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单民族是有几千年灿烂文化传统的民族,中国素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世界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中华氏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凝聚力所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对开放改革的新形势,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要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是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一、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症美德?“德”指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  相似文献   

2.
程娟珍 《成才之路》2023,(17):29-32
“义”,是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和道德精神的准则。传统“义”文化的精神意蕴体现在礼仪风貌、恰当适宜、公平正义和情谊仁爱几个方面。传承发展“义”文化,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以恰当适宜为尺度,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以平等互利为原则,实现共同发展;以公平正义为准则,实现文明和谐。在新冠疫情发生期间,“义”文化既是一种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也是互帮互助的众志成城,更是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我们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历来都十分重视对社会、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教育。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采、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传统,直到今天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事实上,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要提倡的东西,都可以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中找到渊源。把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结合起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创造出人类更高的精神文明,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学习了有关领导的讲话后,我们深深感到社会主义道德同民族传统道德的结合,必然会具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文化思想、精神观念的集合和总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题中的应有之义。继承和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经典阅读、文化感知、舆论引导,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育人"效应,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运用当代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对优秀的道德遗产的一次新总结和新发展。它所包含的内容,源自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自人民群众伟大的道德实践,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反映了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价值追求;他将道德信念的历史性、现实性与时代性融为一体,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正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承接与创新的重要手段,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国民具有深厚文化修养、高尚道德涵养、良好人格修养的重要方式。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  相似文献   

7.
黄侃 《中国德育》2005,(3):79-79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并沿续着许多优秀道德传统,这些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精神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人生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人生道路的总的根本看法,人生观的形成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滋润,特别是离不开民族传统美德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许多有益的人生哲理,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因此,充分挖掘提炼传统道德的优秀成份,有所继承,有所创新,无疑会对人生观教育带来良好的效果和影响。一、强调“整体”精神,克服极端个人主义人生很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从《诗经)中提出的“夙夜在公”,由于提倡的“举公义”、“利天下”,到四谊《治安…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学科教学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分析如何有步骤、有重点、有选择性地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触·探·融·践”四个步骤为学科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丁伯成“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①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就必须“认真研究和继承那些在我国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优良道德思想和行为准则。” ̄②二千多年的文明史铸造了中华民族独特而宝贵的、不同于...  相似文献   

11.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孝文化对青少年的道德建设,也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对青少年道德教育,孝文化具有启蒙作用、基石作用和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中央领导同志最近也多次强调,要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的研究,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近日,本刊记者就现今强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现实意义,对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以及弘扬的主要内容等问题采访了罗国杰同志。  相似文献   

13.
要对中小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徐玉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上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准,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14.
“越是民族的越是有生命力”,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是一个古老的礼仪之帮。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极富生命力的。它蕴涵无穷的魅力和深层的道德含义。 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全球化与民族化统一 我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一个核心、两翼并进、三愿发展、四个统一”(学会做人为核心;文武为两翼;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愿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愿学生和  相似文献   

15.
弘扬传统美德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张德水,徐素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因此,学校应把弘...  相似文献   

16.
“和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合”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和合”思想之“四观”的引领下,作者结合多年高校辅导员工作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研究,将“四观”合理微观化为“人心和善的基本道德观、和而不同的包容人际观、义利合一的合理竞争观、协和万邦的正确集体观”,并提出微观化后“四观”之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方式及实践方法。在理论与实务中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要认真研究和继承那些在我国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优良道德思想和行为准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德育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内容,加...  相似文献   

18.
以德为贵,重视道德,崇尚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古人讲“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也是把“德”放在首位。其具体表现为:民惟邦本,敬德为民;进德修业,重视文化;崇尚操守,讲究气节;仁者爱人,恭谦礼让。  相似文献   

19.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从理论之维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创新了马列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境界;从历史之维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四个伟大成就”的强大精神武器;从实践之维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当下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应对世界意识形态风险挑战的动力源泉,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引领,构建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指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0.
《教育艺术》是我国唯一以开拓、发展诗化、美化、艺术化、哲理化的思想教育活动为特色的大型月刊。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期刊展评”中荣获“全国百家优秀期刊”称号。《教育艺术》坚持以铸魂育人、培育青年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宗旨,致力于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研究推广别具特色的教育艺术,交流国内外丰富多彩的教学经验和教育信息,启迪心智,化解困惑,净化心灵,强化美感,激扬正气,振奋民魂。《教育艺术》视野广阔,内容翔实,时代性强,信息量大,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