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文化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精神和人精神体现了一系列的价值观念、信仰和行为准则,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科学精神缺位,人精神缺乏。高校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精神的教育,才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方科学哲学对科学发现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倾向: 一是想总结出科学发现的一套固定的模式; 另一种是想通过对科学发现的合理重建, 证明科学的合理性。本文指出这两种倾向的不足, 认为应该研究科学发现中的创造性, 这是最实质的探讨。对此, 可从认识论和人本体论两个层面进行。通过认识论探讨, 说明科学发现的创造性是人的能动的认识活动; 从人本体论的探讨, 阐述了科学发现的创造性是人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是人的生活意义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研究脑科学的人不懂教育,从事教育的人不懂脑科学,脑科学和教育科学之间存在明显的落差,而减小落差、架起桥梁的关键在于寻求脑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结合点。脑科学是以人为本的科学,侧重于研究大脑神经系统在任务状态下的活动和变化规律。教育科学同样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科学。①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发展是脑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共同关注点。因此,必须以"人的发展"为轴心,加强脑科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培养脑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型人才,走脑科学和教育科学一体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科学主义对科学本质的误解,导致对科学课程本质和课程理想的误解。在科学主义的背景下,斯宾塞“功利主义”的科学课程理想是,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来进行“训练”和“指导”,为学习者广泛意义上的“完满生活”做好准备;赫胥黎在“自由教育”的旗帜下提出的科学课程理想是,通过科学课程对人的“理智”进行训练,从而实现人的“自由”;杜威的科学课程理想自然已经由“物质生活取向”转向“人文”取向,但他的这种“人文”关怀终究是“技术兴趣”的,通过训练人的理智为控制自然和社会。这些建立在对科学及科学课程本质误解基础上的科学课程理想必将遭受严厉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目标,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在科学素养的诸方面中,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是最核心部分。科学态度是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倾向性,是他的科学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科学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最基本看法,包括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它往往以科学精神为载体,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活动和外在表现,影响着人们对科学知识把握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6.
田鹏颖 《丹东师专学报》2011,(5):F0002-F0002
马克思早在1844年就曾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的伟大预言至少向我们传达三个重要信息:其一,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曾经并不相互“包括”。其二,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将来相互包括。其三。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在“曾经”和“将来”之间可能分离甚至断裂。在当今自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等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徐丽娜 《教师》2013,(33):13-13
当今科学教育已经成为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以数学和自然科学为主的社会活动。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人的科学化,培养人的科学精神和形成人的科学价值观。对于科学教育,不同的国家有其独特的教育方法、教育原则、教育特点,但同时也有其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8.
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人价值是科学教育的本然价值。科学扎根于人的“生活世界”,科学与人息息相关。科学发展的每一步折射着人性的光辉,人在科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求实创新、造福人类、追求统一和谐统一和谐的精神是人之为人的特性的彰显与表征。理性主义否定了科学与人的关联,排斥了科学教育中的人价值。功利主义教育观的突显和应试教育的盛行导致了科学教育人价值的丧失,使科学教育成为了失掉一半的科学教育。科学教育应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促进人的精神完善。更新教学内容,增添蕴涵着人价值的科学史内容,穿插反映科学家人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故事,开展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教育。改革教学方法,重视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对科学中科学精神和道德审美价值的体认。完善教学评价内容和方式,既注意总结性评价,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由过程性评价确定科学教育过程中学生人品性生成状况。  相似文献   

9.
人生观教育的前提就是对人生观进行科学的理解。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人生观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局限,紧跟时代的步伐,对人的存在和生活进行科学解释和现实指导。对科学人生观的理解应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根基,从人的存在状态、人的生活困惑和人的终极意义追求中总体概括人生观,为人生观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最基本看法,包括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它往往以科学精神为载体,决定着一个人的思维活动和外在表现。科学价值观强调了客观认识科学发展的规律和人类认识自然的局限性,提倡探索、质疑、合作、实证等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是人的实际能力,是客观的,非单个人能力的几何体,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上,教育也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创造了现代化的生产、生存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21世纪,意识到科学技术给自己带来巨大"福社"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科学技术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人类本身的"异化"给当今世界带来了许多的困惑.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程学业成就评价的知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人类的生存需要基础性知识,人类的发展需要创造性知识。基于上述理念的知识论,学习科学知识需要了解知识的相对性与相关性,进而把握知识的同一性。透过这样的学习范式,才能真正地领悟科学的本质。在学生科学课程学业成就评价中,始终基于这样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从蒙昧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科学的发展催生人类文化内涵和心态的变迁。结合科学发展史分析了西方文化心态在面对自然、人类自身、科技本身与人类文明、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四个方面的演变,其反思性的结论对于人类文明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创造了现代化的生产、生存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21世纪,意识到科学技术给自己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科学技术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对人类本身的“异化”给当今世界带来了许多的困惑。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造成了对人类生存空间的破坏,对生命安全的威胁,人与社会的异化和传统伦理道德危机等诸多困境,这源于科学技术复杂的二重性,科学技术背离了服务于人的初衰,遗忘了人的本质,人既是知识主体又是道德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对待科学技术要防止三种错误取向,唯科学主义,实用主义和反科学主义,关键在于以人文主义精神指导科学技术,将人的全面发展视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指归。  相似文献   

17.
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杠杆,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是科学的世纪.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科技革命贯穿于20世纪史的始终,人类进入了科技文明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改变20世纪历史进程和决定未来发展的革命性力量,人类在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大路上迅跑.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正视当代科技竞争的严峻与紧迫,更没有任何理由不勇于面对它所提出的挑战及其所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论科学的伦理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伦理价值是对科学的伦理价值抽象或伦理价值的思考,是伦理价值在科学中的具体化,即在科学中展示了作为主体的人对协调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和主体对自身所处地位、所负使命与责任的自觉程度。在现实中,科学的伦理价值则显现出双重性:正伦理价值与负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20.
“Transhumanism”是一种思考人类未来的运动,它假定了当前人类只是其发展过程中的较早阶段而非终点,并倡导使用理性,特别是使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人类增强来改善人类的生物体,从而步入Transhuman甚至后人类(posthuman)社会。通过人类增强增加Human的属性使其成为Transhuman预示着从Human到Transhuman的一个标志:“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干预永久地增加了人类的某种内在属性,并且超出了人类物种在未接受任何增强干预下的最高水平”,而增强干预在增加一些人类属性的同时也在减少另一些属性则预示着从Human到Transhuman的另一标志:“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增强干预永久地减损甚至彻底摧毁了人类之生物性、生活的真实性、个体的同一性及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之中的任意一个”。这两个标志可独立使用,它们有助于推进Transhumanism的倡导者与反对者的公开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