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航 《新闻知识》2002,(9):17-19
战地记者(wcorrespondent)的别称是“随军记者”,它也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同样也包括义字记者、画家、摄影摄像记者,而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录)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这种新闻工作者最早出现在西  相似文献   

2.
本期论文版编发的日子,正逢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投入到赈灾救灾的行列,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新闻工作者的身影。他们不仅对新闻  相似文献   

3.
新闻工作是政治性极强的意识形态工作,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还应该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中,能够及时、准确判断并迅速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的能力。在西方新闻界,通常把新闻敏感称作“新闻嗅觉”,他们有句话:“新闻记者的嗅觉,应当像猫对老鼠那样灵敏。”新华社高级记者林枫对此有过一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实践中,常常有这种情况:同样到一个新闻现场采访,有的记者能抓到新闻,有的记者却抓不到。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新闻嗅觉有差异。这种新闻嗅觉在新闻学上叫做“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特殊的职业素质。因此,有必要来研究一下新闻敏感的产生机理。一个新闻工作者新闻敏感的产生,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包括思想、理论、各种知识储备及随时了解各种社会现象的发生(包括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甚至还要预测将要发生的),同时,还必须具有探求新知的发掘精神。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从适时与违时、真实与虚假、正确与错误、新与旧的种种思辨中找  相似文献   

5.
我从小就对记者这个职业充满着无限神往,总是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而今,当我真正成为一名基层党报的新闻工作者后,才深切体会到自己肩上的一种社会责任。翻开我国的新闻史,在新闻战线上,曾涌现过无数风云人物,远些的有范长江、邵飘萍,近些的有穆青、范敬宜等,尽管他们出身不同,经历各异,但是他们都忠实地践行着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誓言,客观、公正、及时地把新闻事件传递给人民群众。然而,在当今社会,有个别记者玷污“记者”这个光荣的职业,以稿谋私,敲诈勒索,歪曲事实,招致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感。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跟父辈上山打猎时,他们常说的一句行话:“猎人要跑得、苦得、饿得!”给我留下了抹不掉的记忆。这是因为,我从新闻工作的实践中感受到,新闻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新闻工作者被外人视为“无冕之王”,但其中甘苦只有业内人士知晓,他们跑的是另一种路,吃的是另一种苦,挨的是另一种饿。所以,跑得、苦得、饿得的精神,也是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的素养之一。先说跑得。“新闻是跑出来的。”这是许多老记者的经验之谈。在我国的新闻史中,最“跑得”的莫过于著名记者范长江。1935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7.
记者是离灾难或突发事件距离较近的人。一段时间以来,记者在灾难新闻采访中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和保护问题一直颇受关注。那种为了完成任务不顾他人感受去撕裂伤口,为追求“催人泪下”效果,一再挖掘当事人的痛楚,诸如不注意问话方式,重复采访,甚至新闻“炒作”等行为受到业内外的反感以至唾弃。那么悲情新闻要不要挖,怎样挖,度在哪里?怎样对待采访对象的心理创伤、隐私权?记者的同情心、人文关怀怎样体现?职业道德的底线在哪里?本刊特约请资深新闻工作者和有关专家谈谈他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群众路线是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从蔡和森主编《向导》报开始一直到今天.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在战争年代,党的新闻工作是群众的希望,它在地下广为传播。战争年代很多记者牺牲在前线,原因就是他们和士兵一样,深入前线和战士一同与敌人作战,有真情实感,所以报道出了很多鲜活的新闻。新闻工作者本身也是战士,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写出很好的新闻作品,这些作品直接来自群众,语言也是群众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批评过来自敌占区的文艺和新闻工作者,认为他们说话文绉绉、咬文嚼字,毛泽东认为这是不想给人看。  相似文献   

9.
新闻工作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一个广阔的平台上你可尽情释放你的激情,展示你的才华,在付出之后,它会给你带来成就感,你的人生价值也得到了实现;新闻工作又是一个辛苦的职业,在这个领域里不会因为你是女性而受到特别的恩惠,相反,你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负荷,因为要负重前进,所以取得成绩更不容易。据统计,全国15万人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中有三分之一是女性,地市报人中近一半是女性。女新闻工作者创造了诸多不凡业绩,在全国地市报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女新闻工作者,她们中有全国新闻“百佳”,有省“新闻名人”、“双十佳”等。正值“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本刊特约“河北省新闻名人”、《秦皇岛晚报》副总编辑李宏伟,湖北省从记者成长起来的作家、《荆州晚报》新闻编辑室副主任王芸,“福建省新闻双十佳”、闽南日报社记者林艺群撰文,畅谈对新闻工作的感受。同时,也祝贺全国地市报女新闻工作者节日愉快!  相似文献   

