分值单位,其外有正圆线围绕,中间一条竖线又分成二种背景底图,直横线、菱形线交错有致。外廓马齿内法文"18-20 RUE CHU PAO SAN""SILVER DOLLAR BAR",即"朱葆三路18-20(号),银元酒吧"(图1)。  相似文献   

14.
这是我所集异材币中的一枚(如图),该币径22.7毫米,厚1.55毫米,币色之白超过常见镍币及银币,磁铁对其吸引力特强。有人说是赝品,本人则爱不释手,收入囊中。经检测,其含镍高达80%,含铁20%,令人惊奇。币材特硬,对设备及钢模要求很高,边花细密,制模难度大,事实表明该币非一般小厂所能铸。面、背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6,(9)
正不久前乡下老家的房子拆迁,笔者在帮忙整理杂物的时候,从一个皮夹里翻出一张10元纸币。该币纸质已稍泛黄,但品相尚好。捧着这张奇怪的10元纸币,我迷惑不解,上网查了一下资料,才知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二套人民币钞王——"大黑十"。这张珍贵的10元人民币,是由苏联代为印制,票幅210×85毫米。该币基色为黑色,正面上方印有"中国人民银行"字  相似文献   

16.
董大勇 《收藏界》2013,(7):75-75
央视一档收藏节目,最近播出一场"绝活"。山东某地一集币专家当场表演齐刀币鉴定,技艺"非同寻常":其一是敲击刀币,听声音亮与哑。此法是传统常用手段,无可厚非,两三千年前的铜制品经长期氧化,声自变哑本属正常,但是这并非完全可用在赝品泛滥的今日,当今高手造假者早已不用新铜铸造高古假币,而用价格相对较低的汉五铢及其他古铜器破片熔化制作,单从表面颜色与声音辨识  相似文献   

17.
崔兆年 《收藏》2006,(12):103-103
2001年青海省海西州香日德镇3公里处,在一座抢救性发掘的吐谷浑墓中出土了一枚东罗马金币(见图)。金币直径14.5毫米,厚0.5毫米,重2.36克。此枚金币正反面均磨损得比较严重,币边缘上下对称穿有二孔,但币面的图案清晰可辨。  相似文献   

18.
祁建铭 《收藏》2014,(5):96-97
马兰币是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所铸的机制铜元,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既可流通,又可玩赏,有着纪念币性质,属压胜钱类。其造型美观,制作精良,分为有面值和无面值两种。品种较多而数量却甚为稀少,故十分珍贵。马兰币规格主要有:五文型(图1),直径22毫米左右,重4克左右;十文型(图2),直径为28毫米左右,重8克左右;二十文型,直径为32毫米左右,重10克左右。材质有银、白铜、红铜、黄铜。图案以骏马和兰花草为主题,另有牛羊瑞兽、梅菊竹松、花鸟鱼虫等。  相似文献   

19.
新莽朝铸币可谓精多,"货泉"、"大泉五十"版别更丰,现将六枚新朝古币向众展示如下:新朝"货泉"(图1)直径21毫米,厚1.9毫米,重1.8克。此枚钱币双面红斑绿锈覆盖,"货"为细字,大开口肥"贝"隔轮,离郭较近,"贝"部写法与正版不同。此币中的"泉"字少左半边,无改刻痕迹,属于原范所致,就是"半  相似文献   

20.
孟建民 《收藏》2009,(6):131-131
笔者藏有一张民国时期宁夏省银行发行的5元纸币。该币横式,票幅为155毫米X83毫米。票面上方横书“宁夏省银行”,两边有红色号码“0504996”,中间为宁夏一美丽农庄图案,左右网形图纹中有“伍圆”面额,四角印有大写“伍”字,下横中部分两行印“公私款项,一律通用”,下边印有“中华民国廿一年印”字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