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杜威的知识观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探究、反省、行动是其知识观的三大要素,其知识观以及相应的教育理论,在“学什么”和“怎么学”两个基本方面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探究学习理论的构建首先应当确立其相应的知识观基础。旁观知识观与接受学习是一对合适的搭档,而参与知识观则是探究学习的立论基点。参与知识观源于对“确定性知识”的质疑,其基本要素——知识的不确定性、个体性、过程性以及建构性等为探究学习勾画了一幅合理的知识图景。  相似文献   

3.
知识观即人们对知识的看法、观念,它包括知识本质观、知识价值观、知识获得观。知识观与学习观密切相关,为学习观念之基础。知识观构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背景,对学生学习活动有重要影响。国内外中学生知识观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设置“知识论”选修课。知识观的培养策略有:传授系统而完备的知识、介绍知识研究的前沿进展、科学地进行知识教学及其评价、改善知识学习的过程等。  相似文献   

4.
系统反思现代课程知识观演变的历史轨迹,把握其内在关联是为新基础教育课程知识观确立历史视野的重要途径。为此,以适应“新课程”为基本取向来构建一种相对稳健、适应性较强的新课程知识观,其内容大致如下:1.从课程知识的本质上看,课程知识应是以课程文本为平台的社会文化与学习者经验的复合。2.课程知识的价值定位:在自我解放发展与社会解放发展平稳推进指针下,建立动态的、“四价值”综合平衡的价值观格局。3.课程知识的学习:一种课程文化、课程文本、学习者主体的三体互动状态——“对话”中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本质、类型、属性、价值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看法,是人们对“什么知识最有用”和应“掌握什么样知识”的根本立场和观点。信息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知识观已经由传统的知识观向现代的知识观转变,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对知识本身的研究与讨论,同时对学校教育领域中课程模式的选择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美国教育社会学束家普尔认为课程知识具有意识形态性.它是社会各知识权力共同体相互斗争、妥协的产物,而课程改革更是围绕“官方知识”的政治活动.与阿普尔的逻辑相一致,则“关于如何选择课程知识”的课程知识观也充满着意识形态性。它往往是作为某个知识权力共同体整个世界观的一部分而存在,并且在当代世界性课程改革进程中,由于课程知识观与某个知识权力共同体存在着特殊联系,因此在课程知识规领域,各知识观间更多的是“斗争”与“并存”关系。而非一个取代另一个的“转型”关系.  相似文献   

7.
徐建英 《学语文》2004,(4):51-51
知识观即人们对知识本质、类型、属性、价值、习得等问题基本的认识和看法。我国教育理论中传统的知识观将知识定义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这种知识观强调知识是固有的,是来源于外部世界的,其“真理性”、“永恒性”令人们除了敬畏,只剩服从。在这种知识观下形成的教学观普遍认为老师只需将这些固定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就可以了,而学生也只需记熟、背诵这些知识便成为有知识、有作为的人了。于是老师满堂灌,学生闷头记。前者成了“真理”的传声筒,后者则成了“真理”的吸纳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苏培成先生的语文课程知识观提出不同意见,坚持强调“变系统知识为有用知识”、“变知识的掌握为知识的运用”、“变单维取向为三维取向”是语文新课程正确的知识观。  相似文献   

9.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其前言部分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同时取消了“基础知识”的专门条目。一时间各种争论风起云涌。有认为不应淡化语系统知识教学的,如果淡化将是语教育的灾难;有对知识建构提出新设想的;有认为面对语教育首先要反思与重构的是语知识观而不是语知识体系;等等,不一而足。我们认为,不管是知识体系的重新建构还是知识观的重新建构都要研究历史,研究语知识建构的百年历程。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可以得到新的启示。百年语知识建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无到有阶段,逐步淡化阶段,反思争论阶段。  相似文献   

10.
知识观的转型与教师知识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知识观的变化这个角度,指出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下其知识动态建构的重要性,并深入教师工作的“现场”,从教师特定的专业知识场景来探讨教师知识结构的建构.所思考的具体问题是:知识观的转型对教师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知识观及其变化是如何体现在教育情景中,从而触及与引发教师知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网格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网上信息资源的版权问题;知识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知识的道德是知识主体对知识所秉持和恪守的一种道德态度。它包含尊重知识、追求知识、创生知识、传播知识四个层面的内在规定。对待知识的道德态度,要求教师在知识传承和递交的历史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了解知识更新的道德内涵,“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知识更新和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13.
凡是知识都是普遍的观点是一种误解。读过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我们可知,具有普遍性的知识其实并不多,大量的知识反倒是非普遍性的知识。不区分两种知识往往导致以对待普遍知识的方法对待一切知识,其结果反而不能获得恰当的知识;区分了两种知识而以普遍知识贬低、排斥非普遍知识也是不对的,因为那会限制人类获取各种知识的途径,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和学习构成企业竞争的核心能力。本文论述了企业知识的独特内涵和特有的体系结构 ,分析了现代企业的新型学习模式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企业知识学习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与教育学应属于两个位面的概念,前者强调操作,后者着意研究,由此而产生了教育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区别。教育知识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可供参照的行动方案,具有经验性和操作性的特点,是实践知识;教育学知识以价值观的引领为主要目的,具有论理性、抽象性的特点,属于实践哲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创新与知识组织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知识创新概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认同创新公认概念的同时,对知识创新适当给以泛化,并提出了为知识创新的成功实现,必须对知识组织管理的旧观念进行了变革,使知识组织管理成为创新主体决策层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两类知识获得的心理过程及其在头脑中的表征、保持与激活等特点都有显著的差异。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促进陈述性知识习得的策略;促进陈述性知识保持的策略;促进陈述性知识有效提取的策略。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主要有:掌握程序性知识的陈述形式;明晰程序性知识应用的条件;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从程序性知识到陈述性知识的转化等。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知识管理成为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知识管理是以知识的转化和创造为基础的。本文以笔者上学期一门网络课程的学习为实例,具体分析了网络教学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以及知识创造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运用案例研究法,在语文教学设计领域探讨了缄默知识的两极效应,提出了将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整合进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效教学策略,包括缄默知识的显性化、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的整合、显性知识缄默化三个环节,结合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感,并论及缄默知识给语文教学设计的新启示:真正在知识的话语权上做到师生平等,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前移语文教学设计的起点,拓展语文教学设计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学科知识的个性化,注重知识的重新探究和发现.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要求人们树立这样的知识价值观:即知识是人类与客观物质世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资源。知识是一种新式原料,且这种原料不适用于守恒定律,它越用越多。人们往往是在消费知识的过程中生产知识,同时也在生产知识的过程中消费知识。在这种知识价值观看来,每一社会成员占有和分配知识资源的多少,以及有效利用知识资源的程度,取决于其创新、学习和转化知识的能力。在对待知识的态度方面它重量但更重质、重继承但更重创新发展:它不仅关心“是什么”、“为什么”等可实现编码的知识,而且更注重获得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