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被誉为"美国恐怖小说之父"的埃德加·爱伦·坡的文学作品中,无论是短篇小说还是诗歌,哥特式文学元素随处可见。死亡的主题、阴森的场景、诡异的气氛、恐怖的意象在爱伦·坡的笔下却被赋予了诗歌忧郁美的风格,因此造就了一位曾被称为"美国最伟大作家"的诗人,同时也给读者展现了一个个既怪异又哀婉的凄美画面。本文将从埃德加·爱伦·坡的代表作品《乌鸦》入手,分析哥特式文学理论是如何在这首诗歌中体现的。  相似文献   

2.
爱伦.坡在诗歌创作中非常重视诗歌的音乐性。他认为诗是美的有节奏的创造。本文通过分析爱伦.坡的代表诗作《乌鸦》中的音乐性及其音韵效果,揭示爱伦.坡如何运用韵律及节奏表达自己痛苦绝望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爱伦坡写了很多小说和诗歌。其中大量的作品是关于死亡的。有意思的现象是,在他的小说中死亡是恐怖、可怕的情节,而在他的诗中对死亡的描写似乎不那么可怕,读来有美丽而忧伤的感觉和体验,有着高度的审美情趣。作者在创作时,根据不同的理论原则,对诗歌和小说使用了不同的处理手法。本文从背景、韵律、用词等润饰角度,对爱伦.坡诗歌中死亡美感进行了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4.
“美国出现了两个伟大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和马克·吐温。”大文豪萧伯纳的这一评价,犹如一声悠长的浩叹。爱伦·坡未能亲领到这份殊荣,便早在穷愁潦倒、悲愤交加中离开了人世。爱伦·坡一生命途多舛,屡遭困厄,生前文名寂寞,极不得志。直至死后多年,才声名鹊起。但对他的创作,一直未有定论,毁者有之,誉者有之。 波德莱尔称爱伦·坡为“当代最强有力的作家”,法国象征主义作家们奉他为精神上的领袖。在他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在伦敦作家俱乐部举行了由柯南道尔主持的  相似文献   

5.
埃德加·爱伦·坡在短篇小说《威廉·威尔逊》中借助自传体小说叙述方式,通过主人公的回忆与对话完成自我认识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人物自我揭露、自我解释和忏悔。读者通过阅读这一有意识的自我认识与忏悔的过程来解析故事背后对于人性冲动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6.
《阿芒提拉多的酒桶》是埃德加·爱伦·坡的经典恐怖小说之一。作品以深邃的思想及淬炼的语言充分彰显了19世纪初文学的哥特情调,即对死亡、恐怖、复仇的病态迷恋。本文以哥特小说主题、《阿芒提拉多的酒桶》中所蕴含的哥特式听觉及视觉艺术展开分析,探寻爱伦·坡笔下通向毁灭的人性之冢。  相似文献   

7.
爱伦·坡是十九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和诗人之一,他的哥特式小说,特别是由他首创的心理哥特式小说,直接推动了现代推理小说的发展和繁荣,并对美国文化、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爱伦·坡文学创作的背景出发,以文本为基础,分析了爱伦·坡小说中的意象,以期为爱伦·坡哥特小说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丽姬娅》是爱伦·坡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之一,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心理恐怖小说。本文从“丽姬娅的外形特征、死亡场景、重生生活”这几个方面来感受爱伦。坡是如何通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表现出丽姬娅的。  相似文献   

9.
试论爱伦·坡文学创作中的死亡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主张“美女之死无疑是世界上最富有诗意的论题”,在他的作品中大量的死亡的描写体现了坡在失意人生中对美的渴望与追求。本文拟通过坡短暂坎坷的生活经历、艰难曲折的写作生涯及其文学理论作品的探讨,以求揭开作家一生的死亡情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十九世纪的作家爱伦·坡短篇小说的特点和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乌鸦》是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的伟大著作之一.他的诗论崇尚唯美,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有着极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哥特手法在爱伦·坡的众多短篇小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运用,为读者展现了一幕幕令人惊悚恐惧的场景。这种恐怖达到一个极致,便向它的相反面转化,使作为载体的故事情节呈现了一种异样的文学之美,从而被赋予了反传统的美学艺术特征。短篇小说《阿芒提拉多酒桶》作为爱伦·坡的短篇代表作之一,以复仇和死亡为主题,人物不多,情节也不太复杂,但却有着浓郁的恐怖气氛,恰到好处地传达出这种创作特征,实现了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埃德加·爱伦·坡在著名小说《厄舍府之倒塌》中描写了一位被活埋的可怜女性———马德琳·厄舍,她被家人抛弃,奄奄一息、活人入棺。本文通过分析马德琳的艺术形象和悲剧根源,揭示冷酷父权社会对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扼杀及女性在压迫中的逐步觉醒。  相似文献   

14.
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作家,其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他的恐怖小说.他的恐怖小说既继承了传统的哥特式风格又对其进行了扩展.<厄舍屋的倒塌>是一篇优秀的哥特式短篇小说,小说从人物塑造、场景描写、心理刻画和语言艺术等方面对哥特式小说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深层意象诗对潜意识世界的关注、支离破碎的语言特点以及诗歌结尾对读者的警醒作用三方面探索深层意象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运用系统论观点对诗歌中的蒙太奇手法进行分析,通过对诗歌中元素、系统和环境间的三组关系的探讨,阐述蒙太奇在诗歌中的运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空灵的、想象的,但好的诗歌同时也应该是清新的,是对生命的情感的自然流露,本文从鉴赏的角度,从诗歌丰富的意象、内在空间、艺术表层和深层的意义等方面对孟奇的<南方的河谷>作了诠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苏轼诗词进行分析,并探讨隐喻是如何运用到中国古代诗歌中体现意境美与形象美,以期使读者能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欣赏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同时能用一个全新的认知方式去理解诗歌。  相似文献   

19.
骆一禾创作前期的基本精神是对生命的肯定、热爱与赞美,该时期的重要意象是春天。在创作后期中他建构了一个辽远无垠的诗歌世界,该时期的重要意象是麦地,他也得以在当时的诗坛树立起纯血诗人的形象。骆一禾认为诗歌是生命的象征,与生命密不可分。在生活不断吸收和沉淀的过程中,他在诗歌里加入深挚的情感,浓缩出生命的精华——血液中的水,也形成了他的诗歌美学。  相似文献   

20.
就杜牧极具个人风格的诗歌,采用理论分析,从色彩绚烂、形象清丽、意旨高远三个方面论述了杜牧诗歌的意象,以期窥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渴望建功立业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