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侠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道风景线,但如何认识它的意义,迄今见智见仁。赞之者称其为中国英雄,批评者视之为与封建皇权相呼应的奴才走狗。如果尊重中国历史发展的话那就不难看到,后一种立场过于简单与片面。认识“武侠文化”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孔子思想与中国精神的关系。几千年来,“侠客行”的命运事实上同“君子道”紧密联系在一起。理解这点,对于我们恰当评价武侠文化的价值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象。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汉英意象的转换。而武侠小说中含有很多独特的武侠文化意象,这些文化意象则更具中国特色和武侠特色。在《鹿鼎记》的英译本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中,译者闵福德对于其中的武侠文化意象采取了独特的"杂合化"表达,文章拟从武功招数、绰号名称及帮派名称三个方面探讨武侠文化意象的传递方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大陆新武侠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广义大陆新武侠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的作家、作品,与武侠相关的影视、网游,以及关注这种文化的读者与之产生的互动,通过复杂的媒体运作与传播产生的文化类型与文化现象。它有六个标志性事件:2000年前后清韵"匪帮"成立;2001年《今古传奇·武侠版》创刊;2002年电影《英雄》公演;2003年,武侠网游《剑侠情缘》上线;2004年,盛大网络收购起点中文网;2006年,大型动画卡通片《红猫蓝兔七侠传》推出。狭义大陆新武侠主要是指以《今古传奇·武侠版》为平台推出的一批武侠作家与作品,代表作家是沧浪客、小椴、沧月、凤歌、江南、步非烟等人。大陆新武侠由复苏到发展,与中国不断加速的、全面的都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它是在由杂志、图书、网络、网游、影视、手机等组成的"全媒体"平台上展开的,其中,网络媒体是关键,它推动了故事技术的演进和武侠范畴的多元与扩展。  相似文献   

4.
徐克是倡导新武侠电影运动的领军人物,其武侠电影作品获得的巨大成功把香港武侠电影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高潮,在香港武侠电影导演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徐克深切地感受到了侠客思想与儒家文化之间互通与互补的关系,通过武侠电影的影像再现来展现自己对儒侠思想的尊重与推崇;多种文化思潮的和谐共存自古有之,"千古文人侠客梦",儒家文化与侠客思想在长期的发展变化中,逐渐出现了儒侠互通与儒侠互补的局面,以至于影响到后来的电影创作与文学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5.
武侠动画片的典型场面是它成为自身类型的重要标志,其典型场面包括剑光斗法、擂台比武、悬桥大战、忍者神功等方面。分析武侠动画中的暴力和道德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及东方文化的显现等问题,能为我国武侠动画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武侠是每个中国人从小到大都十分熟悉的文化,它作为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一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了武侠小说新的流派,那么,新派武侠小说与传统武侠小说相比有什么“新的特色”?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吴娟 《海外英语》2022,(3):83-84+94
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电影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中国电影不可或缺的一种类型。它俨然自带中国光环,有着鲜明的中国标识,在全世界有着极高的可辨识度。武侠电影不但能够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最具特色的武侠文化,而且让世界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内涵。由我国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是一部经典的华语武侠电影,曾囊括奥斯卡四项大奖,成为华语电影史上首部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影片,不仅华语影坛迎来新一轮武侠电影热,也在世界影坛上再次掀起新一波中国武侠电影风潮。如此瞩目的成绩背后,高质量的字幕翻译功不可没。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出发,探究电影《卧虎藏龙》中字幕翻译的“三维”转换。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研究法与逻辑推理法,从历史学的角度,回顾了在晚清资产阶级革命党入在斗争中所展示的侠肝义胆,体现了武侠思想在晚清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研究认为,晚清社会动荡的时局,是武侠思想在革命党人中盛行的社会基础;晚清革命党人所展示的武侠豪情,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民族气节,它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通过研究来自民间社会大众文化的武侠思想,挖掘其中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素,将其中的宝贵养料吸收消化,发扬光大,可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中文化革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金庸作品独特的哲学价值和武侠思想与《周易》的影响密不可分,小说中复杂的文化、社会、历史、兵法及艺术等,莫不依"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衍生发展。文章以"倚天屠龙记"为例,探讨金庸武侠思想的正与邪、武功追求的阴阳平衡、岛屿生活和人生梦想、精通医术和治病救人、感情矛盾和追求境界。在生成演化和文化传承中,"天人合一"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网游武侠是中国传统武侠文化在数码时代的新兴存在方式,作为科技、商业、文学、民间传统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突出地体现了文化特征上的混杂性;作为一种综合使用多种艺术表达形式,兼具娱乐、教化与审美等多种功能的新兴文化形式,它的兼容性挑战了现代的艺术分类原则以及建立在狭义“文学”基础上的现代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1.
