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析句方法的比较现行的析句方法不外乎两种:即中心词分析法(也叫句子成分分析法或多分法)和层次分析法(也叫直接成分分析法或二分法)。简而言之,中心词分析法是一种主要从意义出发的分析法,它以词作为句子成分,只有找不出中心词的联合词组,主谓词组和“的”字词组才整个儿词组充当句子成分。它把构成句子的成分分为若干种,然后按照这些成分的搭配情  相似文献   

2.
把词组成分等同为句子成分,把中心语也作为句子成分;认为定语、状语、宾语、补语不是句子成分,这都是把句法分析和句子分析混为一谈;“静态句的分析等于词组分析,”则是把句子等同为词组、句子分析等同为词组分析的理论前提。二分法的析句原则是句法语义范畴,传统析句法的原则是句子语义范畴.明确两种析句法的不同原则是分清两种区别、联系的基础.分析句子,可将直接成分分析法作为分离词组成分和句子成分的一种形式化的手段,采用两种析句方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一 句子结构(主要是单句结构)的分析,是现代语法学的中心,自然也是语法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践表明,析句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现代汉语通行的析句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传统语法的成分分析法(亦称中心词分析法或多分法)和结构主义的层次分析法(亦称直接成分分析法或二分法)。这两种析句法孰优孰劣,孰长孰短,长期以来,在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中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一九八一年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语法和语法  相似文献   

4.
1981年至1982年历时一年的析句方法大讨论,使人们明确认识到,单纯使用句子成分分析法或直接成分分析法,都不能圆满完成分析汉语句子的任务,寻求和建立一种新的析句法是语法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一般地说,构建新的析句法不外两种途径:一是建立一个与原来的析句法毫无联系,超乎其上的全新体系;二是建立一个与原来的析句法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和《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相比,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就是分析句子的方法不同,这是《提要》在《暂拟系统》基础上所作的一点涉及语法体系问题的修改。对于句子(主要指单句)的结构作分析,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多年来在我国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中,比较常用而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句子成分分析法,一种是直接成分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法也叫中心词分析法或多分法。它的步骤是:  相似文献   

6.
1.1现在的语法研究和教学中,分析句子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层次分析和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方法的不同,深刻地反映了不同的语法体系对词组跟句子的关系以及句子内部结构的不同认识。这两种折句方法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之处,可以通过研究使它们逐步完善起来。也可以以一种为主,适当地吸收另一种方法的某些优点。但是,从大到小逐层分析的层次分析法与把句子分为几个组成部分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在根本原则上是不能统一的,所以这两种析句方法不能做到完全结合。有人看到了这两种析句方法的缺点,便提出了词组分析法。认为句子  相似文献   

7.
析句法就是对句子进行分析,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语法分析和修辞分析,目的在于准确地把握句子的语义与感情,为进一步去体味文章的语境打下基础。析句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 例如: 1.他(主)抚摸(谓)棉苗(宾)。 这是典型的简单单句,我们可以很容易理清它的结构,但在实际阅读中,句子往往会复杂得多。复杂的原因大概有三个:增加了修饰语,主谓短语充当句子成分以及使用了复杂谓语。如:  相似文献   

8.
句子成分分析法又叫中心词分析法,是传统语法所采用的析句方法。汉语的传统语法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仿照印欧语法特别是英语语法建立起来的。“在这以前,讲语法总是以词法(形态)为主,句法不受重视,许多句法现象都放在词法里讲”。汉语的传统语法,放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在析句法上,以句子成分分析法为主,同时吸收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它给汉语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带来了学会锭的影响,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将具有重要意义。引进层次分析法:有助于克服句子成分分析法在理论上的不足;有助于纠正句子成分分析法不讲层次或颠倒层次的缺点;有利于解决因层次各异而结构不同的句子;其分析过程适宜和于各级语言单位。  相似文献   

10.
贵州教育学院颜迈教授编著的《现代汉语》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运用一种新的析句法———三级成分分析法来分析单句。三级成分分析法继承综合了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取长补短 ,克服了它们的缺点 ,是一种简明灵活、可操作性强而又具有科学性、理论性的优秀析句法 ,值得在教学领域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18.析句为什么要分析句子成分? 析句是说明语言结构、理解句子内容的一种手段。不论是说明语言结构还是理解句子,我们都要揭示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而揭示句子内部结构关系的一个常用方法是分析句子成分。为什么分析句子成分能揭示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呢?这是因为句子成分是用关系概念来命名的,或者说某种成分的概念是用关系来定义的。所以只要我们指出句子成分的性质也就是揭示出了句子的结构关系。例如当我们指出“多好的孩子”中“多  相似文献   

