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隽 《现代语文》2007,(4):83-84
《讲故事的人》以评述19世纪俄国作家尼古拉·列斯科夫的故事为副标题,主旨是论述“讲故事艺术的终结”,从而对其“灵韵”丧失的命题做出某种补充。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时代转变、文学传播手段的转变对文学产生的影响,并窥见本雅明艺术思想的阐释脉络。  相似文献   

2.
杨志文 《文教资料》2011,(13):20-21
《讲故事的人》实际上讲述的是一段历史,这段历史的结果是讲故事的艺术的衰落。本雅明以尼古拉.列斯科夫的创作为重要事件,论述了"讲故事艺术的终结"这样一个主旨,从而表达出对自己提出的"光韵在当代的丧失"这一命题进行必要的补充。本文通过对《讲故事的人》解析来探究本雅明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在学习李商隐的诗歌时,我即兴讲了李商隐的爱情故事作为穿插;没想到,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种情况多次出现后,我兴奋了,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突破口。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在“讲故事”这个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探究。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如何整合教材与故事,如何丰富自己的故事“仓库”,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为了我思索的课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和学生都在“讲”和“听”故事的过程中获益匪浅,可以说“教学相长”。“讲故事”的效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4.
在阿伦特和本雅明的思想体系中,"讲故事"都是很少被关注的重要命题。阿伦特将讲故事当作反抗权力、保障自由的方式,故事具有记录行动的政治价值,它以其偶然性和多元性避免意识形态的操纵,从而实现个体在公共领域中的彰显。而本雅明则将故事视为具有前现代灵韵的艺术形式,尽管它在现代社会逐渐式微,但是其对经验的重视,成为延迟毁灭、修复历史的手段。尽管两人思路截然不同,但在救赎弱者的意义上,两人的故事观实现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5.
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时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讲故事不仅是文学家问鼎“诺奖”的利器,而且也是广大中学生作文的入门功夫。讲故事的要旨有二:其一,你要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才会有人“听”;其二,你要把故事讲得合情合理,才会有人“信”。《唐家寺的雨伞》的作者可谓深谙其中之理。  相似文献   

6.
论李清照创作的女性文学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以具有“女性文学”品格的创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增添了些许亮丽。李清照创作的“女性文学”品格主要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一、从个人出发的对女性经验世界的构筑;二、以女性视角为基点的对外部世界的介入。总体来说,李清照在她生活的时代是独特的也是唯一的;李清照对后来女作家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在《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提出了自己的电影理论,认为电影是一种现代技术催生的已丧失“灵晕”的新兴艺术样式。技术复制性是它的本质特征,并且与戏剧、绘画等传统艺术相比,具有动态性、消遣性等特点,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震惊”的审美感受。电影具有扩大人们的视觉世界,促进艺术的民主化、大众化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象形”“会意”思维规律奠定了传统艺术思维民族性特征基础。“赋”“比”“兴”恰是其运用于艺术表现中的结果;刘勰“神思”说,正是基于造字思维在艺术创造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而作的抽象和概括;“象形”“会意”思维还相应造就了中国传统独特的艺术追求:“意境”和“传神”。  相似文献   

9.
庄子之“道”重在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然而,“道”又难以言说。故庄子以“技”论“道”,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使人更易悟“道”。庄子本无心于艺术,可是这些故事却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与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追求“虚静”的审美心胸。二是在写作方法和创作技巧上强调天人、合道艺,以实现“人艺”与“天工”的自然融会。  相似文献   

10.
一、指读故事我的儿子常问从小喜欢看书,在他一岁多时,我便给他订了份《婴儿画报》,画报上鲜艳的图画、简单有趣的故事,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每次给他讲故事时,我都有意识地指着书上醒目的汉字,儿子听得很认真。后来儿子熟悉了这些故事,便经常讲给我们听,我同样要求他指着字讲,儿子很乐意。慢慢地,指读故事成了习惯。两岁左右时,他已能指读(其实是背诵)大量儿歌、故事,别人看了都惊讶地说:“认识这么多字啦。”我不禁暗笑,其实他并不识字,指读的速度也常常与口述不相吻合。然而不久,我发现儿子的确认识了许多汉字。果真是…  相似文献   

