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竞技体操落地技术稳定性的感觉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落地技术稳定性的构成因素,着重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视觉、位觉、动觉和触觉对落地技术稳 定性的影响,强调训练中应注重运动员的感觉培养,使其成为落地技术稳定性动力定型的一部分,并针对性地提出 感觉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结合三维摄像测量技术,从运动生物力学视角对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落地时致膝关节损伤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四川省武术队5名优秀运动员,针对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进行三维摄像测量,获得各阶段运动参数,量化分析各阶段数据特征。结论: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落地阶段致膝关节损伤具有普遍性,该动作导致膝关节损伤的主要形式有半月板、侧副韧带、交叉韧带损伤等;落地瞬间产生的冲撞力是旋风脚720°接马步动作落地时致膝关节损伤的主要因素,决定落地瞬间冲撞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运动员的体重、腾空高度及落地方式;体重是相对不变的量,而腾空高度决定该动作的完成质量,腾空越高,动作质量越高,同时为落地阶段赢得缓冲时间;在体重和腾空高度一定时,人体可以在落地阶段通过调整肢体动作来改变转动惯量和左右膝角的大小,延缓落地过程的时间,达到减少冲撞力峰值目的,以获得合理的缓冲保护膝关节。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维影像解析法,对武术套路中旋风脚转体720°接马步动作的起跳阶段、腾空转体阶段和落地阶段进行运动学分析,旨在获得其动作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参数,建立诊断动作技术的运动学量化指标,从而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平面定点扫描摄影法和多元统计分析,对我国13名三级跳远运动员比赛中第二、三跳积极性落地起跳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利用下肢环节转动角速度指标,可以更准确、全面地描述和评价三级跳远积极性落地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我国运动员第二跳中有支撑腿鞭打用力的特点,而第三跳有整个支撑腿积极主动向后转动的特点;在第二、三跳远度中,第二跳远度的增加与成绩的增长有显著性相关;在第二跳的落地起跳技术中,我国运动员支撑腿和摆动腿的作用不均衡;摆动腿的技术动作并没有随支撑腿技术动作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选取了参加2010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暨亚运会选拔赛冠军苏雄锋和2009年德国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跳远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运动学参数分析了运动员的倒3步步长、倒3步速度特征、起跳技术和落地技术特征,认为苏雄锋的起跳技术比较合理,但助跑速度还有待提高,空中动作控制能力需要改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世界锦标赛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和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的技术参数(助跑速度、起跳能力、助跑能力、助跑的准确性和落地动作等主要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为依据,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和世界跳远选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踏板不准确和落地动作不佳是当今世界不少优秀跳远选手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我国选手这方面优于世界选手、但我国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腿部绝对力量的缺乏、垂直上升速度的差。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提出"加强腿部专项力量练习、适当的缩小速度利用率和加大垂直速度在腾起初速度的比例"的对策。为提高我国女子优秀运动员的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郭佳浩为北京队现役优秀的体操运动员,在2007年的全国体操锦标赛上,郭佳浩凭借前手翻900、侧手翻后屈体2周两个难度系数均为7.0的动作获得了此项目的铜牌,同年十月份在全国体操冠军赛两跳落地均失败,被挤倒决赛圈外.经过对比赛录像分析、和教练员探讨并与运动员交流得出一个结论:导致其动作不稳定的原因除技术存在不足之外,其下肢力量、腰腹力量存在不足.基于此,采用BIODEX等速肌力测试系统、HUR测力台和BIE力量训练及诊断系统对运动员进行了针对性的体能测试,并制定了详尽的体能训练计划.经过一个冬训的训练,运动员下肢及腹背肌力的各项指标均有了明显的提高,并最终在2008年的全国体操锦标赛上,击败众多国手摘得桂冠.  相似文献   

8.
三级跳远中速度与三跳比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速度是三级跳远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同的努力,充分去探索和开发可能从中获得的益处.因此,怎样的三级跳远技术即三跳比例才有利于远动员速度的最佳发挥?成为了我们研究的新课题.对班克斯、康利、爱德华兹等世界优秀运动员的三级跳远技术,从诸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力求从中找出答案,并试图为今后的教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奥运会女子跳马决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世界女子跳马比赛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跳马动作的难度平均为6.25分,仍有继续提高的空间,获得奖牌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应接近6.5分;运动员选用的动作主要集中在尤尔琴科和“程菲跳”等两个组别,动作难度的提高主要是增加转体度数;在既定动作难度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特别是控制好动作方向和落地的稳定性,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我国优秀技巧运动员冯涛、邵春华完成的后空翻三周落地动作典型材料的对比,找出了落地不稳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了落地站稳的各种条件及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11.
】体操运动员落地稳定性是动作质量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目前一部分运动员在体操动作落地过程中有“低头看地”的错误习惯,这不仅会影响落地的稳定性,同时也影响该动作的整体美,应引起充分重视并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2.
蹦床比赛动作难度、类型与稳定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参加2003年全国蹦床冠军赛和五城会蹦床比赛1决赛运动员为主要对象,对蹦床比赛的特点、动作难度、类型、落地技术与动作的稳定性等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蹦床项目的比赛具有不确定性;动作难度和动作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非完全的正相关;在动作的类型上,不同的运动员相对于空翻类动作和转体类动作的稳定性是不一样的;重视下落着网技术的训练,是提高蹦床稳定性的又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竞技体操日常训练和比赛中重复的落地/下法动作,致使运动员承受高频落地冲击负荷,增加了骨骼肌肉系统损伤风险。因此,亟需对落地冲击负荷机制研究进行梳理。传统对落地冲击负荷机制的实验研究备受青睐,但实验研究的控制方法及离体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体操落地冲击负荷机制的深入理解,人体运动计算机仿真方法提高了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理解。随着落地冲击负荷机制的理论研究的深入,实验研究获得的数据可以供理论研究使用,对冲击负荷机制的研究正在整合理论研究及实验研究的数据,使得离体研究的局限性逐步降低。本研究对近年来体操落地冲击负荷机制的两种常用方法-实验研究和建模仿真研究进行综述,加深对冲击负荷机制的理解,为选择合适的生物力学方法研究体操落地冲击负荷与损伤风险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竞技体操运动损伤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投掷中的最后用力,已被中外教练员、运动员所公认为投掷技术的关键。例如:铅球的投掷,从优秀运动员的实践中了解到,滑步比原地推球能提高1—1.5米,一个推铅球的运动员能推21米,那么20米左右是原地推球的成绩,铅球获得每  相似文献   

