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作了原则规定,但仍不尽明确和完善。文章从归责原则、赔偿原则及赔偿数额的确定等三方面对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作了探讨,明确了在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中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坚持补偿性赔偿,赋予权利人赔偿方法的选择权,兼顾举证积极性和合法权利的保护,酌情确定赔偿数额。  相似文献   

2.
举证责任的分配是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额确定的前提。为了缓解权利人的举证压力,提高审判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在依据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确定损害赔偿额时,应当明确规定侵权人的举证责任;在依据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确定损害赔偿额时,应当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划分举证范围;在依据法定赔偿确定损害赔偿额时,应当明确权利人的举证责任,特别是对侵权人主观状态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3.
著作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其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与物权、债权受到侵犯的归责原则相比具有特殊性。正确理解和掌握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既是实践中处理好该类案件的首要问题,也是完善我国著作权保护制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完善法定赔偿金制度对适应我国当前著作权保护以及经济和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法定赔偿金制度中存在的赔偿数额确定和审判人员自由裁量权问题,有必要明确规定法定赔偿金制度的适用条件,尊重当事人对赔偿金额确定标准的自主选择权,建立以全面赔偿原则为基础的法定赔偿金具体数额的量化规则.  相似文献   

5.
论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额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规定还有待进一步明确,以使其具有可操作性。赔偿受害人的实际损失时,既包括直接损失也包括间接损失;计算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时要合理扣除成本;受害人的律师费、调查取证等支出应予赔偿;在实际损失、违法所得无法确定时,要适用法定赔偿制度,但要确定赔偿幅度;最后,要有条件地赔偿受害人的精神损害。  相似文献   

6.
完善法定赔偿金制度对适应我国当前著作权保护以及经济和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法定赔偿金制度中存在的赔偿数额确定和审判人员自由裁量权问题,有必要明确规定法定赔偿金制度的适用条件,尊重当事人对赔偿金额确定标准的自主选择权,建立以全面赔偿原则为基础的法定赔偿金具体数额的量化规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诉讼主体,赔偿原则,赔偿额的确定等问题。并就司法实践中若干成型的做法予以阐示。  相似文献   

8.
现行法中对于环境侵权的损害赔偿适用的是补偿性的损害赔偿,仅赔偿受害人所遭受的实际损失,但由于环境侵权具有很多特殊性,仅适用补偿性损害赔偿存在很多不足,所以有必要引入惩罚性的损害赔偿,并有针对性地在环境侵权中引入惩罚性的损害赔偿的制度性构建。  相似文献   

9.
夫妻双方的地位平等,决定了夫妻双方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夫妻双方应互相尊重,互相保证权利的行使、义务的履行。否则,必然造成对对方的侵权。基于“人格独立”、“男女平等”的法律思想和观念及婚姻秩序的要求,在民法这一私法范畴内,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由于另一方的侵权而寻求损害赔偿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可能。因此,构建现代婚姻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确定不同的侵权损害赔偿的救济方式,维持婚姻家庭的稳定,应是婚姻立法进一步完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各国针对环境侵权、产品责任等较为典型的大规模侵权现象出台了较为成熟的相关立法以及判例,同时针对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适用的救济途径也呈现多样化,有助于充分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合理的救济。因此,借鉴各国的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制度,取其精华,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损害赔偿制度,以期能为我国的司法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精神损害赔偿是民法的重要制度之一.对于著作侵权是否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近现代大陆法系国家在立法上持肯定的态度,而我国立法尚属空白.为此,法学界应该探讨著作侵权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基础和归责原则、适用范围、赔偿标准等问题,以期完善我国立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民法上的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内涵和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分类研究,提出著作权侵权归责的总原则是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基本原则,以及一定条件下的过错推定归责方式的适用这样的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13.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衡量一国民主法治进程的重要尺度。建立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法理的使然。文章以法哲学的视角从精神利益可物化性、人性发展、人权保护、法制统一、平等、公平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法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网络版权保护问题,尤其是网络版权侵权问题,已经引起包括法学理论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所见述及网络版权侵权行为表现的文章往往只包含了几种基本的侵权行为: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侵犯权利管理信息,侵犯技术保护措施,以及侵犯数据库权利等。实际上,版权权利人及邻接权人享有的网络版权不仅包括经济权利,还包括精神权利。网络环境下侵犯版权精神权利的情形,应披纳入到法律的调控范围之内。基于此,重新梳理分析网络版权侵权行为之十种表现,提出例外情况。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电子读物的复制、粘贴、修改、传播轻松而简单,版权保护变得艰难。对经济利益的渴求是侵权的根本原因;电子阅读软件支持盗版阅读使侵权行为成为可能;法律的不健全给侵权的违法行为提供了夹缝生存的机会。要完善法律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机制促进出版业的良性发展,运用先进技术防范侵犯电子书版权。  相似文献   

16.
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使网络作品的知识产权受到了严重侵害,网络侵权已成为著作权侵权案的重灾区。网络著作权应充分利用现行法律法规进行保护;构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明确网络著作权侵权赔偿标准。同时,网络著作权人还可以采取控制接触作品、控制使用作品、保证支付报酬等技术措施,从而保证网络著作权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17.
浅论超文本链接相关的版权侵权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文本链接在网络空间普遍使用且具有重要作用,链接对象具有版权性,链接就引发了版权侵权问题。应通过对链接方式的类型划分对超文本链接版权侵权问题与形式进行分析,从自律、技术、立法等角度来救济与保护。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信息沟通平台,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必然对传统著作权保护的内容提出挑战,新的著作权侵权方式随之而来。在微博享受著作权保护的前提下,分析微博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旨在提出规范微博著作权侵权的立法思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资源得以迅捷、广泛传播的同时,网络领域的著作权侵权纠纷也随之增多。这些纠纷的产生大多与网络服务提供者有关,由其承担相应责任亦是必然。分析网络服务提供者间接侵权责任法律规制的不足,如相关立法体系不完善、责任承担的主体不明确、过错的认定不清、责任承担方式模糊,提出健全相关立法体系、明确责任承担的主体、明确过错认定准则、梳理责任承担方式等建议,从而更好维护著作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末以来,Napster为代表的P2P软件的迅速兴盛,导致P2P技术迅猛发展并打破了传统的以服务器为中心的互联网格局,同时在版权领域也引发了一场又一场侵权与反侵权的较量.本文在详细解读P2P技术的基础上,从与P2P技术有关的行为主体及其各自应负的版权侵权责任等方面,对P2P技术带来的版权侵权问题作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