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重要性 可以这样说,除了德国之外,没有哪个国家的出版业与当下中国的出版业有着如此多的相似之处,因此这一项目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根据CNKI、万方与维普三大数据库分析,自2000年至今,中国国内共有43篇论著、译著(包括报刊上的杂论、短评)介绍德国出版界或对中德出版界的状况进行比较评议.结合对本研究选题国内研究现状的述评,笔者认为,作为比较研究的本研究选题确实存在着如下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韩阳 《出版参考》2009,(21):17-17
本刊讯 2009年10月16日,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正逢高潮。在中德出版界人士纷至沓来的热闹展场中,我国第一部服务于中德出版界交流与合作的工具书——《汉译德国出版词典》隆重亮相。  相似文献   

3.
科学管理离不开准确的信息,出版管理与发展也不例外。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出版界面临的最大冲击不是国外资金,而是发达国家出版界的科学管理能力及人力资源的争夺。发达国家的出版业早已实现了全行业的计算机化、网络化。而在中国,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出版业尤其是图书出版业的信息化水  相似文献   

4.
好像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家出版社的去留问题,竟然引起出版界和大众传媒的广泛关注,这在德国出版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而这场风波让出版界欣喜地看到,其他行业被金融危机折磨得灰头土脸,出版业却还是"香饽饽".  相似文献   

5.
科技出版面对“入世”的挑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出版业作为服务业的一个领域,必将阶段性地逐步对外开放,激烈的市场竞争指日可待。科技出版由于其意识形态色彩较淡,势必成为出版业放开的首选部门之一,理所当然地将被推到国际竞争的最前沿,面临严峻的挑战与考验。一、经济实力的挑战“入世”以后,国外出版资本凭借其在资产、规模上的强大优势,必然逐步渗入国内科技出版领域。例如,以出版科技图书闻名的德国西蒙与舒斯特公司、施普林格公司就一直在谋求与我国科技出版界进行合作,并以参与出版的方式打入我国科技出版行业。“入世”以后,我国对国外出版资本在国内的投资…  相似文献   

6.
在德国,行业协会的作用绝对不可小觑.出版业内重要的协会分别是德国书业协会、德国期刊出版商协会(VDZ)和德国报纸出版商协会(BDZV).这些协会的宗旨之一就是开拓国内外市场,为会员提供有关世界出版市场需求动向的信息.在德国出版界进军中国市场的过程中,这些行业协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他们不仅紧锣密鼓地组织和参加了一系列或在德国或在中国举办的业内会议,向会员企业介绍和推销中国的出版市场,而且积极鼓励他们进军中国.在时下的德国,媒体上也好,日常生活中也罢,人们到处都在说:"中国是未来."这句话尤其适合德国的出版界.  相似文献   

7.
肖冉  李晓芳 《新闻世界》2014,(8):320-321
自助出版作为出版业新兴的发展形态,在国外发展得如火如荼,已然成为国外出版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国内自助出版的发展却相对缓慢,这是与我国特殊的国情以及国内出版业的行情密切相关的,在我国自助出版需结合国内的国情和行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贝塔斯曼在中国市场扩张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在进入中国大陆8年多的时间里,努力营造其核心竞争力——书友会,并逐步向出版业的上游——出版和印刷进军,构建其一体化格局。贝塔斯曼在中国市场上所取得的成功给国内的出版业以巨大的冲击,他在市场扩张方面的一些举措也给中国的出版界诸多启示。我国出版业应尽快整合出版资源,打造销售渠道并注重采用新技术,才能更多更好地占领出版市场。  相似文献   

9.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近期发布了2003年国际出版蓝皮书。2003年国际出版业蓝皮书着重分析研究了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及韩国等出版业发达国家2002年出版业的状况,包括国外图书、期刊、电子、网络出版状况及市场状况;国外新闻出版业管理体系及发展状况;国际出版集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构建学术文化的出版高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期,上海出版界以"国际性大都市与上海出版"为题进行专题研讨,其主题是,在上海大都市文化格局中如何提升上海出版的地位和实力.这一话题颇具现代性和普遍性,也有助于对当下中国出版业发展的思考,值得一议.  相似文献   

