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情感社会学为视角,基于有表述情感能力的留守儿童和儿童期有留守经历的中青年个体的口述,研究父母情感陪伴缺位对个体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的情感忽视和生活缺席加之进城务工的社会现实状况交织,塑造了留守创伤的内隐记忆和消极的情感体验。父母的缺席使家庭情感支持不足,导致留守儿童出现焦虑、自卑、被边缘化等情感枯竭状态以及消极情感的代际传递现象。建议提升父母及替代扶养人积极的情感回应,适时弥补留守记忆,对隔代抚养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倡导全社会形成重视情感社会化的氛围。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态度情感: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感激父母。 知识能力:学会理解和关心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懂得感谢父母。  相似文献   

3.
让孩子学会爱,在家庭教育中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爱的情感是可以迁移扩大的,孩子出生后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因而爱——她存在于父母和孩子接触的每一项具体活动中,让孩子在和父母的最初交往中体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友爱,并逐渐产生关心周围人和事物的情感,进而关心他人,  相似文献   

4.
任露  毛齐明 《中学教育》2014,(4):98-104
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从情感体验、情绪表达、情感沟通三个方面对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进行调查研究。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积极情感体验不充分、负性情绪表达受阻、应急情感沟通不畅。同时,父母感情满意度、监护类型、被留守年龄段对留守儿童家庭情感生活影响显著。为此,文章提出有意识关注留守儿童情感世界、父母之间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形成合力、谨慎选择外出时间段和监护人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今的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如何实在令父母迷惘而烦忧。有时,父母绞尽脑汁,依旧摸不透孩子的心理。为此,编者采用无记名方式,对三千名儿童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父母的情感体验和要求,从而窥得了一些亲子情感的奥秘。下面,我们将原始资料整理后,以“儿女内心的话”的方式加以表  相似文献   

6.
沙庆仁 《家长》2009,(6):46-47
体验,让孩子亲临现场,从内心激起情感。形成感悟,从而达到情通理达的境界。接下来,让他们谅解父母,甚至拿出实际行动关心和帮助父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一、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1.缺失父母教育。父母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多数儿童来说,亲子关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会缺少安全感和自尊心,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学会倾听父母的心声、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2.情感目标: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即愿意与父母沟通。3.问题解决目标: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理解、感激父母。【活动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同理心达到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的:1.锻炼学生独立买菜与做菜的能力。2.让学生体验父母操劳家务的辛苦。3.激发学生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学前儿童认识人类世界是从家庭开始,从父母的爱抚和关怀开始的。家庭中亲人的情感气氛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备的心理条件。幼年的情感体验对人的一生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通过家庭的情感熔炉培养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调查同学们承担家务劳动的情况及其父母对他的评价,让学生感知自己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后父母的态度,体验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后的欣慰与骄傲,树立承担家务劳动的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的缘起 家庭情感教育,是指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充分发掘情感因素的巨大能量,使子女形成精细、温存、富有同情心的心灵,学会用心灵去体验快乐、体验关心、体验尊重,从而达到培养其丰富情感和健全人格的目的。它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在经济竞争风起云涌的今天,人们不得不终日为生计劳碌奔波,因而对于教育孩子的思考,也不得不束之高阁。  相似文献   

13.
一、情感体验式教学 情感是人与人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理解的重要方式。鲁洁教授说过:“人对道德价值的学习以情感——体验型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可见,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立足点,是道德认知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情感体验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学习中。思想政治课就需要通过特定情境的创设,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思考,进入一种情境.调动其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尽情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某个特殊事件过程。通过学生的“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趋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认识某一道德观点。如在教学《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一课时,教师应从揭示每一对父母对子女最无私的关爱开始,让每一位学生回忆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之间发生过的种种最有代表性的事,包括父母为自己做的事和自己为父母做过的事,可以是关系自己人生发展的事,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础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课程最重要、最核心目标之一。罗杰斯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人参与实践过程中对各种经验的体验结果,这种体验,一方面取决于他自己在参与实践过程中直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机体体验;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因教师、父母、同学对自己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产生的积极的经验或体验,新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策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整合教学策略、体验的教学策略、师生情意交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儿童个体的成长不可能独立完成,必须依靠那些处于他生命周遭中他人的本质帮助。父母和教师无疑是儿童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儿童与父母、教师交往中获得的他者经验对其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基于舍勒对主体间关系与情感体验的现象学解读,我们看到孩子与父母、教师交往构成的亲子关系与师生关系是一个具有连贯意义的统一体,一个孩子与他者、与世界的遭遇也由此展开。一个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经验为他对待师生关系提供一种指引和规范性模式,构成其处理师生关系的内在意识前提。如果教师能够清醒地意识到儿童的他者经验和情感体验特征,或许可从中看到重构新型师生关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2.让学生回报亲情,把对父母的关爱付诸实际行动。3.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为培养学生的关心品质积淀情感基础。活动过程:一、了解亲情1.我名字的故事(1)学生向父母了解为了给自己取名字花的心思和名字中蕴涵的期望和深深的爱。(2)学生交流从名字中体验到的爱。(目的:孩子的名字中融入了父母对孩子的多少期望呀!让孩子从自己的名字中感受到父母的爱)2.我成长的故事(1)学生向父母了解自己遇到疾病、磨难时他们的情绪变化,他们为此作出的牺牲,为之付出的血汗、努力等等。写一篇充满真情实…  相似文献   

17.
比之于哲学思辨和科学实证,现象学是一种适切于研究教师情感的方法.以情感为对象的现象学的研究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为我们对教师情感的研究提供了如下启示:"价值"是教师情感研究之"藤","体验"是教师情感研究之"根","父母情感"是教师情感研究之"镜".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二册。活动设计理念:家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孩子最熟悉的生活场所。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无私的,而孩子往往意识不到,许多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因此,本次活动的目的,重在帮助儿童正确地认识父母和家庭,体验亲情,促进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使儿童健康成长。情感与态度: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幸福与快乐,激发学生爱亲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行为与习惯: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1.通过展览“父母的作品”,体验父母对自己的一片爱心。 2.培养热爱父母的情感。准备: 家长们自制的有关孩子们吃、穿、用、玩等方面的物品;反映家长职业的照片;家长的绘画、书法等作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都是情感体验的源点。教师的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主要体现为教师的情感体验之于语文教材和教师的情感体验之于学生两个维度。学生的情感体验有个人情感体验和集体情感体验两个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