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朋友的孩子最近不知什么原因把老师"看破"了,认为老师教学没水平,因此看不起老师,以致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在为朋友"出谋划策"之余,不禁联想到一些学校每年新学期开学,常有学生家长提出为孩子调换班级的要求,给教学管理造成较大困扰和压力.我想学生和家长要求调换班级可能原因很多,但少数老师教育教学及其他方面存在某些问题、缺陷,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无疑是这些学生和家长不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我当了十五年的班主任,多年实践使我逐渐懂得了,家访工作一定要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思想性格特点,注意研究家访时学生与家长的心理,采取适当方法,讲究家访艺术。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严,但管教不得法,动辄打骂,往往造成孩子在家长面前循规蹈矩,一旦离开家长就“无法无天”。家访时如多讲或只讲学生缺点,家长火冒三丈就会打骂孩子,会使孩子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访问这样的家长,我总是把《班级学生情况记载》带去请家长看(学生不在场),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向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方法。这样,家长能和老师很好配合。有些学生的父母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不一致,家访工作就应做到更细致些。几年前,我班有个女生,比较散漫。她父亲对孩子要求严格,性格爽直。家访时我  相似文献   

3.
《四川教育》2001,(3):86-87
沈阳市和平区振兴二校,最近决定公开推行“学生选老师“的试行方案.校领导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宣称:小学生不满意老师的教育方法、家长不认同老师的工作,可以流动择班,学校支持家长的要求.如果一个老师教的班级有10名学生要求择班,说明老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令人怀疑,学校将请这位老师下岗.……  相似文献   

4.
家访小议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老师更希望自己的学生早日成人成材,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应当有共同语言。但实际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却往往严重脱节。从步入校门的那一天起,学校就教育学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而家长却成了孩子的“勤务兵”,为孩子提供各种“服务”。这样两种不同要求和做法的结果,只能导致他们缺乏自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且存在依赖心  相似文献   

5.
我在当校长时,曾经遇到一位当老板的家长,他送女儿来上中学,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很独特。他说:“程校长,我女儿学习一般,你给她找一个年轻的男班主任,任课教师也最好是年轻的男老师。”我说:“别的家长都挑老教师,你为什么和别人想得不一样呢?”他笑着说:“老教师太死板。现在的孩子和过去不一样了,如果老师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得再好也白搭。要是我女儿喜欢上老师,学习就不用愁了。”我当时心里想,“这个家长怎么能把孩子的教育当儿戏!”也就没有对这个家长的要求太在意。然而,随着对教育教学问题的不断关注,我逐渐意识到,他所说的让学生“…  相似文献   

6.
有的家长说:“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 有的老师说:“家长不管,不配合。” 其实,哪位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获得好成绩。哪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 家长和老师的这种误解,往往源于没有很好地沟通。依据时空的变化,家长与老师在教育孩子上扮演着不同角色,他们需要在交流中相互理解和支持。 本栏目将陆续发表老师与家长的心语,在家长与老师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7.
6月,大班孩子家长一定在考虑为孩子选择学校上学的问题了。一些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尚小,要不要再晚一些时候上学,更多的家长则为孩子能否顺利实现幼小过渡而发愁。本期,我们特约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在职博士钱志亮老师给家长朋友谈一谈关于孩子要不要提前入学的问题。同时,我们还请来一直从事小学低年级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的李静老师和家长朋友谈一谈入学准备的话题。希望本期的“特约谈话”能成为大班幼儿家长的“及时雨”。  相似文献   

8.
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能够有“一官半职”,其目的是想让孩子平时多帮老师做做事,协助老师管理班级,锻炼孩子的能力。可班级的“官位”毕竟有限,由于僧多粥少,“跑官”就潜流涌动。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一是使有些孩子觉得不公平。如果班主任是为了锻炼所有孩子的能力,而采取轮流当班干部的做法,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能接受的,大多数家长也能理解。但是,如果这中间因为某个学生的家长位高、权重,或者送的礼多,而当上班干部,哪怕是临时增设的并没有多大“权力”的虚职,也会让那些在“台上”的班干部感到不…  相似文献   

9.
梁建丽 《班主任》2014,(7):45-46
家长眼里只有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其他都不怎么上心,也不配合老师的工作,这种现象在每个班级都存在。为了赢得家长的支持,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我采用赞美家长和学生的方式引领家长转变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老师们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班主任越来越难当。一点不错。难的原因,是现代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拓展,老师们不容易把握。以班主任工作为例。“多元化”的学生,要求班主任的角色不断延伸,“滋生”出更多新的角色。他们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也是班妈妈、评判者和学生的知心朋友;  相似文献   

