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0年7月14日,魏绍昌同志因心力衰竭在上海逝世了。《文教资料》失去了一位没有“顾问”名义的真正的顾问;我们失去了一位相交近30年的挚友。噩耗传来,能不悲夫! 二十八年前,正是通过创办《文教资料》,我们和魏绍昌认识的。大约在1973年春,刊物问世后数月,我们收到了老魏从上海寄来的第一封信。信中除简单的自我介绍外,对这份刚刚呱呱坠地的不惹眼的刊物作了热情的肯定,并提出一些一看就知道是内行的建议。在此后的若干年中,他不断寄来自己多年搜求、整理的宝贵学术资料及研究心得供刊物发表,还推荐一些专家、…  相似文献   

2.
衷心的祝愿     
《文教资料》自问世以来,已届25周年。25个年头,其间包含了编辑同志多少辛勤劳动,实在令人感佩。 鲁迅在《忆韦素园君》中说:“……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文教资料》正是像这样的“石材”和“泥土”。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与她同样的刊物,她所起的作用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3.
《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是在魏绍昌《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的基础上增加材料编纂成书的。关于“鸳鸯蝴蝶派”,解放后只出版了这样两种资料汇编,而魏绍昌编的一种,久已绝版;目前只有前一种还容易见到,所以它也就更为研究晚清民国间小说的人们重视。此书共四编,第三编《鸳鸯蝴蝶派小说目录》(以下简称《鸳目》)是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收书数量可观,是现在唯一的(如果不算魏绍昌那一种)  相似文献   

4.
这是茅盾第二个散文集,收茅盾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间散文、杂文四十四篇.关于它的初版时间,魏绍昌等编写的《茅盾著译图》(最初发表于上海文艺出版社版《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6辑,后收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5月版《茅盾研究资料》)这样记载:“《话匣子》,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4年2月初版”.但这就有了问题.因为收入该书的文章,如《上海大年夜》,作者曾自己标明作于一九三四年二月二十八日,其时《话匣子》已经出版(按一九三四年二月初版说),为什么这篇后写的文章也被收入了呢?至于在一九三四年二月以后发表的收入《话匣子》的文章则更多,如:《从五四说起》、《我们有什么遗产》、《思想于经验》、《新,老?》,刊于一  相似文献   

5.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每当我们读到这首《石灰吟》的时候,于谦刚正不阿〔ē〕的形象不仅会跃然纸上,而且他所描绘的这种崇高人格也会把读者激励得热血沸腾!从这种意义上讲,读书不仅是我们获得力量的重要源泉,也使我们能够享受到无穷的读书乐趣。于谦对这一点也有很深的体会,他在《观书》中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在他看来,读书就像是与老朋友相聚一样,其乐无穷。人生的乐趣,在一定意义上是通过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来实现的,人的一生基本上也是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  相似文献   

6.
【思路指点】 按照题目《他(她)教我怎样做人》的要求,此文应写成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内起码应写出“他(她)”和“我”两个人。两人的关系“他(她)教我”,教的内容是“做人”。因此,我和他(她)之间,应以他(她)为主,“我”为次。 写“他(她)教我”,首先应选准“他”或“她”。一般是选自己的亲属或熟人,如爷爷、奶奶、爸妈、老师等,当然也可选虽然陌生但确实对“我”教育极深的人。“教”的内容很多,可以“教”我怎样热爱劳动、重视学习;也可以“教”我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准备为四化建设做贡献;还可以写自  相似文献   

7.
《小桔灯》,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指文中的小姑娘):“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相似文献   

8.
调公先生为胡山源老人写的第一篇文章《记山源先生》,刊在《文教资料》1984年第6期(该刊首次编发“胡山源专栏”)。胡老于1988年元旦以92岁高龄驾鹤西去,调公先生的《胡山源先生周年祭》登在1989年1月对日的《扬子晚报》“繁星”,是年第4期《文教资料》又在“胡山源专栏”上重登。两篇文章,读者对象不同,字里行间洋溢着师情和友情。调公先生是山源老人的晚辈,笔者是调公先生的晚辈,诵读两文,我感到:有些人经常相处,往后也就无所谓了,而另一些人一旦与之接触便终生难忘,兴趣爱好、人格力量的吸引,影响到自己…  相似文献   