11.
正由中国出版协会、国际出版商协会、中国出版集团、伦敦书展联合主办的2017国际出版企业高层论坛伦敦峰会在伦敦奥林匹亚会展中心举行。此次峰会以"中国出版市场与国际出版合作"为主题,汇聚国内外百余位行业领军企业领袖、行业专家,围绕全球出版产业的合作共赢与中国出版的市场机遇等议题深入交流探讨。此次峰会发布了"中国出版大数据报告",是中国出版界首次公开向国际出版业发布的综合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日臻完善,在要求政府职能转变和加深机构改革的同时,现有的行业无论从数量、结构,还是从运作方式等方面,都面临进一步发展、改革与调整的问题。为此,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在2003年成立了“国外出版行业协会研究”的课题组,收集、梳理国外出版行业协会的资料,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法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家的出版行业为研究对象,完成了“国外出版行业协会研究”课题报告,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报告研究发现:出版行业是出版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外绝大多数国家的出版行业…  相似文献   

13.
对民国时期中国出版业价格问题进行梳理、分析,通过历史研究发现,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制度、纸张供给影响出版经济运行、读者对书籍定价的抱怨、出版行业价格战等现象,皆非始自今日,也非现今中国出版界所独有,有些历史甚至对当代中国出版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一些现象和事物对今日出版界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镜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指出近代以来出版业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德国的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播,为国家培养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这些人力资源是德国兴起最重要的因素.近代以来德国屡遭战祸,出版业在国家危亡之际以及重生之时,为民众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在新媒介技术的冲击下,当代德国出版业呈现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出版业不同的形态特征.德国出版业的发展及历史贡献是"出版强国"这个概念最生动的诠释,对中国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台湾著名出版人城邦集团董事长詹宏志在香港书展的亚洲出版研讨会上,以“积木与建筑”为题发表了有关出版企业整合的经验,他认为,中国加入WTO后,不但经济会有高速的发展,对出版业以至整个中文出版界也会有很大的变化,业内的重组与收购整合活动将会越来越多。而现时华文出版业也正  相似文献   

16.
以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为例, 介绍了国外网络型电子版本的开发与服务。优势与问题, 阐述了世界出版业发展的新趋势, 并对我国网络出版的前景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国外学术期刊的商业化出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总结了学术期刊发展的三个阶段,通过对国外学术出版界两大学术出版阵营商业化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分析了二者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制约与制衡关系,同时揭示了政府在学术出版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时代出版业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WTO的加入,中国出版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些国际传媒巨子凭借全新的出版理念和管理模式,全新的营销手段和流通方式,想在我们的传统出版业中占一席之地.但在中国出版界有一种比较乐观的想法,即我国的出版业是不会放开的,因此"狼"离我们远着呢.但外国企业可以通过打入图书和音像制品的零售与批发市场,尤其是网上出版和电子图书的出版,逐渐渗透进中国出版业.因此,我们既没有理由盲目乐观,也不必谈"狼"色变,关键是要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少儿出版是出版业的根基,是大众出版的未来,少年儿童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少儿出版一定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未来。中国少儿出版已经在全国出版行业中"一枝独秀"——无论何种媒体,无论什么论坛,在探讨中国少儿出版的时候,都使用了这个词汇,给出了斩钉截铁的结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童书出版界更是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在全国580多家出版社中,有530多家出版  相似文献   

20.
三石 《出版广角》2013,(8):30-31
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整合成立"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是2013年出版界的一件大事。我们调侃地说"我们终于成为娱乐界的人了",虽然是一句玩笑,但是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整合,确实将会影响中国出版界未来的趋势,出版界真正面临加强业务拓展、实现转型升级的课题。因为,在大传媒时代,新闻出版总署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整合,能让出版业跨媒体、全媒体运营成为可能,给出版产业链的延伸带来新的空间,但是作为传统的出版业面对如此良好的机遇,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