11.
王丽 《学前教育》2005,(7):58-59
儿童听、讲故事中的“重复偏好”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儿童在听或讲故事时,对文本的重复选择倾向。我们经常会发现,当儿童有权利自由选择将要听或讲的故事时,他们往往会选择以前听过或讲过的故事。正如刘晓东所描述的那样,“幼小儿童往往多次重复地听讲或讲述同一个童话,但这个童话对于他来说,每次都是新鲜的,每次都使他激动不已。”对故事情节的熟悉并没有减弱文本本身对孩子的吸引力,甚至于由于这种熟悉,使有些儿童在听故事的时候有了特殊的要求,即别人必须有同样的话语向他叙述同一个故事。倘若变换词句,他就会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12.
“五四”戏剧理论经历了从“对抗化”到“国剧化”的发展过程。所谓“对抗化”,不仅指新旧两派的对抗行为,而且指新派戏剧理论者站在西洋戏剧的立场对中国传统戏剧否定性的自我审视,及旧派戏剧理论者站在中国传统戏剧的立场对西洋戏剧的排斥性的他者批判;而“国剧化”则是站在世界立场更是站在民族立场,在积极梳理戏剧的审美本质特征、戏剧艺术的系统性、综合性和旧戏价值的基础上,对“话剧”与“戏曲”进行一次历史性的整合努力。  相似文献   

13.
"灵韵"是德国文学批评家本雅明文艺理论的核心概念。它具有"独一无二性"、"距离"感、经验的"真确性"、对象的"权威性",以及神秘的"永久性"等特性。从文学人类学的视野阐释这一概念,它具有神话信仰渊源与文学的仪式功能、自然人化的审美经验与生态审美的文学体验、讲故事的口传文学传统与对话性叙事等人类学维度。本雅明灵韵理论凸显了文艺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关联性,能为传统文艺作品的"袪魅"走向数码时代文艺作品的"复魅"提供新的解释,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艺术世俗化的意义--论本雅明的大众文化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以“批判理论”阐释大众化,而本雅明则致力于探究现代科技怎样改变了艺术作品及其与大众的关系;“问题意识”的不同形成了二在大众化认识上的差异。本雅明认为技术复制固然使艺术品失去了“灵韵”,却同时消解了传统化的礼仪性,改变了人们的感知方式和缩小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讲,大众化推进了艺术的世俗化过程,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彼岸性而实现了艺术与此岸现实人生的融合。本雅明对艺术世俗化意义的阐述,为大众化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和视域。  相似文献   

15.
作者着眼于西方色彩绘画技法问题的专题研究,以色彩艺术发展中兴起的技术革新及创造为中心,从五方面进行论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期间,画家菩提切利采用了“线描填色法”;以迭芬奇为代表构建起“古典画法”的传统;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发明了“透明画法”;18、19世纪英国画家透纳为首开导的“水彩画法”;19、20世纪法国画家莫奈等创立了“色彩印象法”。  相似文献   

16.
倪元璐在书法艺术上追求神明变化的境界,他在继承文人画传统的基础上主张神形兼备;在创新方面倪元璐提出了中国美学史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论——“传神”、“我法”、“四傅”。  相似文献   

17.
综观已有《故事新编》的研究成果以及这部小说集本身,《故事新编》具有若干欧洲“梅尼普体”学的主要特征。二能够在不同历史时空达成内在相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二所处的历史化语境均具有狂欢化特征;二是鲁迅可能从他所喜爱的梅尼普体小说中得到艺术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电影,它从诗中学到了语言和韵律;从小说中得到了.故事和描写;从戏剧中吸取了角色和表演;从摄影中搬来了光线和色彩;从音乐中窃取了音响流动……”其实这正是融合诸种艺术于一体的艺术—电影艺术的综合表现。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电影这门综合艺术,那么,这种“美感活动”,肯定能促使学生“把美吸收到其人格中去,成为完善人格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曹恩尧 《河北教育》2005,(19):16-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重引导,。少讲解;重指点,少分析,让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得到提升,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所谓“体验”,是指阅读中对文本的情、景、理的联想,或所形成的独特悟性。具体而言,其一,它是一种激活了的注入生活意识的知识经验。体验是主体心灵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的一个张力场。  相似文献   

20.
苏东坡是唐宋时期尊重诗骚传统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诗经》全部作品都“近于人情”的新见,由此初步发现了《诗经》审美价值之主体所在;他对“兴”的手法作了深层揭示.可谓前无古人而后启来者;他还超越比兴说的范围,总结了《诗经》的某些剖作经验;他在总体上强调学习和继承诗经的艺术传统。同时,东坡论诗学传统也有其负面,本文亦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