9.
一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这是《有所思》中的两句诗。 游国恩等同志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解释这两句诗是“女主人公曾追叙和爱人初会时的情况”。余冠英同志也持这种认识,他说,这是女性主人公“回想起当初两人偷偷地相会时掠鸡动犬提心吊胆的光景,又觉得很难断绝”(《汉魏六朝诗选》)。莫不认为这是“描写女子决心与她的情人断绝来往,但是心里却放不下,反复考虑了一夜,仍不能作出决定。因此她想道:‘让我赶快决定吧,看,天都快亮了,天一亮就会被兄嫂知道了。(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我是我们家里唯一的小孩。不过我还有个妹妹,叫蒲露伊儿(我起的名字,好听吧)。她是我的娃娃。我眼睛大,她也眼睛大。我短头发,她也短头发没办法,她在一切事情上都学我。蒲露伊儿很乖,就是太小了什么事儿都不懂,我一天到晚照顾她,有时真够累人的。(所以我决定了,我长大了,也只生一个小孩,除非一下子生了双胞胎。)我们家还有一只蝈蝈,住在小竹笼子里。说实话,我们有点不太喜欢他因为他整天叫啊叫,叫得人头疼。妈妈说,仔细听,他的叫声真会让人发疯,那是一种金属一样的声音。蝈蝈是个地地道道的“人来疯”,越是屋里有人,他越叫。我们只好这样:爸…  相似文献   

11.
我从不像大多数女孩一样,有着对台湾小天王周杰伦的痴恋,也不是什么“玉米”、“笔迷”,更不会像大多数人一样为自己的偶像发狂。我只是偶尔听一听她(他)们的作品。娱乐圈就是这样的,是实力与人气的比拼。漫步云端的明星也许会一不小心跌入万丈深渊,从此隐姓埋名。但他,却一直是被众人关注的焦点人物。去年4月份,他还来我们阿克苏,实现了他的慈善愿望。他是谁?他就是电影《神话》中的男主角成龙。成龙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偶像”。虽然他没有阳光帅气的面庞,没有青春激情的热力四射,但他那“痛过依然快乐”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众所周知,成龙…  相似文献   

12.
在《<呐喊>自序》(高中语文第二册)一文里,鲁迅先生叙写了自己在“五四”前夕的悲哀与寂寞时,提到了这样一件事:“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位老朋友金心异”,经过与他的一番辩论后,“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可见,这“金心异”还是鲁迅先生战胜寂寞、开始呐喊的一位契机性的人物。课本在“金心异”下注道:“指钱玄同。封建复古主义代表人物林琴南曾  相似文献   

13.
以前,学生练习作文,总是照抄“范文”.不抄,就写不出来.比如:我出了《学校新貌》,学生就抄《大治之年气象新》(七七年高考学生作文),成段成篇地抄,甚至有的学生连乡土人名也都照搬.我出了《我的母亲》,大多数学生都把他(她)们的母亲写成了一个模样,都是“齐耳短发,苹果脸,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天真、活泼、爱唱歌”……我明知道一些学生的母亲年迈了,可是他(她)们硬是这样写,还是抄的“范文”上的.  相似文献   

14.
孟浩然(689—740)是盛唐时代著名的“布衣”诗人。他的一生主要是在襄阳隐居和漫游中度过的,因此山水田园就成为他创作的主要题材。《过故人庄》就是孟浩然的一首很著名的描写田园生活的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写作者探望故人庄的缘由。“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故人”,老朋友,这里首先扣题,引出作者要去探望的“庄主”,同时也交待了两人非同一般的关  相似文献   

