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雁 《图书馆杂志》2011,(3):105-109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教授刘国钧、郑如斯说:"书籍是人们自觉地为了传布知识的目的而以文字写在具有一定形式的材料上的著作物。书籍起源于记录和档案","到人们开始在实践中自觉地使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的经验,阐述自己的思想,以便传布远方,流传后世,才有真正的著作物。这已是文字发生很久以后的事了。"[1]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一般公认有5000年的历史。书籍是文化积累和传播的主要载体。文字是书籍构成的先决条件,没有文字就没有书籍产生的可能。先民们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由图画刻划符号逐渐进而创造出文字。最早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符号,人们称它为甲骨文。这种甲骨文的作品当然还称不上确切意义上的书籍,但它已经是人们有意识地使用文字来记录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例,以便日后稽查。它开始起了积累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功能。从这意义上说,它是书籍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古籍正在发挥着一种特有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什么是古籍呢?我认为所谓古籍是以一定的著作时代为下限,用文字、图画或其他符号通过一定形式的载体记录人类从事自然与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的一种著作物。但在这个问题上却长期存在着一种模糊的认识,以为古籍就是线装书。这种认识主要是因为我国现存古籍中的很大一部分是以线装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因而人们也就不加假思索地把古籍和线装书等同起来了,这是不对的;也可以说是由于对我国古代书籍制度的发生与发展缺乏了解的缘故。为了说明问题在这里不得不作点简略的介绍,远的不说,仅以隋唐以来的书籍制度而言,就多次发生过变化。隋、唐  相似文献   

4.
我国确悠久的历史,有优良的文化传统。五千年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并把它用文字记载下来,编成各类书籍,借以表达思想、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据资料统计,我国自汉代到清末,出版的各种书籍有18.1万多种,其中虽有不少佚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图书?“图书”一词的函义古今有何不同?构成图书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图书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而用文字或其它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的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图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特定的而又是不断发展着的传播知识的工具。图书一词的函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本身内容、形式的不断演变而有所不同的。在古代,对一切文字记录都称为书,相当于后世的档案,其作用主要是帮助记忆,以备查考。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有意识地运用文字交流思想,传播知识,因此出现了专为传授知识、供人阅读的著作,图书才有了比较明确的概念,档案  相似文献   

6.
中国装帧艺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当文明的结晶,思想的闪光,以文字和图象为符号,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为载体,得以记录、保存、传播时,书籍这种人类文明的创造物也就产生了。中国历代典籍浩如烟海,作为造纸术、印刷术发祥地的古代中国,出版业曾有过灿烂的辉煌。 书籍作为文明的一种物化形式,一经产生就具备一定的形态  相似文献   

7.
书,是知识的宝库,是传播知识、交流思想、文化积累的重要载体.要使读者对各种书籍产生兴趣,吸引他们阅读,除了在书籍内容的编写上,要适合不同读者阅读需求的特点外,其中书籍的装帧设计是否美观,是否适合不同读者的视觉感受和审美需求,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少儿读物的装帧设计,这点恐怕尤为明显突出.  相似文献   

8.
仲朝锋 《出版参考》2009,(19):27-27
书,是知识的宝库,是传播知识、交流思想、文化积累的重要载体。要使读者对各种书籍产生兴趣,吸引他们阅读,除了在书籍内容的编写上,要适合不同读者阅读需求的特点外,其中书籍的装帧设计是否美观,是否适合不同读者的视觉感受和审美需求,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少儿读物的装帧设计,这点恐怕尤为明显突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9.
图书是社会的产物。图书反映着社会,同时又影响着社会。图书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出版,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著作制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活动。出版物凝结着人类的思想和智慧,集聚了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实践活动的经验与成果,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生活面貌和精神状态,在出版物上都有所记述。人们利用图书出版物,进行教育,传播信息,交流思想,了解历史和现状,学习知识,并欣赏艺术。因此,出版对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一般公认有五千年的历史。书籍是文化积累和传播的主要载体。文字是书籍构成的先决条件,没有文字就没有书籍产生的可能。先民们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开始由刻画符号进而创造出文字。最早的文字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符号,人们称它为甲骨文。这种甲骨文的作品当然还称不上确切  相似文献   

