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立彬  陈镭 《图书与情报》2007,(6):50-54,58
网络作品是指在互联网络上出现的作品,它为普通情报与学术史料的搜集、整理、交流与利用,提供了一个高速而便捷的平台,并成为当前文献史料工作一个新的“聚居地”。其中,网张作品的电子表述改善了史料的技术呈现;网络作品的虚拟色彩增强了史料的“史感磁场”;网络作品的开放性质扩大了史料的搜索空间;网络作品的交互特性拓展了史料的交流渠道;网络作品的个体属性更新了史料的表现形式。在新环境下,网络史料有“静态网络史料”与“动态网络史料”之分,而“动态网络史料”又有“显性动态”与“隐性动态”之分。网络作品的史料价值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和实用功能,同时,它也从反方向推动了网络作品自身呈现形态的变化进展。  相似文献   

2.
搜索领导力     
“领导者不是制订计划,而是确定方向;领导者不是组织与配备人员,而是让员工协调一致;领导者不是解决问题与控制,而是激励员工。”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今天,“搜索”无疑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领导者!搜索让新新人类面对网络无所不能,搜索成为人们解决问题的首选途径,搜索成为人们创造无限网络财富的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3.
网络“人肉搜索”作为人们使用媒介的一种新方式.除了反映出其对信息获知、群体认同与归属、从众等传播心理外.还反映出了网络“人肉搜索”所独具的宣泄、旁观者效应、黑箱经历等传播心理。本文试图从宣泄、旁观者效应、黑箱经历三条路径解析网络“人肉搜索”的传播心理。  相似文献   

4.
新创     
《青年记者》2006,(3):2-3
39家报业集团“内容联盟”直指网络转载;解放日报集团打造新门户;东方网推出丫丫购物搜索;广集团首推“音乐博客”;国内首次“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在沪启动;浙江在线首开“两会博客”引发媒体关注。  相似文献   

5.
进入法律视野内的"人肉搜索"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发 《新闻窗》2010,(4):86-87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现象,一般是指将Google、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与人工引擎相结合,通过充分动员广大网民的力量,集中网民注意力.在网络上搜索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情的信息和资料,确定被搜索对象的真实身份,并将其暴露于互联网世界之中的一种超强的搜索手段。  相似文献   

6.
刘锐 《军事记者》2008,(11):53-54
自从2001年“人肉搜索”进入中国网民的视野,已历时7年。综观对“人肉搜索”的评价,欢呼者有之,认为人肉搜索是网络舆论监督的新方式,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维护社会道德秩序;谴责者有之,认为“人肉搜索”无异于网络暴力。那么“人肉搜索”与网络舆论监督、网络暴力的关系到底如何?认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把握“人肉搜索”的实质,引导“人肉搜索”的走向,规避“人肉搜索”固有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人肉搜索”的出现彰显了网络的巨大价值与它的“双刃剑”特征。“人肉搜索”出现和流行之前,人们主要依靠搜索引擎单向地搜索和获取网络上的已有信息。而“人肉搜索”主要依靠网民的人工参与,  相似文献   

8.
张娅琼 《新闻世界》2009,(7):135-136
“人肉搜索”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依靠人的力量在网络上形成的信息搜索机制,它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网络暴民”等社会现象。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对人肉搜索机制中的“网络暴民”现象进行探讨,并提出关于引导和解决“网络暴民”现象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
“人肉搜索”引擎是近年来在互联网兴起的一种资料搜索方式,广义的“人肉搜索”泛指将Google、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与人工搜索相结合,一切由信息“征集者”提出问题,信息“应征者”回答问题的信息搜索与提供方式.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最近,这种网络上的“人肉搜索”将互联网搅得风生水起。这种搜索方式,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群体性搜索,现实生活中的知情网友便将搜索对象的一切在网上罗列出来。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如以网络大事纪的话,应命名为“人肉搜索年”,一系列纷纷攘攘的人肉搜索事件,使2008年的网络论坛显得格外热闹。  相似文献   

12.
刘文静 《新闻世界》2008,(8):116-116
“人肉搜索”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网络来找到真实的人,然后通过网络将有关信息发布。有人借助这种手段找到了失散的亲友,也有人借此展开“网络大搜查”,将另一些人的个人资料在网上公布,用于攻击后者的某些观点或者行为。此类“人肉搜索”实为“攻击性搜索”。  相似文献   

13.
魏来 《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5,(10):F0003-F0003
博客搜索(Blogsearch)是基于Google检索技术的一种博客搜索方式。Google一直坚信博客可以帮助用户更有效的利用博客空间。获得博客搜索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Blogsearch.google.com(google模式的界面);(2)Search.blogger.com(Blogger模式的界面);(3)Blogger Dashboard。博客搜索期望给所谓的博客空间增加可见度。Google利用博客搜索定期的对博客内容进行检索,可以比普通的网络搜索引擎更快的发现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人肉搜索”引擎是近年来在互联网兴起的一种资料搜索方式,很多人把它误会成单纯的“寻人”机制,而实际上“人肉”的内涵远不止如此,它更多时候代表着依托的载体而不仅仅是要寻找的目标。它是一个依托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而不再依赖网络数据库的新型搜索工具,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间人、人碰人、人挤人、  相似文献   

15.
早年的互联网上有句名言:“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但如今,随着“人肉搜索”在超过2亿网民中飞速发展,这句名言也到了改变的时候了。“人肉搜索”是一种深层的、真实的、高效率的搜索方式,“网络天下之力,穷尽天下之事,探寻事实真相”是今后“人肉搜索”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了如何利用“百度”搜索网络信息资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王新平 《新闻传播》2009,(11):55-55,57
今天,有了网络这个平台的托举,使我们每个个体自动获得了“社会性”身份的认可与表达。但并不是每个发言的个体.都能自尊地对待并珍惜自己所获得的这种权利。虽然人性深处最终追求的还是心灵的幸福和谐、与他人关系的和谐.但现在许多非理性的“网络暴力”包括“人肉搜索”在内的个人行为实际是根本不愿意选择理性的一种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的《网络传播》上看到了多篇关于“人肉搜索”的文章,对网络上现在流行的“人肉搜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同时,也有作者从隐私权和道德的角度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吴丹琦 《视听纵横》2010,(5):99-101
“人肉搜索”是近几年在网络中出现并流行的新型搜索方式,主要指综合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及网民大规模参与等手段来搜索和共享特定信息的网络活动。“人肉搜索”的出现,一方面显示了网民在网络时代享有的言论自由权和信息传播权的扩大,但另一方面,在网络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20.
厉国刚 《记者摇篮》2005,(11):35-37
前段时间,在互联网的许多虚拟社区上,“芙蓉姐姐”的出现率和点击率都高得吓人。2005年8月1日,在百度上输入“芙蓉姐姐”一词进行搜索,结果共找到相关网页约313万篇,数量相当地可观。“芙蓉姐姐”现象的出现是传播生态在不断演变的一种体现.在此.新兴的网络媒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互联网.就没有“芙蓉姐姐”。正是借助了BBS、个人网页、博客等网络传播形态.“芙蓉姐姐”才被我们所注意和认识。“芙蓉姐姐”现象作为不断推陈出新的网络传播的产物,有必要从传播学视角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