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典汉诗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学形式。把中国古代的优秀诗歌翻译成英语,输出到西方国家,有利于增进这些国家人民对中国的了解。本文作者从译诗之难入手,分析了诗歌翻译家不可缺少诗人气质,然后又从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讨论了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中、西译者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最后,作者得出结论:中西合作译汉诗,可以取长补短,更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的古代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可译与不可译性问题向来为译界所关注。由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诸多差异,语言中确实存在有不可译者,尤其是在原语中某些独特的语言形式中,诸如字谜、双关、歇后语、回文等。但是不可译是可以经过变通而转化为可译的.此时不可译者,彼时或许可译。  相似文献   

3.
在译界,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是长期争论的话题。受世界可知论的哲学观影响, 大部分译者在把可译性作为翻译工作的指导和前提时, 往往不承认不可译性的存在。文章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探讨不可译现象, 认为应该承认不可译性的存在, 同时引入“可译度”的概念, 以提高译者的积极性, 促进翻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化境论”是钱钟书先生于1964年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是译学界的重要理论之一。目前译者将关注重点放在现代汉语和英语翻译之间,对文言文和英语之间的翻译研究有所忽略。该文主要通过三篇常见的文言文分析文中的翻译实例,对照同一文章的两个不同译本,探究其中的“化境”现象,以及实现“化境”所运用的翻译策略。得出“化境论”与文言文英译的适配度,并且进一步挖掘“化境”的潜在价值,为文言文英译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强调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重要性,而文言文作为我国文化典籍的主要语言表达形式,在其英译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与方法,以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与精神。从文言文英译过程出发,阐述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并列举实例分析文言文英译适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篇分析理论模式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对翻译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以语篇为翻译单位,重视衔接、连贯、文化语境与语篇结构等因素的作用,努力使原文语篇与译文语篇的整体语义对等。汉语文言言简意赅,深奥难懂,词句的意义难以确定,如果英译时囿于词句的对等将会形成生涩的英语,语篇翻译的引入将大大有益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本文拟从《孙子兵法》和《桃花源记》英译的一些实例,探讨语篇分析在文言文英译中的应用,以期对文言文英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自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翻译被赋予很强的文化性,被视为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文化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总体上,文化具有可译性,只是存在一个可译性限度问题。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应该充分合理地发挥译者主体性,培养跨文化意识,平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把文化的可译性限度降到最低,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典籍英译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一任务有谁来承担则一直处于争议之中,文章以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为出发点,对译者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就典籍翻译的意义,译者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探索典籍英译的译者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炳淑 《考试周刊》2012,(76):18-19
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而典籍英译尤其重要。“文化转向”把翻译研究从语言层次的规定性转换到文化关照下的描述性研究。在典籍英译的实践过程中。译者能否做到文化保真,直接影响到中华传统文化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弘扬与传播。本文通过对汪榕培典籍英译著作的片段分析,探讨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下典籍英译者如何才能再现原文的文化内涵和风格。  相似文献   

10.
商丘文化词汇丰富多彩,在对这些文化词汇的英译中,译者首先要有文化意识,要在汉语、英语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翻译。用目的论翻译理论对商丘市文化词汇的英译进行指导分析,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具体说来,就是用目的论三原则分析了“玄鸟生商”之英译、微子启的英译、中国古代纪年的英译,并认为译者要采取相应灵活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得文化词汇的译介既能保留源语文化的文化特点又能形神兼备地在目的语文化中产生相同效果的文化共鸣,从而实现两种文化有效的交流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语言文化差异与可译性的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文化交流。各国、各民族之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可译性的限度。译者(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译者)应该克服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酌情采用灵活的译法,再现原文的精神风貌以实现文化的沟通。可译性限度的客现存在为译者提供了再创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译诗是把别人用某种文字写成的诗篇,译者用另一种文字把它体现出来,这是谁都知道的。但这当中有两个极难做到尽善尽美的过程。其一,是对原诗的理解,因为译入语的诗句,其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情趣,都应是译出语的诗中已经有了的,译者不能随意添加或砍伐,否则就不是译诗而是写诗。因此,凡着手翻译一件诗作,首先就是从译出语诗句结构的文字中去捕捉诗人所描绘的意境,这是诗人的主观情趣与激发他的灵感的  相似文献   