11.
责任编辑对于一部书稿的处理,不仅反映出他的思想政治水平、业务知识水平、中外文文字修养等,也反映出他对工作的责任心。大家知道,书籍是进行思想教育和传播文化知识的载体。它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这种物质产品,与手工艺品不同,不是单个逐一生产,而是批量生产,固不论这种批量是几十万、几百万的长版活还是千数百把本的短版活。编辑在这个生产过程中责任重大,稍有疏忽,就会影响图书质量,给工作带来很大损失。尽管编辑在书稿的编辑加工过程中,把了政治性、系统性、确切  相似文献   

12.
从出版发展历程看出版功能转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消费,需要一定的物质承担者,而出版就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知识成果制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并以传播知识、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13.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出版事业,一定要牢牢抓住提高出版物质量这个中心环节。图书出版物对社会发展、对人类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具体地说,一本好书或一本坏书,对社会、对时代、对人们的思想、工作、生产、生活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由此便涉及图书质量问题的意义。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源泉”。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知识就是力量”,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的一种重  相似文献   

14.
书籍是人类传递思想的载体,是内在文化的载体。每当人们手捧读物翻阅时,它的外观、个性的装帧材料以及精美的制作工艺,在不经意间给读者带来内容以外的感受和联想。这就是书籍形态设计带给人们的阅读之美。书籍的整体美,必须借助各种材质和工艺才能得以实现。春秋末年的《考工记》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书籍的工艺美感主要依托材料和印制工艺两大要素来实现。在书籍的设计中,依靠材料的天然性能和精准制作的工艺水平,来表现图书的特征和美感,是书籍设计者必须正视的一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图书馆专家丹尼尔·布尔斯廷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主要源泉,也是我们信仰、学识、伦理、诗歌、哲学和科学的第一蓄水池."大多数人都认为,图书是文化的载体,作者通过书籍将知识传播给读者,从这一代到下一代.书籍在美国人的知识、文化和教育生活中承担媒介的作用,所以它与咖啡、汽车、电视机等商品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6.
论科技图书的文献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文献 谈到文献的定义,人们总喜欢引用宋人朱熹的话:“文,典籍也;献,贤也。”用现代语言解释,即是有价值的图书。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外延有了极大的拓展,除了图书之外,还出现丁种类繁多和形式各异的其他知识载体,原来的定义已不适用。于是人们又提出,凡是将人类的知识和思想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物质形态的载体,都称做文献。 文献并不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众所周知,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是有思维和语言。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通过思维的语言交流,形成了对外界的认识,同时积累了经验。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即是知识。知识通过语言可以交流,但语言一经说出即成为过去,而且一般只能面对面地进行,有相当大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于是人类发明了文字,从而克服了用语言交流传递知识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文字将知识记录在甲骨、兽皮、纸莎草、贝叶、石头、陶器等器物上,产生了最原始的文献。文献使人类大脑的记忆功能得到了补充,人类的知识得以不断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发展并产生飞跃,由此人类文明不断前进。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因为没有文献,一切知识只能靠语言交流,虽然与有文字的民族经历了同样长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积累和传播思想、文化、科学知识的有力工具。它是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相结合的产品。它具有影响人们精神世界和指导人们生活实践的功育瓦所以人们往往把书籍称为精神产品,而把书籍同时又是物质产品这一因素忽略了。大量印行的书籍实际上是原稿的复制品。原稿+编辑加工+纸张+印刷+装订=书籍。把书籍称为精神产品是为了突出它在精神文化领域的作用。精神产品是书籍的本质属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书籍一般都在市场上作为商品出售,因此书籍又被赋予商品的属性。书籍是否有商品属性这个问题本来应该说已经解决了。但最近在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8.
图书编撰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知识信息、著作方式、文字,物质载体、文字制作技术,装订形式等六个方面考证了图书编撰的起源,对若干旧说进行了考辩,指出正考父是古代最早的图书编撰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文字产生之后,必然随之产生文字的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这是因为,文字必须通过一定的书写工具,才能使其依附在某种物体之上的缘故。所以,如果把文字做为书籍产生的先决条件,那么,文字的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便是书籍产生的重要前提了。  相似文献   

20.
“书”字在汉语中有十几种含义,本文只试图探讨一下作为读物或出版物一种的“书”及其同义词“书籍”、“图书”的词源和概念,所知外国有关资料也略为介绍,以便进行比较研究。文字的产生是书籍出现的基本条件,但文字必须书写或用其他方式记录在可携带的载体上供人阅读才能成为书籍。从各国书籍形成的历史,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外书字的来源多与文字及书写文字的行为、工具或材料有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