11.
焦红景 《山东教育》2004,(25):14-15
做了多年的班主任,以前的无数次家长会往往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口干舌燥,而讲台下的家长则只有当老师谈到自己的孩子时,才精神专注地倾听,至于老师介绍班级活动、学校活动或其他孩子的情况时,便一个个低头敛耳,目无表情,完全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有些学习及行为习惯较差的孩子的家长,还时时担心老师指出孩子的缺  相似文献   

12.
严丽荣 《师道》2010,(5):18-18
近日.有孩子就读于某校高三年级的一群家长向媒体诉苦:该校老师多次以家长委员会的名义向学生乱收费,称“如果拒不交纳,就不允许上晚修……”而在去年教师节前两天,一名家长在学校家长会结束后走上讲台.  相似文献   

13.
最近读了几篇关于“学生选择老师”的文章,学习了少数学校先让自己的教师“演讲”,“才艺展示”和“答辨”,再由“家长和孩子投票选择教师”的“先进经验”,读后如刺在喉,不吐难受,笔者以为,该校让学生选择老师这一做法背离了中国的教育现实和学生实际,是不懂教育规律的做法,似有作秀之嫌。  相似文献   

14.
家长会速写     
金黄的月亮爬上了远处的屋顶。教室里亮堂堂的,座位上坐满了家长,像学生听课似的专心听着讲台上老师的讲话。“为了孩子,我们老师家长走到一起来了,大家为着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孩子们的将来……”老师从学校说到班级,从学习讲到身体,从态度讲到习惯。家长们沙沙沙地做着笔记,态度认真得仿佛在画着一幅伟大的蓝图。可培养下一代,不是伟大的蓝图,又是什么呢?金黄的月亮爬上了窗外高大的水杉树。家长会结束了,不,在办公室里才刚刚开始。憋了好长时间的家长疾步来到办公室,团团“围攻”各门学科的科任老师。“老师,阿拉小人数…  相似文献   

15.
《家长》2009,(2):5-5
乌鲁木齐市一所小学的老师因身体不好而吃素食,身体逐渐康复。于是,这位老师便在学生中推广“素食环保教育”,要求学生吃素食。不仅如此,家长会上,老师还给每个学生的家长都发了一份“素食环保,拯救地球”的资料,要求家长以后要和孩子一起吃素食,不再吃任何肉食。  相似文献   

16.
《四川教育》2001,(2):86-87
沈阳市和平区振兴二校,最近决定公开推行"学生选老师"的试行方案.校领导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宣称:小学生不满意老师的教育方法、家长不认同老师的工作,可以流动择班,学校支持家长的要求.如果一个老师教的班级有10名学生要求择班,说明老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令人怀疑,学校将请这位老师下岗.  相似文献   

17.
观点一:(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中学张慧芳提供) “减负”以来,对作业量的多少,老师、家长、学生的看法不一,就像陈老师,一直认为自己是“根据班级大多数学生的水平设计和布置作业的”,也遭到了家长投诉。但不管怎样,家长投诉,说明他关注孩子的教育,老师应欣慰。陈老师遇到这样的投诉,我认为可以这样解决:  相似文献   

18.
历来中小学生及其家长都非常关心学生的课堂座位,不少家长为了孩子上课有个好座位,自已或托人求班主任给予关照。因此,也有家长给老师送钱送物的,令老师感到为难,一时半时排不下座位。有人说个别班级的好座位被有权有钱有关系的子弟占有了。由此引起了其他家长的忿言愤语。听到这些议论,笔者不由得想起自己上初一时,班主任老师安排的座位公平、合理,谁也没有意见。学生的座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每周调换一次。每到周一早上上课前,不用老师管理,同学们主动地将座位按规定的办法调换好。调换的规则是这样的:每周竖行从左到右移动一行…  相似文献   

19.
课间闲暇的时候,与同事们谈起的最能引起共鸣的一句话,就是“我拿这几个孩子怎么办才好啊”。每次谈到这个话题,老师们滔滔不绝,就连平时比较沉默寡言的老师也会有很多话要说。这几个孩子——也就是此时你脑海中闪现的那些成绩差、纪律差的学生,一直都是老师们心中永远的痛。诚然,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每个老师都希望桃李满园。可是一个班级里那么多学生,就像五个手指伸出来长短不齐一样,要求他们处于同一个水平是不可能的。正因为如此,对后进生的教育也就成了班级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丹桂飘香的日子,《好家长》下旬刊·新教育九月号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搭建家庭与学校互通的平台,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携手并进,是我们一直的努力与企盼。目前,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的问题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方面,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因为“学生最听老师的话”。或者认为只要“学校教育的好”,其教育效果--孩子的成绩一定好。这种完全依赖于学校的脱节教育,是造成孩子学业不精、人格不全、道德迷失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一些学校在教学理念的定位上,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中心,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