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开发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课程具有隐蔽性、广博性、暗示性、非预期性的特点,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据此进一步探析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各项策略。  相似文献   

2.
当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掘和应用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传播路径、具体形式、教育方法和价值引导等维度的分析,能够发现高校校园文化已然具备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优势。因此,校园文化是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表达和重要载体。高校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感染暗示、实践育人、情感与人等功能,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3.
龚翠英 《高教论坛》2012,(1):14-17,31
本文分析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特点及优势,开发运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是要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去充分挖掘高校隐藏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发挥的各种因素,拓展新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构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系统。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方式上可以分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两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逐渐凸显,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高校应把握这一趋势,在重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具有渗透性、隐蔽性和非强制性的特点。当前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提升教师个人素质以及构建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探索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的,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以隐蔽形式传递给学生的有关价值、态度、情感、信仰等方面的非学术性教育经验,它主要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良好品德经验。本文从隐性课程的概念出发,对隐性课程的特征、存在领域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隐性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包括显性教育资源与隐性教育资源,隐性教育资源具有内容丰富多样、影响潜移默化、覆盖范围跨越时空的特点,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环境、专业学科教学、教师人格魅力、实践活动等,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对于提高大学生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久以来高校往往以显性教育为主,但显性教育已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现实社会,因此对隐性教育的方法及其运用探析就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略阐述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同时从疏导教育、感染教育以及心理疏导三个方面入手对隐性教育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就开发教育载体以及建设教育保障机制两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途径,旨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浅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切实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现阶段教育界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而隐性教育以其隐蔽性、间接性、丰富性等特点已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探析,试图为高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作为规范性教育的学校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尽人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教育内容的隐含性、教育方式的丰富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途径的多样性和教育效果的长久性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本文旨在探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的同时,深刻阐述了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适应德育大环境、大学生心理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优势,可弥补通常的显性教育的不足。高校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及努力创新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2.
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那些不直接暴露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体系,通过丰富多样的、尤其是隐蔽的教育载体,对教育对象施加多种影响,引导他们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健康发展。高校出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发展的需要、落实高校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需要,应在高校中通过寓教于管理、寓教于示范、寓教于文化、寓教于师生关系、寓教于网络平台等路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应用隐性教育。  相似文献   

13.
当下大学生主体意识强,社会化程度高,自信张扬、叛逆性强,我们一贯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已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日益减弱.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重视和加强自我内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并尝试探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相关路径,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高校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存在的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它淡化教育形式,强调自然的教育与学习;它的教育内容非常丰富,渗透到个人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首创精神。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实效性;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助于培养教育对象的自主性,增强自我教育意识。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赖一定的我体来完成,而人们对这种载体却认识不全面、研究不透彻,势必影响其有效推进.研究发现,正确认识载体的基本概念、厘清载体的形态类别,有助于加强载体的构建;着力打造校园文化、人际关系、网络、传媒、“活动”等五类载体,是载体建设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本质的外在表现,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作用的发挥。规范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的一种重要功能,它主要通过课程建设、教育行为和学习行为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显性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隐性德育课程往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挥着显性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探究隐性德育课程的价值功能,注重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融合与渗透,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复杂网格构成的系统,教育方法和手段种类繁多。其中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旨在于突破教育环境的内部视野,放眼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从而实现教育目标。本文将从隐性教育的发展历史、含义及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结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和具体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目标和过程的隐蔽性、教育手段的非强制性、教育接受的无意识性、教育过程的长期性等特征,这就使它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适应受教育者的心理,消除受教育者的接受障碍;形式丰富多彩,给受教育者提供接受动力;内容客观可信,加快受教育者的接受进程;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强化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政治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20.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目标和过程的隐蔽性、教育手段的非强制性、教育接受的无意识性、教育过程的长期性等特征,这就使它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适应受教育者的心理,消除受教育者的接受障碍;形式丰富多彩,给受教育者提供接受动力;内容客观可信,加快受教育者的接受进程;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强化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政治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