12.
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第79节,谈到图解和代号的问题时说:“如果有人把语法分析上曾经利用过或者可能利用的各种图解和符号搜集起来,做一个比较研究,那倒是很有意思的。”(第69页)本文试图对常见的语法分析方法作一个比较,供同志们研究和学习语法参考。常见的语法分析方法有:一、图解法 (中心词的多分法,也叫“句子成分分析法”)二、符号分析法(也是中心词的多分法,句子成分分析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句子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句子成分划定法,二是层次分析法.目前大都采用句子成分划定法,虽然对它有这样或那样的调整。本文不打算全面谈分析句子的方法问题,只想结合教学谈谈句子成分划定法。对句子成分划定法目前有不同的解释,我们主要是根据1956年初中《汉语》课本的解释来谈的。现在先用句子成分划定法分析一个句子。  相似文献   

14.
对于单句结构的分析,我国历来都采取两种分析方法:一种是层次分析法,即直接成分分析法;一种是成分分析法,即句子成分分析法或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习惯上叫做二分法。按照这种分析方法,就可以把并列结构以外的任何结构(词、词组、句子)不断地进行两分,找出它的一对直接成分。也不管这个结构多么长或多么复杂,都可以把它一层一层地分析下去,一直分析到一个一个的词为止,这样,词与词  相似文献   

15.
第三章句法     
陈辰 《中学文科》2005,(11):31-36
一、英语的句子类型和五种基本句型 【知识要点】 句法包括句子成分、句子种类及其排列规律。  相似文献   

16.
句法,指词组的构成、句子的结构、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等内容,是语法学的组成部分之一。由句子结构、句子成分及其充当、句型以及结构性虚词、关联词语等组成一个句法结构,或一种句型,一个词语进入这种句法结构或句型.在其中充当某一句子成分,这种句法结构或句型就是这个词语的句法环境。该词语的用法及意义表达受到这个句子的管束控制。例如“肝脑涂地”入句后用法情况就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不是句子的分析方法,而是短语的分析方法,充其量也只是对抽象的句子所作的句法分析,这种传统的所谓句子分析方法注重句法兼及语义,但排斥语用,分析的“句子”实际上是排除句调 以及“挂在句子身上的语用零碎”以后剩下的词语组合。汉语的句子有具体和抽象之分。具体的句子是形式、意义和 内容的三位一体,可以进行句法、语义分析,而不能进行语用分析。语义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把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既可以分析抽象的句子,也可以分析具体的句子,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析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师范院校和中学的语法教学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语法体系和统一的析句方法.目前,汉语语法教学在语法体系和析句方法上都存在着分歧.各种语法体系的相互干扰,使教师、学生都感到很吃力,费时多,收效小,不能很好达到语法教学的目的.如果有了一个统一的教学语法体系和统一的析句方法,那么,学校的语法教学、特别是师范院校和中学的语法教学必将有较好的效果,有一个新的发展.我们之所以特别提出要有一个统一的析句方法,是因为分析句子的结构是语法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法教学中,一般采用两种分析句子的方法,即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根据培养目标和语法教学的目的要求,师范院校的语法教学采用哪种析句方法好呢?本文拟对这个问题简略地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傅炜 《天津电大学报》1999,(4):38-39,48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且完善的语言之一。其中,句子是表达完整思想的、具有一定语法特征的最基本的言语单位。关于句于分析方法的研究直接影响着汉语语法体系的统一和确立。目前,通行两种析句方法,即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两种析句法在汉语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中都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各自都存在着不足之处,两者之间也存在着重大的“分歧”。为了更深入系统地揭示汉语语法构造的特点,提高语言研究的效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在句法层面上相反的两个句子最终表达相同的语义,在语义层面上看似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却最终产生相同的语义,本文主要研究汉语言中这种句法互反和语义互反现象。我们认为一种句法互反现象,是句子成分的应对性造成的;第二种句法互反现象是一肯一否却同义。语义互反现象与反义复合词、偏义复合词和同词反义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