15.
三条虫     
我家有三条虫:第一条是“忙虫”———妈妈,第二条是“网虫”———爸爸,第三条嘛,嘿嘿,就是我———“书虫”。妈妈一天到晚就知道干活,早晨一醒来就扫地,然后就甩着拖把开始拖地。我们家的地板砖总是一尘不染,她也总是忙个不停。所以,我和爸爸就叫她“忙虫”啦。“网虫”这名儿是这样得来的:爸爸一有时间就坐在电脑前上网,不是找他所需的资料,就是和棋界高手下棋,所以他的同事有时也叫他“电脑”。“书虫”,这可值得一提。有一天,我和妈妈还为书闹意见呢。记得那天到了吃午饭的时间,妈妈不停地喊“吃饭吃饭”,而我看《欧洲童话精选》中的…  相似文献   

16.
习作要求选择一位你敬佩的人物,通过具体事例,夸夸他们执著追求的精神。如果你觉得他的其他品质令你敬佩,也可以写一写。详见人教版实验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积累·运用(七)。习作指导!文题分析这是写一个人的全面命题作文。题眼是“敬佩”,范围是一个人。“敬佩”是尊敬、佩服的意思。什么人值得敬佩呢?因此,就要思考要写的这个人一定要做过令人感动的事,给人留下过深刻印象;或者是这个人的品质高尚,使人从心里佩服他(她)。!思路导引1.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的人很多,但要选择自己熟悉、了解的人来写,这样才有话可说。不过也可以写与你有…  相似文献   

17.
许苏民同志发表了题为《论社会心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中介》一文(以下简称《中介》,见《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三年第六期)。他主要是引述普列汉诺夫这样一个提法:“一切思想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即某一时代的心理”(《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三卷第一九六页)。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认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直接来源于社会心理。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现在,我们仅就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什么是社会意识形态? 《中介》一文开头就说:“普列汉诺夫明确地把社会意识区分为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两种基本形式”。在这里,作者不单将“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相划分,而且还把“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形态”当作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翻开普列汉诺夫的著作,他是这样说的:“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的人的心理”,以及“反映这种心理特性的各种思想体系”。(同上书,一九五页)他在书中所说的“社会中的人的心理”和“各种思想体系”,实际都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其中的“各种思想体系”是讲理论的东西。只不过普列汉诺夫没有用“社会意识形态”这个词和概念,但他的意思是与此相通的。  相似文献   

18.
打开语文新天地网,你一定如我一样流连忘返,仰慕这些名师的风采。张化万、王燕骅、王崧舟、杨一青、杨明明……这些熟悉的受人尊敬的名字,如洪钟大吕扣击着我们这些小学语文教师的心扉。翻看名师之路,他们是在为自己的生命配乐,捧读着王崧舟老师的《“磨”你千遍也不厌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设计的《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纪实告诉我们,他创作的教案是有生命有灵性的。正如他所说:“从《只有一个地球》诞生的那一刻起,她就像一条小溪,从我生命的心泉中汩汩地溢出。她无法知道去路是坎坷还是平坦,明天是风雨还是响晴?是痛苦的降临,还是其乐…  相似文献   

19.
学会关心     
这期《家教话题》我请来了著名女作家陆星儿女士,她也是我刊的老作者老朋友了。“学会关心”这个朴素的问题提得很好,有现实性又有针对性。她代表了所有的家长,从内心深处发出真诚的呼唤:“让我们儿女们学会关心吧!”家长朋友们,你们有兴趣来信侃侃这个话题吗?  相似文献   

20.
(一)有位老朋友出车祸,整个车头都撞坏了,幸亏人没伤。他回家一进门就向老母报告这个意外。“真走运”,八十多岁的老母说,“幸亏你开的是那辆旧车,要是开你新买的奔驰出去,损失就大了。”“错了啊,”我这老朋友大叫,“我今天偏偏就开了那辆新车出去。”“真走运,”他老母又一笑,“要是你开旧车出去,只怕早没命了。”“咦?你怎么左也对、右也对呢?”我这老朋友没好气地问。“当然左也对、右也对。只要我儿子保住一条命,就什么都对。”(二)跟朋友一家人吃晚饭。“家有二老如有二宝。”朋友指着同住的岳父母说。“他说得好听,哪里是二宝?”老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