15.
运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以第44届世锦赛和第12届全运会男子自由操比赛为研究对象,探究比赛特征及变化规律.认为:动作难度的比拼将是主宰男子自由体操比赛的绝对因素;国外优秀运动员善于采用难度较高的单个多周空翻类动作,我国运动员习惯于采用“多度转体类”动作及难度较低的“旋空翻”,动作类型“扎堆”;国外运动员多采用“空翻+转体”连接,我国运动员连接形式及动作较单一,且“D+D”连接串数极少;国外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模式多样,我国运动员主要采用成套难度较低的第四种编排模式;我国运动员获得的E分较为接近,与国外优秀运动员存在差距.建议加强动作落地稳定性和完善空中姿态,增加成套动作中单个E组动作数量及连接串数,注重开发“D+D”难度.  相似文献   

16.
踏跳动作中下肢肌的储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肢肌肉储能大小和再利用率反映了运动员下肢肌的力量素质和动作技术的优劣,也是评定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素质的动力学指标。我们采用高速摄影和三维测力,对6名运动员在跳跃踏跳中,下肢肌肉的储能大小、负功利用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外负荷变化时,踏跳缓冲结束瞬时肌肉的力值不同,且存在极值,此极值的大小与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有关。2.下肢肌肉的储能与缓冲结束瞬时的力值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当肌肉受到一个最佳的拉伸力时,肌肉储能最多。3.肌肉在向心收缩过程,对其在离心收缩过程中肌肉所做的负功的利用率,随着外负荷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摘要: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高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C289作为具备高、难、险技术特征的难度动作,是运动员比赛中获得高分和竞争奖牌的重要因素,在近年的世界大赛中备受青睐,因此如何提升动作质量,避免扣分点,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训练难题。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技术模式是极具价值的模型,本研究运用QUALISYS红外光点高速运动捕捉系统,对2名男子世界冠军完成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C289的不同技术特征进行运动学分析,深入研究其动作原理和关键技术,为难度动作的训练提供参考借鉴,有效促进难度动作的价值提升和创新发展。研究表明:1)2名运动员技术要点不同,起跳阶段麻东髋关节缓冲角度与蹬离速度均大于胡邦达,弹性势能储备更多,蹬离地面收腿,易完成转体与屈体动作,但规范性欠缺。2)胡邦达近乎垂直起跳,转体360°后屈髋的风险性更强,腾空时间较麻东少0.05s,动作清晰流畅;屈体时刻2种技术髋关节角度均小于60°,但麻东后仰幅度大,空中屈体形态位置不标准。3)麻东落地点前后与左右方向重心位移变化较大,胡邦达落地相对准确,可控性较强,其腾空上升阶段垂直方向变化较大4)先转体后屈髋技术难度较大,其动作形式特点更符合规则发展导向。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对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体操预赛暨2009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男子跳马冠军黄玉国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重点对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落地阶段的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以此了解黄玉国在高质量完成前手翻团身前空翻两周的技术特点和运动学特征,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发展和改进此类动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及其预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北京市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患病率、损伤分布特点、损伤动作以及病因进行了调研分析。损伤的患病率为 2491% ; 伤种多为肩袖损伤、肌肉拉伤、髌骨劳损、韧带扭伤和手指挫伤; 损伤多发部位依次为肩、膝、腰、踝、手等部位; 在对抗性运动中的扣球、发球, 防守中的移动、制动, 扣球、拉网技术的起跳与落地是多见的损伤动作; 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身体素质、自我保护能力存在的缺点以及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疲劳、训练中局部负荷过大是其主要致伤因素; 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损伤的发病规律进行了分析、讨论,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运用三维录像解析技术,对河北省男子排球运动员跳发球的起跳阶段和空中击球阶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①在挥臂击球时,腰腹收缩力量小;击球点低,右肘关节伸展幅度小;②与优秀运动员击球时右手瞬时加速度的差距较大,指掌关节速度利用率小,击球效果不理想;③跳发球的最高球速与优秀运动员存在较大差距。并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