10.
5月12日,中直团工委、中直青联授予勇敢深入抗击“非典”最前沿采访,在报道中做出突出成绩的10名中直新闻单位优秀新闻工作者“中直青年五四奖章”。得知这一消息,我们立即约请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记者李士燕、新华社国内部“新华视点”采编室记者黄全权撰写文章,谈他们在一线采访的感受和体会。编发这组文章,我们激动不已。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他们无所畏惧,迎难而上,显示了党的新闻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崇高情怀,谱写了“记者也是真正的战士”的壮美诗篇。他们是党和人民所信赖的新闻队伍的骄傲,是全国80万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历史将永远铭记:2003年春季,在中国,在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面前,有这样一批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闻记者走向抗击“非典”报道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11.
<正>可能每位新闻工作者都有这样的感受:好素材经常有,好新闻不常有。写出新闻好稿有两个前提,一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要有高度的敏感性与观察力,二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素材要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如此新闻工作者的笔下才能迸发出具有时代感的精品来。1.好新闻要有观察力现实生活中,新闻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并不是所有的记者都能迅速发现,抑或是发现了,也不能把握住这则新闻的深度。  相似文献   

12.
本期论文版编辑的日子,正逢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投入到赈灾救灾的行列,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新闻工作者的身影。他们不仅对新闻事件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报道;还撰写出论文作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分  相似文献   

13.
《记者素质与成名》(姚文华著)是一部好书,值得新闻工作者一读。这本书中涉及到一百多位古今中外的名家和当代优秀新闻工作者。他们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楷模。西方记者善于捕捉新闻和娴熟的写作技巧也值得借鉴。为了使大家学习方便,现将书中提及  相似文献   

14.
在 繁峙矿难事故调查中 ,因收受贿赂而受到处分的11名记者 ,既有中央驻晋新闻机构的记者 ,也有地方新闻单位的记者 ,它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 :新闻工作者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严格遵循《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否则就有可能违反党纪、政纪乃至触犯法律。江泽民同志提出 :“以德治国” ,中央又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这不仅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党的思想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而且对进一步加强新闻工作者的思想道德修养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面对对外改革开放 ,对内经济搞活的新情况 ,一…  相似文献   

15.
张方 《新闻爱好者》2008,(12):19-20
穆青是新闻战线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也是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盛名的著名记者。他曾在党的三代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工作,并且完整亲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五个历史阶段。穆青说,“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我热切地期待年轻记者早日成才,成才的年轻人越多越好。后继有人,党的新闻事业就愈有希望”。笔者在拜读穆青新闻作品时,也深切感受到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对青年记者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尤其在青年记者如何成才的问题上,这些期望和教导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粉碎“四人帮”以来,新闻工作者都在努力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如人民日报某部一位负责同志、新华社陕西分社的负责同志,都是六十岁左右的老同志了,他们来安康地区采访时,作风平易近人,注意和群众打成一片。地委要给他们派小汽车,他们硬是要乘公共汽车和火车。我们觉得和他们相处,心情很愉快,也学到了不少好的采访经验。象这样的记者,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都愿意把心里话讲给他们听,值得称赞。但是,从我们去年接待的从中央到省的十多个新闻单位的记者来看,我们觉得有些记者的作风似仍有认真转变一下的必要。有些记者  相似文献   

17.
在千变万化的现实社会中,新闻信息虽然无处不在,有些新闻还是需要“抢”,需要“挖”,需要记者用敏锐的“新闻眼”去发现,有的更要求记者们用睿智的头脑去分析思考,存真去伪。这就注定了记者要有职业的敏感性、高度的责任心和勤勤恳恳的敬业精神。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如邹韬奋。范长江、穆青等等,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如今的中青年新闻工作者也大多继承了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优良品德和作风。然而,在我们这个庞大的新闻队伍中,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少数记者缺乏一个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包括理论修养、业务知识和实际能力以及品…  相似文献   

18.
新闻工作者,被称为社会的“守望者”和“良心”。这一称呼,表现了全社会对这一职业的给予的荣誉,同时也表现了公众对这一职业的更高的希望与期待,鼓励与鞭策。这是因为对于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编辑而言,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新闻报刊既是信息资讯产品,同时也是传播手段,是文化载体,记者、编辑在报刊上制作什么、传播什么,与社会公众荣辱观的形成、变化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9.
随着媒体竞争的不断加剧,受众对电视经济新闻的收视要求也不断提升,如何让电视经济新闻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受众,是电视经济新闻工作者要探索的课题。电视经济新闻通过开展“走转改”活动,对新闻记者发现经济新闻事实、报道经济新闻以及创新经济新闻报道方式等都有了更好的指导,媒体记者的实践也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哪里有新闻发生,哪里就有记者;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记者。记者在当今社会的信息沟通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然,记者这一职业也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比如,记者原本是通过自己的报道来影响别人的,但在网络时代信息的高速互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