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访遐想     
何谓访谈的技巧?窃以为起码有四:一曰深问。记问的深度,基本决定了被访回答的深度。就如掘井,你的锹挖多深,这口井自然有多深,井是绝对不会不挖自深的。如何深?先要有打算往深挖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还要有往深处挖的精心设计和具体筹划,比如从哪里突破最佳,用什么方式挖最佳,同时还要备齐磨快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隐性采 访借舆论监督之风大 行其道。隐性采访是 记者不暴露自己的真 实身份、或公开记者 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 访意图,以更好地接 近被采访者,获取第 一手资料的一种特殊 的新闻采访形式。这 种以某种特殊身份从 事收集新闻,取得被 采访者的信任与之合 作,让对方毫无顾忌 地提供新闻事实的非 常做法,是因为舆论 监督要“揭短”、“亮 丑”,自然是被监察对 象不愿意、不高兴的 事。他们会千方百计 对付你,阻挠你,甚至 出现限制记者行动自 由,抢砸摄像机,殴打 记者等恶劣行径,这 就给舆论监督的第一 步──前期采访,获 取…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美国记 者埃德加·斯诺赴延安采 访、写作《西行漫记》60周 年,特发此文,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4.
采 访是获得新闻的基本手段 ,不论写作技巧多么高超的记者 ,如果他不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采访者 ,他也不会写出好的新闻。最有价值最有独创性的新闻作品往往都是来自成功的采访。总结十几年的新闻采访经验 ,对新闻采访技巧作一简单论述。技巧之一 :采访动机要正确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把握好采访动机。为某一个人去“吹捧”的采访不宜搞 ;带着“敌意”的采访不宜搞 ;拿了人家钱的采访不宜搞。因为你带着这三种动机去采访 ,就不可能采访到真实、有价值的新闻。为吹捧某一个人去采访 ,那你就可能只看成绩不看缺点 ;带…  相似文献   

5.
编目经验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分“区”记忆法、分“段”记忆法、结构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巧”记方法,列出了巧用“软键盘”、巧输“ISBN”、巧选“检索途径”、巧输检索内容、巧下载网上数据、巧恢复误改内容等巧“干”方法,指出了分编、著录及其它文献知识、编目易出现的错漏等应“死”记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前提,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一种职业性的调查研究。不少有经验的业内人士都有‘‘新闻报道是七分采三分写”的体会,可见采访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自己对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和采访实践,我认为新闻采访对记者来说,要有“耳聪、目明、口巧、脑活、腿勤”等五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李剑南 《新闻知识》2004,(10):52-53
有人说,新闻采访不是学问,而只是有关于采访提问的技巧。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的鲍勃.福尔斯曼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决当不好记的。”(转引自兰鸿《新闻采访学》P229)因为记凭借所占有的信息传递的舞台,借助自己的采访报道向受众传递信息,于是,采访活动在记的整个收集素材的活动中便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也谈图书采访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采访包含两层涵义:选择出版物和采集出版物。二者相互联系叉相互区别,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和体力劳动的结台,也是一项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学术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的工作。图书采访工作的方法步骤大致分为:访、统计、采、注销和补充。采访的图书是个预期值,图书能否达到“结合专业,照顾全面,书尽其用,各得其所”,在“采”的一瞬间就决定了。如果说“采”的是果,那么“访”就是“因”,有因才有果。所以要重视“访”的重要性,“访”是“采”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9.
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基础。采访的“人”是关键。本文从“采书人”、“访”等几个方面提出多条腿走路的采书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记的工作重心在采访。可以说,采访的效率和采访的质量,不仅决定着一篇篇具体的报道的水平,也决定着一个记终身成功的程度。所以,有事业心的记一方面在日夜奔波,一方面在钻研如何用眼睛观察,如何讲求访谈技巧。  相似文献   

11.
党报如何才能尽到传播好新闻的职责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抓一个“新”字,即要集中力量突破“新”,用“新”来带动时效,精练和报道质量,以“新”来带动“短”,带动“快”,带动“活”,当然,写快,写短,写活也是写新的要求,你能够写出好新闻,可如果不讲快,结果新闻就会变成旧闻,人们就不愿意看,如果不写短,动辄洋洋数千写,大量实实践证明,写新闻稿,只要抓住“新”,就可以快,就可以短,稿子就能写好写活。  相似文献   

12.
在报界竞争激烈的今天,充分调动读的阅读欲望,是记采写、报道的一大责任,也是一张报纸扩大影响,增加发行、吸纳广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法制类节目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知识性、严谨性以及个案的特殊性,记在采访中的方式和技巧显得尤为重要,一档好的法制节目往往与记独到、细致、深入、到位的采访密切相关。总结两年多来,笔在浙江电台《法律直播室》节目中从事法制新闻采访的工作实践,认为广播法制节目的记在采访中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杜蕾 《新闻传播》2012,(5):187+189
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受到舆论导向、采访艺术等因素的影响。作为一名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中运用好提问技巧是采访获得成功的关键。文中从做好访前准备、把握关键环节、用好提问技巧等方面论述了新闻采访中保证采访质量的提问技巧。  相似文献   

15.
袁国祥  季翔 《视听界》2001,(2):19-19
一名合格的电视记,其中有两项是必备的:一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二是在深度采访时,善于沟通,交流,挖掘出采访对象内心深处的,不肯轻易流露的,最真实的,最有价值的“新闻”,要达到这样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就要求记善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据说,闻一多先生在讲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要求同学们将教室的门窗关好,发给每人一支香烟,大家一齐抽烟,待到烟雾缭绕之际才开始讲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就是氛围,记要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康健  李阳 《今传媒》2006,(9X):35-36
舆论监督类新闻采访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可奉告”不知流行于何时,竞成了对付新闻记的“法器”。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要靠人与人的交流来获取信息,也就要讲究交流的方式、方法,反映到新闻工作实践中就是采访实战技巧。舆论监督类的新闻采访,笔认为体现出的不仅仅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良知,还有新闻记干预依法对“无可奉告”说不的智慧与勇气。  相似文献   

17.
华雪 《中国广播》2009,(7):56-57
成功的采访,离不开技巧。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这是一项极为关键的专业技能。采访要因人而异,灵活多样。就采访技巧而言,要在“诱、逗、追、真”四个字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8.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前提,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一种职业性的调查研究.不少有经验的业内人士都有"新闻报道是七分采三分写"的体会,可见采访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自己对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和采访实践,我认为新闻采访对记者来说,要有"耳聪、目明、口巧、脑活、腿勤"等五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张宪 《新闻三昧》2006,(7):31-32
采访是记者搜集新闻素材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即使在现代科技为采访提供了先进条件的今天,面对面采访仍是新闻工作者必须身体力行、娴熟掌握的基本功。作为工人日报的一名记者,笔者十几年来采访了200位来自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人物,感到如果记者能在访前准备、提问技巧、非语言采访等方面多加留心,即全方位地、立体地、多角度地看待采访对象,就会使采访事半功倍。一、访前准备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怠”。毛泽东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指的都是在战争前要做好准备。对记者采访而言,有准备与没准备的采访效果大不一…  相似文献   

20.
包波 《新闻前哨》2006,(1):68-69
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诞生,足球记也开始逐步从业余向专业化过渡。这在日报显得更为明显和突出。以前,各报体育部基本不设专门的足球记。随着职业联赛的深入,不但出现了足球记,在足球记中还有着明确的分工,从跟踪国字号球队的到地方球队的跟队记,记的素质也从以前的看热闹向看门道提高。究竟如何深入采访好一场足球比赛,确实有很多值得探讨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