13.
文学名著没有最终的定本,文学名著复译是有其必要性的。这是由语言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文学名著的自身特征、转译本的缺陷和译者理解的历史局限性等因素决定的。目前的复译现象主要有两种情况:历时性复译和共时性复译。这两种情况下的复译都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对于可译性限度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通常都是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展开的。本文在综述可译性限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从认知主体(原作者、译者、读者)这个新的视角入手来论证"可译性限度",指出:可译性限度不仅受语言和文化的影响,由于翻译的体验性、互动性、创造性、语篇性、和谐性以及现实和认知"两个世界",原作者、译者与读者都对可译性限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白对译",即把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也把白话文翻译为文言文。在教学过程中,文白对译应有三个阶段:一是把我们的文言课文翻译为白话文,根据白话文的翻译写出文言原文。二是利用已学的文言知识将课外白话文段翻译为文言文,借此运用、巩固本课要掌握的文言字词句。三是课外拓展中的小练笔,要求学生先用白话文创作,再翻译为文言文,或者直接用文言文创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诗歌英译,在翻译中要算一个特别项目,它除须具备一般散文的翻译技巧外,还因古代诗歌的特殊性而应有表现其特色的技能。譬如:古代诗歌的平仄和押韵,英诗的节奏和韵脚,这是诗歌所独有的突出音乐效果的手段,我国古代诗歌有律诗、绝句、古诗等不同,英诗也分无韵、有韵和自由体诗;他如我国古代诗歌有四言,五言,七言,英诗分音步诗行,等等,这些都是在英汉两种文字的诗歌中相似而不相等的因素。在译诗时,译者都须要给予适当的照顾。如何把它们照顾得面面俱到,是翻译的  相似文献   

17.
在唐诗英译过程中,不少海内外汉学家和翻译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相对应格局中,海外汉学家和译者的译入语和译入语文化居于上位,他们在熟悉的空间里从事翻译,唐诗译文的数量远远地超过了国内译文,但有的译文受到了国内译者的批评.国内译者的译入语和译入语文化尽管处于下位,但却立足于翻译的三美标准,在翻译数量上没有突破.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莫言小说日译评价争议,研究译者行为批评中的译评者类型,指出有必要认识和区分“专业译评者”和“非专业译评者”及其译评类型。 译评者的务实目标影响其对译文质量的评价。 同时,译者也有其务实目标和目标读者定位。当译评者与译者务实目标一致,译评者正好是译者定位的目标读者,译评呈现好评,反之为差评,皆为印象式译评。专业译评者应采取描写式动态评价,辨析译者务实目标,考察译文是否吸引到译者定位的目标读者。  相似文献   

19.
曾莹  李永兰 《海外英语》2022,(5):15-16+35
在变译理论中,译者是关键性因素,但变译理论中对译者主体的论述都是从译者的内在素质上提出要求,而对译者主体的转变及这些转变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等问题未进行研究。文章借用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和目的论中的相关概念来回答这一问题,旨在对变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做出补充,使译者更好地认识变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了解译者主体的变化及变化给译者带来的影响,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不论是以"作者中心"为导向的传统译论,还是翻译文化转向之后的"译者中心"论,都较少考虑首译与重译、前译与后译之间的关系。重译研究对译本关系或译者关系的探讨多从以源文本为标尺的文本分析出发,特别关注译本的优劣以及译者翻译策略的好坏,而对译本之间的相互影响、译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不足。从一定程度上讲,首译问世之后的重译面对的不仅仅是源文本的权威,还要受制于前(首)译的影响。特别是当某译本一旦成为译语语境认可的经典,可以说该译本在译语语境中的影响力甚至能超越原作而成为更高的权威,重译者自此不得不面对该经典带来的影响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