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以《私人生活》、《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等经典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陈染小说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强烈的女性意识是陈染文本最大的特色。陈染站在女性的立场角度,把传统的男性与女性形象进行颠覆性的书写,表现出女性明显的自恋倾向;无以名状的心灵孤独是陈染笔下女主人公的一种生存体验,而逃离意识更多的是指灵魂的逃离。陈染文本对女性生命体验的书写揭示了女性乃至人性的本质及生命内涵,具有强烈的心灵震撼力。  相似文献   

2.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始终沿着个人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的独有轨迹发展。尽管她本人是一个一直处于孤独与无助之中的弱女子,而总是很执着地探索着国民的生存状态与生命价值。可以说,她是一个女性意识的自觉者,她的小说描绘了广大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揭示了男性对女性的冷漠与迫害,揭示出女性应该获得人格的平等与人性的尊严。  相似文献   

3.
现代女性问题,是劳伦斯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他通过各种形式的作品不断地对这一问题进行求证,并形成了自己的见解。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不仅可以全面把握作家的主体意识,而且可以管窥作家的女性价值取向,对宏观了解作家的创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种具有重要文化意蕴的精神现象,它代表着知识分子在反叛封建思想,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上的一种对自身生命形式的自我观照行为。在现代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主要有狂人型、战士型、多余人型、堕落型、忏悔型五种类型。狂人型知识分子形象代表着知识分子的一种本我状态;战士型知识分子形象是知识分子在艰难困苦中的一种自救行为,代表着知识分子的自我状态;堕落型知识分子是自我的沉沦,多余人型知识分子是本我的放逐;而忏悔型知识分子形象是一种超我状态,是知识分子对自身的一种思想批判。这种自我批判后来演绎成原罪意识,从此,知识分子逐渐丧失了自身的启蒙立场,这对以后的知识分子的文化立场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芸是清人沈复的自传体小说《浮生六记》中的主人公,在她身上具有双性同体的潜意识,这主要表现为陈芸个性因素中的男性要件、对男性领域的涉足和对同性姐妹的友爱与激赏三个方面。在这一潜意识的驱动下,她试图越过两性对立的藩篱,努力摆脱女性的从属地位,尽管不是自发行为,却超越了历史上的许多女性。  相似文献   

6.
刘金平 《职大学报》2013,(1):105-108,124
伴随着一个日渐成型的阶级社会,阶级意识的觉醒与阶级的联合是必然的。农民工阶级走出宿命的关键正在于此,而女性走出宿命的关键也在于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女权运动的发展。这就是电影《世界》中大溃败宿命带给我们的启示性内容。  相似文献   

7.
王蕾 《职大学报》2007,(3):44-47
在第三代女诗人笔下,黑夜和死亡的意象在大量繁殖。浓稠的黑色调成为她们诗作中鲜明的主色而覆盖了其它嚣艳的色彩,充满黑夜意味的死亡也以场景或呓语的形式在不断闪现。在女诗人翟永明的《静安庄》里,她把女人、村庄、黑夜三者融汇在一起,使它们以互喻、互渗的方式呈现了女人面对世界和面对自我时种种矛盾而焦躁的情感。本文借鉴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并比较男诗人海子与翟永明诗作的异同,试图以此分析翟永明及其他第三代女诗人笔下女性意识、黑夜意识和死亡意识的种种缠绕纠葛,梳理出第三代女诗人纷纷"倾心"于黑夜意识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8.
弗吉尼亚·伍尔夫不仅是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而且是现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在她所创作的绝大多数文学作品中,伍尔夫独具一格的女性意识贯穿其中。而她在1929年发表的小说《一间自己的房间》,更是堪称女权主义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对《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所蕴含的物质的房间,精神的房间以及小说中所体现的男女平等意识的分析,以探究伍尔夫在这部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9.
莫言的作品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最具有鲜明特色并倾注作家丰沛情感的莫过于《蛙》中的姑姑。莫言对姑姑重男轻女集体无意识的质疑、雄性化的女性形象等描写无不彰显了姑姑追求与男性平等的主体意识。在《蛙》中莫言有意遮蔽对男性形象的塑造,着力于将女性个体融于宏大的国家历史背景之下,在"极致"的计划生育环境冲突中凸显女性的命运。女性觉醒者无路可走的历史困境往往造成了女性的悲剧结局。这也是莫言的《蛙》带给读者的思考与文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毛在中国大陆读者眼中,成为最富传奇色彩和性格魅力的台湾女作家。学者们纷纷从生命意识、流浪情怀等角度,解读那漂泊世间的女子和出落凡尘的灵魂。笔者立足女性视角,品析三毛作品中自然流露出的自由、独立、悲悯等女性意识,并探究三毛作品中传统与现代两种女性意识的交织,借此探究20世纪末中国女作家女性意识进退之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重新审视“十七年”的女性文学创作,它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但侧重于社会政治启蒙的女性解放道路。本文尝试从女性自身的生命困境、女性家庭的生活质量、“母爱”的尴尬境遇三个方面对本时期女性文学创作进行研究,挖掘其内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陈染的创作表现出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她通过主人公的情感体验,构筑了对男权中心话语的背叛,并且在女性特殊的情感追求中,努力深入女性的情感世界,探索女性自身的存在价值,寻求女性的精神家园。作品很好地开拓了女性意识空间,也为女性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初,张洁发表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曾引起很大争议,对立双方主要从婚姻道德角度进行褒贬。1990年代,此小说又被评论界从女权主义角度重新阐释。到了21世纪,人们又开始呼唤其中所表达的理想爱情。该文通过对其过往研究的总结分析,认为它既不限于道德探讨,也不单纯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而是人类情感困境的诗意表达,具有生命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从《尘埃落定》一炮打响,阿来一夜成名,成为当今文坛评述的焦点。但盛名之下的阿来却是纠结的,这主要是来自"文化身份认同"、"民族劣根性"、"现代性冲击"等外来文化冲击下的矛盾和焦虑。因此,阿来通过文本述说,追求一种"普遍的意义"和"普遍的历史感",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对"普遍性的"解释、建构和创造。  相似文献   

16.
就作家个人经历与体验、女性意识、艺术风格三个方面对张爱玲、苏青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7.
18.
新文化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实现人的觉醒,意识到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的存在价值.丁玲作为当时的代表作家,创作了许多颇具特色的作品.通过分析丁玲早期的创作心态,来探讨她在寻找道路的过程中出现的强烈的自我意识与同样强烈的皈依情结之间的矛盾冲突,能够发现这种矛盾冲突既表现在作家身上,也反映在她的作品里.  相似文献   

19.
《四婵娟》是一组写心杂剧,作者借谢道韫、卫茂漪、李清照和管仲姬四位历史上的才女以抒自己的心魂,对女性作出了不同传统观念的评价,突出其超乎男性的才识,赞颂了以真情为内核的夫妻平等互爱的美满的新型婚姻家庭观,表现出洪升具有现代意义的女性意识,由此亦可揣摩到洪升晚年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20.
方方的近作《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是一个充满女性意识的中篇。它以女性的立场表现了普通女性的生存境遇和内心世界,表明她们的心中同样有对理想的坚守,对庸常的拒斥。在小说的女主人公身上甚至可以感受到一种悲剧美,同时小说中包含着女性对爱情人生的沉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