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德和席勒同是18世纪德国狂飙运动的主将和启蒙主义文学的代表,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有关文章和书信中谈论过这两位伟大的作家,其主要内容:一是用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精辟地论述了歌德世界观和创作的两重性;二是明确肯定席勒的早期创作<强盗>和<阴谋与爱情>的意义和价值,指出前者"歌颂一个向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青年",后者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同时对"席勒式"的唯心主义的观念化的创作倾向进行了批评,提出了要"莎士比亚化"不要"席勒式"两种不同的美学范式.  相似文献   

2.
歌德诗中曾这样写道:"我曾领略一种高尚情怀,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如今,当我参加完<江西教育>全省第三届通讯员、作者培训班后,发现自己也"久久不能忘怀",深感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3.
<正>提起瑞士,便不能不谈到这个国家的水。向有"欧洲水塔"之称的瑞士,淡水资源极其丰富,且利用率高。由于瑞士人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所以山清水秀的瑞士还被世人赋予了"世界公园"的美誉。河之水:重温儿时的美好时光我在瑞士的家正好位于以田园风光闻名的埃蒙尔塔"Emmental",它的名字便来源于一条美丽的小河"die Emme",其汉语译名迄今尚无,姑且称之为埃蒙河吧。第一次看到埃蒙河时,我便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她。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陈涉世家>"苟富贵,无相忘",<教师教学用书>译为"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了咱穷哥儿们".<教师教学用书>的译文是错误的.根据该文上下文,结合"无"、"相"的意义,"苟富贵,无相忘"应译为"(假如)有朝一日我富贵了,我不忘记你们".  相似文献   

5.
每次听于老师讲课总会有很多感触和收获,这次也不例外,于老师讲授的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番茄太阳">,文章以"我"的见闻为主线,叙述了"我"在与盲童明明的相处中,深深体会到她是一个美丽可爱、天真善良的孩子,她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她那善良美好的童心深深感染了"我",她是温暖我内心的"番茄太阳".文章语言朴实生动,叙述条理感人.于老师的讲授,不仅仅是让我感受到了"番茄太阳"别样的美丽,更是让我懂得了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探索.  相似文献   

6.
歌德所提出的"世界文学"这一概念历来有多种解释.它要么与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联系在一起;要么与以一种自恃的主流文学来一统天下的中心主义联系在一起;要么与人类文学演变的历史上所必然出现的结果联系在一起.本文结合<歌德谈话录>的具体语境,指出歌德的"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所具有的三种所指内涵,进而说明歌德的"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所张扬的既是一种理想,更是歌德本人践行的一种"生活样态".  相似文献   

7.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元好问<颍亭留别>),这是"无我之境".我们在这里看不到"我",只看到了事物的一种情态.那么"我"在哪儿呢?在寒波的"淡淡"、白鸟的"悠悠"中.还有一种"无我之境"则借物隐喻,托物言志.北宋中期以后的咏物词较为突出,比如陆游<卜算子·咏梅>(选人<唐诗宋诃选读>第十一专题),表面写梅花的孤芳自赏,实际表达自己历尽坎坷依然痴心不改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难相逢."我人在山西,却有缘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西教育>相识相知.我和<江西教育>结缘始于2007年,那年,我的一篇书评<在触摸中享受着美丽的风景>发表在<江西教育>A版第2期上.收到样刊后,我认真阅读上面的每一篇文章,从此以后,我便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9.
陈晓娟 《文教资料》2008,(23):45-47
<浮士德>是歌德的精神自传,歌德一生经历丰富,他把自己很多想法和理想赋予浮士德.解读<浮士德>,要了解歌德的所处的时代和其经历.  相似文献   

10.
<正>《歌德谈话录》辑录:[德]爱克曼译者:朱光潜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歌德的人格魅力。可以先从歌德与席勒的交往谈起。歌德比席勒年长10岁,而且两人的性格并不相同,席勒重理念、性情偏激、容易冲动,歌德则重感性、性情宽和、行为沉稳。但由于在文学上的志向一致,两人走到了一起。两人在订交的10年里一共通信2000多封。歌德说:"他给我的一些信是我所保存的最  相似文献   

