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贺龙体育思想的形成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气息,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契合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加充分地展示了我国体育事业的风采,贺龙体育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贺龙体育思想与中国政策、奥林匹克运动会文化之间的渊源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入剖析,并对贺龙体育思想在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之路做前瞻性且合理性分析,旨在使其更好的指导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中国体育文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面对人类文化日益趋向世界性与民族性的21世纪,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应采取立足于本民族体育文化,向世界体育文化开放的战略.随着中国全面走向世界,中国体育文化也必将成为在当代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世界体育文化组成部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应致力于挖掘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民族精神,强化民族性,建设当代体育文化,并以此立于世界体育文化之中,为世界体育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宏观的角度看可分为“器物实践化”与“精神抽象化”两套传承系统。由于各民族体育文化具备的内涵和发展模式千差万别,因此就从根本上规定了这两套系统在不同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中具有的不同传承角色。充分认识这种不同并正确把握这两套系统在不同民族体育文化中的传承比重成为深入研究民族体育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土壤,因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思想,面对社会的发展、现代体育文化和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才能使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更好地与世界体育文化接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从文化宏观层次即多元性和开放性着手,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文化冲击进行具体剖析,并指出需要重新定位"多位一体"的传统体育。  相似文献   

6.
徐华 《精武》2013,(23):155-156
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是世界体育领域当中两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但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却是两个不同的个体,由于受到思想意识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二者虽都为体育模式,但它们所传达的运动理念、运动方式、运动项目等都不尽相同,它们的关系既存在冲突同时也存在互补,本文将围绕这一课题进行具体割析,旨在对我国体育发展带来理论性与实践性层面的引导,不断完善我Sl民族体育文化,增强全体人民的体育文化意识,提高全民体育水平,增强国际问的文化合作力度,促进全球体育事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东西方体育文化所处的地理环境入手,分析了东西方体育文化的统一性,并对东西方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文化理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论述,旨在为更深刻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生态建设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章从民族文化生态建设与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民族文化生态建设的内涵、现状以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生态资源中具有的巨大魅力,并提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对此应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共同体中衍生出来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社会价值。文章首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的简要分析,以及对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理论概念的阐述,进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得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利弊影响。力图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同时也为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下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王润斌 《山西体育科技》2006,26(1):36-37,35
在民族文化的整体思维和架构中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的位置,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象征性与契合性,民族文化精神中也孕育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宝贵品质。新时期,位于不同文化层次的两者必定在良性互动中寻求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肖斌 《体育风尚》2021,(5):87-88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人类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传统气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中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对我国人民具有依赖性、持续性和普遍性。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基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概念,分析了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价值结构、重要性和价值,并根据文化价值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更多可能途径和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元典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体育文化元典,不是对古代历史和文献资料简单地回顾,而是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大背景下进行把脉,找出实现现代化的正确路径。这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现现代化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在体育文化不断全球化的今天,研究体育文化元典可以给研究者更多更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东西方体育文化所处的地理环境入手,对东西方体育文化的精神实质、价值选择、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论述,旨在为更深刻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发展至今,离不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的研究方法,从文化学、历史学视角探析其哲学文化渊源,进而探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自身发展规律,并结合当今社会环境和文化条件阐述民族传统体育未来宏观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且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育与植养,并不断吸取营养与为它所融合,之后形成自身独特的魅力。为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文章通过上中国知网、翻阅书籍查阅大量资料,并运用逻辑分析法和比较法,对我国目前如何在新时期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使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在中华大地上保持其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和持久旺盛的生机,同时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展现其永恒的魅力与风采。研究结论认为:要通过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须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下体现的深刻内涵与本质,同时要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媒介与手段,实现传播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文化发展入手,针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仍然存在很大的空缺,其发展应从发展背景、发展方向、发展空间三方面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龙舟竞渡、舞龙等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增强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高扬民族文化特色并稳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陕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陕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陕西民族体育文化具有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等优势,但是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认识水平不足、竞争力不足、现代化进程不足等问题。对此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旨在推动陕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传统体育的振兴与文化创新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倪依克 《体育学刊》2004,11(1):60-61
作为一种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根底,但能否前瞻性地应对生存和发展问题,需要作出符合文化的时代性选择。充分发扬其内在的精神活力,大力吸收西方的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调整其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部分,并对传统的体育文化进行创新性诠释,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营建内在的发展动力,是振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青海地区民族民俗体育文化与健身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青海地区地理环境特点、人口分布特征、民族成份构成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背景等,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健身的视角出发,对本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功能;大众参与的原因、与全民健身的关系、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和今后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为本地区有关部门今后制定相关政策、为挖掘整理高原民族传统体育、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