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牛津运动是一场英国国教复活运动,给英国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析其文化理念,认为牛津运动既是一种精英文化,又是一种普世文化,实质上是精英文化领导下的普世文化。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后期英国社会兴起的科技教育运动改变了英国教育的古典传统,打破了古典教育的垄断局面,奠定了现代科学在英国教育中的地位,促成了英国教育从社会边缘向社会中心的转移。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科技教育运动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得益于政府和社会各界将科技教育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政府采取了适当的干预策略,在运动开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了科技教育与古典教育的关系,注重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加强了实验教学和实验研究。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科技教育运动的顺利开展,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3.
圈地运动在英国历史上占有一个划时代的地位。圈地运动通过暴力掠夺小农使其和生产资料相分离,从而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动摇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加快了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步伐。 圈地运动构成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整个过程的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  相似文献   

4.
新大学运动与英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的英国新大学运动是一场规模巨大的高等教育改革运动。在功利主义的导引之下,英国高等教育在目标与职能、学科与课程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对古典绅士教育传统进行了必要修正,有力地推进了英国高等教育的世俗化、平民化与泛智化进程。在这场改革运动中,英国高等教育调整了古典绅士教育与实用职业教育的关系,调整了政府与社会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成功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兼容。  相似文献   

5.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它是英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圈地运动改变了英国当时的生产关系和产业结构,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它对农民的影响表现为:一方面是一批农民流离失所的祸首,另一方面是一部分农民翻身的机遇。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核心是鼓励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现规模经营。圈地运动时期的英国虽与我国在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社会环境等方面有较大不同,但其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实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刍议都铎时代的圈地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铎王朝统治时期 ,英国社会处于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历史阶段 ,即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作为原始积累的方式之一 ,圈地运动在都铎时代第一次达到高潮 ,它是 14 - 15世纪英国社会大变动的产物。都铎时代的圈地狂潮具有直接暴力的典型特征 ,它包括掠夺公共土地、侵占农民份地、没收教会土地等等。圈地运动使耕地减少、牧场增加 ,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由圈地引起的新旧生产关系的消长 ,反映了英国农业社会中资本主义成长的实质。就都铎时代圈地运动对封建生产关系的扫荡作用而言 ,它的历史意义决不在 17世纪中叶的政治革命之下。  相似文献   

7.
19世纪,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掀起第一个高潮。由于她们处于不同的阶级,导致主体内部分化。男性的参与和支持成为了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走出黑暗的一盏明灯,为运动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不仅唤醒了广大女性主动为自己争取选举权的意识,而且还使一些男性从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壮大了争取妇女选举权运动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8.
刘兰 《学习之友》2014,(10):5-6
英国著名法律史学家梅因曾提出:“迄今为止。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从身份到契约”,已成为一个社会进步的公式,最终是想要一种人人平等的契约精神。  相似文献   

9.
英国的工人运动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工会在整个运动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与其他国家不同,英国工会的历史悠久,而工人阶级的政党则出现较晚.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工会实际上是体现英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唯一组织机构,代表着几乎全部有组织的工人.因此,当社会主义运动在英国兴起之后,工会的动向必然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个运动的方向和前途.所以对于英国来说,社会主义者如何对待工会的问题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然而不幸的是,作为英国的第一个社会主义组织的社会民主联盟,却正好在这个关系到英国社会主义运动前途的重要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这对于  相似文献   

10.
羊毛和毛纺织业作为英国传统的民族产业,使英国第一个在世界上借助地理大发现的东风,最早确立起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从羊毛到棉花,从圈地运动到工业革命,这一切,自然而然地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进而也改变了整个人类世界的生活方式。世界近代历史的解读着眼点应当在此。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的英国,是欧洲资本主义最发达的一个国家。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固有的劳资矛盾日益激化,出现了著名的人民宪章运动。在宪章运动中,产生了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无产阶级文学,即宪章派文学。与此同时,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也勃勃兴起并进入极盛时期,在英国文坛上相继出现了一批被称为“出色的一派”的许多著名作家,其代表  相似文献   

12.
鹿凤 《文教资料》2012,(21):97-99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要求,不仅在数量上大大增加,而且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也逐渐多样化,同时,人们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是传统大学的精英化模式和轻视科学技术的理念远远不能满足这些变化。在这些因素的促进下,英国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了大学推广运动,到了九十年代,发展成为一种全国性的运动。大学推广运动的产生与发展增加了普通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了高等教育职能的转变,同时,它也推动了英国成人教育和女性教育的发展,对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英国内战不仅使新兴的中产阶级参与到政治运动和讨论中,而且也影响到社会的下层人民,其中最突出的代表就是平等派,在这一运动中,平等派聚集了自己的公众,形成了自己的公众舆论,也有自己的传播媒介,那么是不是平等派的出现就意味着这一时期的英国社会出现了“平民的公共领域”,本文拟就通过平等派来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一些人认为英国以圈地运动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只是有利于新贵族和资产阶级,而给农民带来了灾难;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土地法既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废除了一切封建义务,又使农民得到土地。因此,英国的这种做法与法国相比,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其实,英国采取圈地运动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符合当时英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历史的选择,并不存在保守性。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建立资本主义的农场和牧场,是由英国的经济结构造成的。14、15世纪以来,英国传统手工业制呢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工场手工业中最X发达的部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系统地论述英国圈地运动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后果,并指出这一长达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构成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全部过程的基础,是其主要的方式,英国在圈地运动中跨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此文首先指出英国早、晚时期圈地运动的历史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其次,具体分析了不同时期圈地运动的不同特点,并介绍了近些年来英国史学界对圈地运动的一些新观点、新史料。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主义社会 一、利用暴力残酷剥夺农民土地的现象,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7.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3):106-110
在发展轨迹上,英国女子足球经历了自发形成、曲折发展、初步发展、崛起发展4个阶段.表面上而言,消除性别歧视制度是促进早期英国女足发展的一个动力,实质上反映了英国民众对女足运动性质的价值观改变,即将女足运动不仅认知为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一种融入社会的活动方式,这比制度制定更有决定意义.当代英国女足深受"第三条道路"思维影响,没有固定的路径,既不是以政府为主的举国体制,也不是单纯以社会化为主,而是根据政府、社会的角色,以及财政预算与社区民众需求来共同决定其发展路径,鼓励发展公民社会(非政府控制)对女足的支持,使其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是英国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圈地运动为英国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同时也进一步瓦解了英国的封建制度一以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庄园制。传统的观点否定了圈地运动的积极意义,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规点出发评价了圈地运动在资本主义发展史和英国城市化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国的“圈地运动”始于12世纪,15世纪后半期规模扩大,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后期,历时700余年。“圈地”指地主强行圈占公有地,剥夺公簿持有农土地,或强买自由持有农土地办牧场和农场。“圈地”是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方式,直接影响了英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的发展,并对英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正确认识“圈地运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价它,对于弄清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规律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0.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英国先后在欧洲组织了七次反法联盟,最终于1815年取得反法战争的胜利。反法战争给英国经济与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激烈的劳资冲突,特别是卢德运动的再次爆发.向英国统治阶层敲响了警钟。如何应对日益剧烈的劳资冲突,成为工业化时期英国政府面临的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