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是中国和东盟双方基于自身发展和共同发展的考虑而提出并促进的。这一计划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制约因素。但是在双方合作的意愿下,其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区域合作是20世纪的新事物。它是在区域主义的兴起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多边合作形式之一。亚洲区域合作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由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两大区域合作组织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由于存在制度上的缺失和错位,所以亚洲的合作水平和深度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文章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亚洲区域合作过程中的非制度因素,通过对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历史与现状的考察,得出这样的结论:亚洲经济一体化和政治统一化将是一个长期、艰难和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区域合作是20世纪的新事物.它是在区域主义的兴起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多边合作形式之一.亚洲区域合作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由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两大区域合作组织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由于存在制度上的缺失和错位,所以亚洲的合作水平和深度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文章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亚洲区域合作过程中的非制度因素,通过对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历史与现状的考察,得出这样的结论:亚洲经济一体化和政治统一化将是一个长期、艰难和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上海合作组织是21世纪初建立的第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在加强地区合作、维护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前景来看,面临着不同层次的挑战。随着中国、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相互间战略关系的全面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是衡量国家与地区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其中,被视为千年发展目标中心的教育领域的目标,更是得到了各国的重视。东盟一直致力于地区发展的稳定与繁荣,在推动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区域合作,出台工作规划,促进信息互通,这些措施都极大地推动了东盟成员国的教育发展。然而,东盟在地区均衡发展、教育质量、教师数量、抵御外部风险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6.
东盟是发展中国家规模最大并卓有成效的区域性组织,章了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90年代是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具体表现为:政治关系获得了全面重大改善;经贸科技合作有了突破性进展;政府和民间的化交流日趋活跃。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干扰和影响双方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问题,首先,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之间存在着对南沙群岛礁及其周围海域主权之争,一时难以解决;其次,双方在经济方面的竞争和摩擦进一步加剧;再次,东盟部分国家受到了“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对中国存有戒改。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东盟为中心的新一轮经贸合作浪潮,同时东盟通过谋求建立东盟共同体、制定东盟宪章、健全东盟机构、强化东盟权力、推动东盟向欧盟模式转变等措施,以提高其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领导能力。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领导地位的形成,是东亚国际力量博弈与东盟积极追求的结果,东盟自身条件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区域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也得以改善。在以东盟为基础的区域组织和多边对话中,中国和东盟的双边政治合作进入新阶段,但在某些关键议题上仍存在分歧。政治互动表现为正面和负面的行为模式并存。区域体制变迁、中国和东盟内部因素尤其是安全认知影响着双边关系的发展。从新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来看,中国和东盟的政治合作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尚需努力,其重点是建立信心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文莱、泰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组成。当前,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双边关系进入了历史最好时期。随着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全面突破性进展,双方一致同意把双边关系进一步推向前进,从战略的高度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然而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面临着南海问题、台湾问题、“中国威胁论”等因素的挑战.从这些问题入手以探讨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前景和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东盟史不同阶段的划分主要依据以下几个要素,东盟区域合作的实际内容,发生在东盟的重大历史事件,东盟组织结构自身的发展和东南亚区域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东盟30多年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东盟第一次,第四次首脑会议是重要的界标。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合作是中日韩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然而学界对该问题的论述却不多.本研究在广泛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中日韩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现状、机遇和挑战.研究发现:目前中日韩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师生交流与校际协作,并且由政府主导的三边教育合作机制已初步显现;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东亚区域主义的盛行以及高等教育全球化为中日韩高等教育区域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日韩高等教育区域合作面临着政治、衔接、语言以及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研究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然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协调好区域合作的关系,拓展中国—东盟双边合作领域,加强政府间的支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其经济的互补性和竞争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小圣 《天中学刊》2007,22(4):71-74
为适应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潮流,中国和东盟决定组建自由贸易区,双方都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一是东盟区域性组织本身内生的脆弱性;二是东盟与中国存在的利益矛盾和机制分歧;三是来自贸易区以外的牵制和干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与合作是稳定和发展双边关系的纽带和桥梁。建立和发展"中国-东盟高等教育战略伙伴关系"是"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应有之义,也是重要动力源泉。建立和发展高等教育战略伙伴关系的双方有着共同的文化根基,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利用相近文化、尊重异质文化和谋求文化认同,是中国东盟建立和发展高等教育战略伙伴关系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广西面向东盟的职教“出海”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近年来,广西积极推进职教“出海”,在擘画发展蓝图、搭建对外窗口、形成典型模式、打造品牌效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面临着政策供给牵引力、平台载体支撑力、典型模式适应力、品牌效应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十周年之际,广西职教“出海”应加强顶层设计、描绘行动路径,借助平台整合、畅通合作机制,坚持质量为本、完善育人体系,依托科研助力、推进系统研究,推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现更高水平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根本上是以日美双边关系为基础的多边关系的新发展,日本依托美国,牵制中国,争取东盟,有意执掌东亚合作的方向。本文认为,日本的战略正威胁着东亚共同体的走向,有必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中国与东盟的各种合作不断发展和加强,其中旅游业是拉动中国—东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中国面对东盟的桥头堡城市和两个扇面的节点地区———云南省,面临此项历史性合作,在迎来了发展本省旅游业的机遇时,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本文在简单阐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意义后,重点分析了它对云南省旅游业的各方面的影响,强调了在具有前所未有的旅游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欧盟和东盟两个区域组织在地理位置上分别位于东西半球,在国际社会分属南北两方,历史文化、语言、经济、政治和教育体制以及社会发展水平都不同。欧盟与东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与实施过程中,两区域组织在高等教育政策目标、介入方式、演进及合作形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相通性,但两区域组织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过程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各自保持着独特性,对比中发现两区域组织存在一个深层问题:即民族国家与区域化组织的冲突与抗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新征程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继续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辉旗帜下阔步前行。作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中国与东盟共同享受到共建“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发展红利,并推动各自现代化进程向前发展,在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职业教育在促进双方合作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多年来,中国—东盟在职业教育方面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地缘政治因素,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抗衡大国威胁,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盟通过创建东南亚高校合作组织,整合高等教育体制与高等教育资源,构建高等教育共同空间,努力推动各成员国之间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极大地提升了东盟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影响力.东盟高等教育区域合作的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由单一地区发展模式向区域合作发展模式的转变,做强与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相适应、相协调的区域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