金庸小说有着深广博大的文化、历史和哲学内涵,它不同于一般的武侠小说,它表层下的哲学意蕴已跳出了传统的武侠世界,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发人深思。本文拟从武侠故事演绎的人生感受、突破传奇色彩的历史透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等多维视角品味金庸小说雅俗共赏之审美意蕴及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视角看金庸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小说热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在中国大陆解放,香港市民阶层急骤膨胀的背景下出现的。在金庸创作武侠小说过程中,从“写武侠”到“反武侠”经历了一个否定“自己”的文化心态演变过程,同时在创作中表现了许多新的文化观念,使武侠小说不俗脱凡,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武侠小说是文学百花园中的一个品类,它可以与文学共存,但“武侠小说热”却不是文学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它不可能走向永恒。因此,金庸“挂刀封笔”,是明智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
中国武侠电影是一座展现中国古代各类兵器的“军事博物馆”。从刀枪剑戟到长鞭棍棒,武侠电影中无不俱有。作为武侠电影的“主题道具”,它们不仅是杀人的利器,而且还是武侠电影中印证人物性格的重要标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任何置人于死地的利器,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被人所用的工具,武侠电影中最顶尖的制胜之宝是人的精神力量,最锋利的杀人武器是看不见的心计——它比所有看得见的兵器都更锋利、更危险、也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邱飞 《重庆师专学报》2005,4(6):102-105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武侠电影在这百年中无疑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近百年来老百姓最喜爱的电影类型之一,而且在国际上,也是中国最具特色、发展最为成熟、最具竞争优势的商业电影类型。本文试图探讨中国武侠电影的内在美学特征和美学思想,认清我们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这对未来武侠电影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大众文化占据了人们的日常和娱乐生活时,如何辩证看待大众文化的利与弊,利用大众文化的娱乐性、消费性和视觉性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武侠影视的精神空间:"天下",武侠影视的行为空间:"江湖",这两个方面来论述在武侠影视作品中如何利用视觉文化因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是研究武侠影片中传统文化元素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传媒虚拟世界中的武侠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侠文学主要依托电子传媒声像合一优势与虚拟特技的支持 ,迅速普及 ,它与“纪实文学热”一道 ,构成新时期的两种大众文化景观。传统的武侠文化与现代传媒的结合 ,使武侠文化真正走向了大众 ,并对传统的“雅文学”起到了很大的消解作用 ,折射出大众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对现实的虚拟与逃避、对“英雄情结”的留恋。  相似文献   

17.
处在中西文明碰撞、新旧文化交融关节点上出现的《近代侠义英雄传》,是1920年代武侠小说的扛鼎之作,无论从其思想内容折射出的现代微光、对传统武侠元素的现代释义,还是从其艺术观念的现代革新等方面看,都充分显示了它在中国武侠小说现代性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武侠类电影离不开对武侠文化、民族精神的表现。以塑造侠的形象为主线的中国武侠类电影,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人物刻画:一种是侠客与传奇故事的结合,另一种是英雄与人物传记的结合。相比较而言,人物传记类武侠电影更能从深层次上挖掘民族精神的内涵,更能体现民族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武侠文化和美学视角分析,《卧虎藏龙》通过一件兵器、一个人物、一场仪式等典型意象的营构来创造"武术之美",在"武术之美"中表现中国独特的武侠文化。不仅成功地将武侠文化运用于影视艺术创造中,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优秀的武侠文化。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派武侠小说家金庸在其武侠小说中,运用现代的、民主的观念对中国传统武侠作品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与改造,作者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能冲破传统文化的束缚,反思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在塑造人物方面,打破传统正邪观念的壁垒,批判了传统观念对人性的束缚,表现“官本位”思想导致的争权夺利对人性的扭曲,反思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其武侠作品大气磅礴、感慨遥深,把属于俗文学的武侠小说提升到与新文学同等的严肃文学的水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