11.
李定广先生回护旧说,认为拙文<正诠>释"博徒"、"四异"为"褒美之词","观点虽新却失真","属断章取义的曲解",并认为刘勰在<楚辞>的评价上"存在深刻的矛盾".笔者立足于<辩骚篇>文本的精细解读,反省自己,参酌时贤,据理商榷,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论定"博徒"、"四异"仍是"褒词".刘勰将"博徒"与"英杰"对喻<楚辞>,正好体现了<楚辞>"四同"、"四异"思想与艺术的审美特征.此乃刘勰理想的创作原则与境界.故刘勰力荐<楚辞>为后世诗赋创作之典范.<辨骚篇>"博徒"、"四异"终究是"褒词".  相似文献   

12.
每个月当我收到<语文世界>这本杂志时,我都会爱不释手,放学一回家,就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有时竟会废寝忘食.两年来,我从<语文世界>中掌握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语文世界>伴随我快乐成长. 我漫步<语文世界>,在"七彩读书阁"里,了解了许多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翻开"人物故事簿",感知他们的传奇经历;我还乘坐"小说列车"到"海外看台"去周游世界;我还能翱翔在"科幻空间站",去探索"美丽星空"的奥秘……  相似文献   

13.
1905年3月到6月,瑞士伯尔尼,一位刚刚大学毕业才5年的专利局小职员,利用业余时间连写了4篇论文,分别在物理学的3个不同领域--辐射理论、分子运动论、力学和电动力学基本理论,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其中最著名的一篇题目叫<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它标志着狭义相对论的诞生.  相似文献   

14.
韩少功先生的新作<暗示>与过去和当下小说有近乎"质"的区别.在文体界定困难的情况下,我暂时称之为"边缘行走的文本".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我在教学中发现人教版教材第十册第38页中一道病句修改题里的标点令人疑惑.此题是: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和<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其中"<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之间没打"、".随后,我翻阅了人教版的中学教材也是这样,可是一般报刊杂志遇到此情况时却大都打了"、".这么明显的问题应该不会是人教社一时的疏漏吧.解铃还需系铃人,于是,我把自己的困惑及个人见解寄给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语室的蒯福棣老师,没想很快收到了回信,她在信中说:  相似文献   

16.
一、教师激情导入,板书并读课题 大兴安岭以其丰富的森林资源著称于世,被誉为"林海".老舍先生的<林海>则以其细致的观察、丰富的联想和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大兴安岭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老舍的<林海>.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17.
卡西莫多     
在英语角,我认识了一个大学生,英文名字叫"卡西莫多". 我十分奇怪,因为在<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是一个丑陋的敲钟人.人们总是乐意与美为伍,怎么会说自己丑呢?  相似文献   

18.
<史传文学:文与史交融的时代画卷>一文是1999年出版的我的同名专著的前言.这本著作的内容其实可以称为"先秦两汉史传文学史".我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读研究生时,就专心于<春秋左传>的研读,毕业论文是<左传人物形象论>,并完成了80万字的<春秋左传直解>一书.从<左传>人手,又研读了<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史籍.这样,对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1995年,正好广西师大出版社要编写一套以文体分类的文学史,约我写史传文学部分,于是就有了这本书的问世,也就有了这篇前言.  相似文献   

19.
<边城>是沈从文美丽而伤感的恋乡梦,是沈从文充满诗意的精神归宿-"香格里拉".湘西的山水孕育了他的家园情结,人性眷恋中蕴藏着浓浓的家园情怀,使他成为诗意"香格里拉"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高尔基的<童年>是"红色经典",那<糖醋西游>则无疑属"娱乐快餐".现在,两种书各具"市场"、皆有"粉丝",我的观点是:<童年>固然要读,但"糖醋"同样也要"吃"!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