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书店行业应该反思,为什么人们不会为了一本书来实体书店?人们来书店的目的是什么?进一步而言,书既然不再是第一吸引力,那么实体书店存在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我们还需要实体书店吗?文章从内容选择、场景营造、多元文化、鼓励社交几个层面提出实体书店的转型路径,以期为实体书店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全民阅读背景下实体书店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小玲  钱霞 《中国出版》2012,(14):59-62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网上书店的风行,实体书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同时,传统阅读环境缺失也是实体书店陷入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实体书店应该善用注意力经济,完善个性化品牌经营,打造体验式阅读服务,发现、挖掘、升华自身的价值之路,进而实现全民阅读背景下实体书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紧随亚马逊书店之后,我国图书电商当当网从线上走到线下,开设了第一家O+O实体书店,迈出了"3年内开设1000家实体书店"计划的第一步.当当网开设实体书店的模式创新主要有四点:一是兼顾各方利益,降低成本;二是应用大数据,打造智慧书店;三是紧抓文化体验,保持书店功能的多元化;四是延伸产业链,发展以书业为核心的"大文创"产业.以亚马逊、当当网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开设实体书店的行为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但又给实体书店业甚至整个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4.
高颜值和"书店+"的复合式经营是当下实体书店的主流模式,该模式中的体验设计缺乏鲜明主题和创新,附着了浓厚的商业色彩,淡化了实体书店的复合文化空间功能,故无法解决顾客忠诚度降低、利润率下滑的现实问题.通过对实体书店的体验进行微观考察,发现体验在构建消费者和书店的强连接关系时逐渐式微,从组织认同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国外实体书店运营的典型案例,提出中国实体书店的"重做"模式.以实体书店良好的形象诉求、独特的价值诉求和经营行为为着眼点,实现从总体战略到职能战略自上而下的整体性"重做".  相似文献   

5.
"目前关键是怎么活下去,除了实体书店积极自救,政府和社会还可以做得更多。"对于私人经营的实体书店,生意和人气不仅是兴盛的代表,更是活下去的依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体书店日子着实难熬。"实体书店对空间依存度高,读者要有足够逗留时间,一定程度上会产生人员聚集。"  相似文献   

6.
我国书店在过去的20年里几经坎坷,完成了从图书经营店到书店综合体的过渡,在后疫情、后数字时代,书店的持续发展需认清"空间转向"是趋势,"地方营造"是重心,"文化创意"是策略,"以人为本"是核心.本文在思想革新层面有机结合西方城市"空间社会生产""全球地方感"等理论,对多家书店进行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在对实体书店发展现状和瓶颈分析的基础上,从地方营造、地方感重构、地方认同三个维度对城市实体书店进行创意思维的赋予,以期为实体书店持续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时代,书店特色化的根本目的是将书店与体验经济相结合,让实体书店的劣势转化成为优势。本文探讨了在网络风暴的冲击下实体书店战略转型的特色化策略选择,具体分析了装修特色化、书籍特色化、书店位置特色化等几种书店特色化的方式,并提出了书店"异构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陈斯静 《出版广角》2021,(10):59-61
新兴技术引发了实体书店的生存危机,同时也带来全新的智能解决方案.志达书店作为全国首家无人"未来书店",利用黑科技提升用户体验,并将新零售概念融入书店运营、图书采销等环节,是传统实体书店的一次成功探索.分析志达书店的成功经验有助于为其他实体书店提供转型发展的参考,使实体书店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服务目标读者.  相似文献   

9.
2011年中国民营实体书店的倒闭风潮引发各界广泛热议,"拯救书店"的呼声不绝于耳。本文对"拯救论"的主要主张提出异议,认为向政府部门求救、要求行政干预的思路无助于解救书店的困局;指出我国实体书店的当下危机并不仅仅显现在少数民营书店身上,国有书店同样不能等闲视之。出版产业数字化实乃大势所趋,公众、媒体、业界须尊重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理性看待实体书店关停现象。  相似文献   

10.
程洲 《出版广角》2021,(12):17-19
2018年7月6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在国有书店全面倡导建立总编辑制度,鼓励社会办书店设置总编辑.书店总编辑制度的落实是北京建设"书香之城"的重要抓手.书店总编辑制度是一个新制度,书店总编辑是一个新岗位,该岗位的职责、对岗位任职人员的要求、书店是否需要总编辑、书店建立总编辑制度的现实困难、哪些类型的书店具备先行先试的条件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书店从业者和书店上级管理部门.文章通过分析实体书店建立总编辑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实体书店行业的总编辑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美学视角的实体书店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实体书店目前面临的境况出发,从美学视角提出实体书店作为提供精神文化食粮的场所,应该进行高品位的设计和体贴入微的美学策划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指出实体书店的美学设计应有3个步骤:对实体书店店面的美学空间营造;改变传统单一书店经营模式的美学营销;在前二者基础上,精炼升华而成的排他性的具有书店个体鲜明特点的美学营魂.最后,指出实体书店长久发展需要具有自己的美学营魂.  相似文献   

12.
观点摘要     
阎晓宏:实体书店应主动向基层延伸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对于实体书店发展这一受到社会各方关注的话题接受了《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的专访,问及实体书店应该怎样在现实环境中取得长足发展,阎晓宏说到:实体书店面对的最大挑战不是反映其赚钱还是赔本的经济因素,而是能否解决当前市民、农民读者最为紧迫的便捷购书问题。抱怨不能解决问题,书店需要创新服务方式,研究使读者购书更为便捷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中国实体书店的倒闭潮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上海季风书园、广州三联书店等许多知名书店面临集体性经营窘境.数字技术成了这场危机背后的"推手".201 1年底京东、当当等网络书店低价血拼的激烈热闹更加衬托出实体书店的萧条凋敝.不知从何时起,"拯救实体书店"的呼声不绝于耳,巴金之女李小林等更是在今年两会现场发起了拯救实体书店大行动,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也纷纷献策要扶持实体书店.那么,我们该如何尊重出版文化事业的自身发展规律,理性地看待实体书店的危机呢?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英美电子书销售增长停滞,纸质书逐步回暖.亚马逊扩大纸质书市场份额并陆续开设实体书店,这一"回归"之举不仅在美国本土引发震动,也让国内出版界人士密切关注:实体书店是否正在复兴?亚马逊书店是否能给国内实体书店带来某种示范效应,开辟新的生存空间?本文认为,亚马逊实体书店的战略意图在于搜集线下数据、促进高级会员注册和布局实体零售,其经营导向存在局限.国内实体书店一方面缺乏亚马逊书店的数据资源和垄断背景,另一方面也拥有自己独特的书店传统和价值取向,所以很难从亚马逊的实体书店之路中得到切实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线上购物平台的逐渐壮大和发展,实体书店的图书销售模式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之下"被迫"进行转型。经过几年的挣扎与困顿,实体书店的转型之路逐渐有了愈加明晰的定位与方向,独具个性的"最美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回归大众视野。打上品牌烙印的实体书店凭借其独特的人文情怀,与城市文化进行衔接,完成与社会效益的巧妙结合。在社群经济的引导之下,增强自身品牌建设,让品牌互动融入用户体验之中是当前实体书店转型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通过网上书店与传统实体书店对比分析,认为传统实体书店的步入困境的原因在于读者核心需求服务的缺失、书店营造氛围的偏差以及书店自身角色的认知不清,进而指出传统实体书店的真正出路在于结合当前形势与未来走势重新去梳理"角色认知决定氛围营造——氛围营造需要服务配合——服务配合强化角色认知及创造效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实体书店的未来走向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中小型书店纷纷倒闭、大型书店销售额同样持续走低,已成为当前实体书店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现实,实体书店仿佛整体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局. 网络,实体书店之殇? 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如今,有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在网上购物,网上商城已囊括了人们各方面的生活所需品,可谓"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卖不了的".而网络为图书所带来的影响似乎尤为显著. 当当、卓越、京东等网络书店的图书价格相较实体书店会低廉很多,且送书上门,既便宜又方便,自然成为很多消费者"何乐而不为"的首选购书渠道.  相似文献   

18.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2,(15):6
正田原:扶持实体书店的支点田原在《出版广角》撰文表示:对于民营书店业者来说,今年两会期间,著名作家张抗抗委员提交的关于加大实体书店政策性扶持的建议可谓是振奋人心。联想到不久前杭州和上海陆续出台的民营书店扶持政策,加之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透露出的"今年年底前预计将出台扶持民营书店发展的减税、减房租政策"等利好消息,身为书店人倍受鼓  相似文献   

19.
行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4,(Z1):5
正定价销售才能"固本培元"《人民日报》报道:如何保护实体书店,要分出轻重缓急。也许中医理论可以提供些许启示:在面对积弱衰微的病体时,中医首先强调"固本培元"。所谓"元"和"本",指的都是元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什么是实体书店的"元"和"本"?是现金流。具体说,是销售收入和毛利。许多实体书店业主的出发点是文化理想与情怀,并没有指望靠书店赚多少钱,只要有基本销售收入和毛利维持运转就可以了。但现在连这个最起  相似文献   

20.
《出版参考》2011,(21):6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对于实体书店发展这一受到社会各方关注的话题接受了《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的专访,问及实体书店应该怎样在现实环境中取得长足发展,阎晓宏说到:实体书店面对的最大挑战不是反映其赚钱还是赔本的经济因素,而是能否解决当前市民、农民读者最为紧迫的便捷购书问题。抱怨不能解决问题,书店需要创新服务方式,研究使读者购书更为便捷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