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重要原则的提出教育部制订并于2003年正式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写道:“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 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在谈及高中历  相似文献   

2.
新编高中历史必修教材是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设计思路为依据,按照模块形式,将人类社会的重要历史内容划分为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因此,专题学习是学习新课标教科书的必然要求,也是整合平时所学零散历史知识,进行高考复习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是新课程体系的一大特点,学生在高三复习备考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包括25个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这些专题本身或几个专题之间就具有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特点。如历史必修一的九个专题就介绍了中国和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是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写道:“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5.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各个学习专题之间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自2007年以来陆续亮相的各省区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尤其是主观题的命制.已经明显渗透新课程倡导的这一理念。例如2009年安徽文综卷第35题“明显属于必修的经济模块.联系选修的改革模块,  相似文献   

6.
与以往的历史课程相比,高中历史新课程分成3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必修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这种模块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初、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内容的重复问题,但负面影响也日渐显现,如打破了学科自身的整体性,人为割裂了同时期密切关联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7.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是以模块、专题的形式编排的。它分为必修一政治模块、必修二经济模块、必修三文化模块,一共有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专题。时间为经——勾勒纵向渊源流变,时序清晰;空间为纬——展现不同地域、民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与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实验教材(必修Ⅰ)都依据但不拘泥于课程标准,对"内容标准"所提出的专题进行了整合重组,以体现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新课程特色。两套教材都设计了多种栏目,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自主探究进行引导,力图变教本为学本,各具特色。教师要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灵活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9.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到: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的设计考虑到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关联,考虑到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的关联,高中历史课程的整体结构具有关联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历史是一张联系的网,基于历史的不同联系进行教学,深入学习新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形成全面的、深刻的历史认识,发展核心素养,做一个古今贯通的人。  相似文献   

10.
陈惠平 《考试周刊》2009,(27):205-205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课程结构的重大变化为: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出现,每个模块由若干专题组成,同一模块内的专题在课标上具有相近的教育价值.在内容上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模块专题确立遵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因而。理清历史线索,通过古今中外同类史实的比较,从历史事实的个别性、偶然性背后探寻一般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20 0 4年是高考改革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也是“新课程标准”开始试验的第一年。为此,认真学习领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设计思路,更新教学理念,落实“四项注意”,对高质量完成高三教学工作是非常有益的。一、坚持基础性坚持基础性,就是坚持把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使学生具有“扎实而丰富的知识功底,较高的理论修养,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较强的创造力,较好的文字表达水平”。第一,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全面落实基础知识。古今贯通,就是纵向理清不同阶段相关历史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如复习《中…  相似文献   

12.
马玉顺 《山东教育》2005,(11):37-37
高中新课程实验区的历史课程由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组成,都属于专题史。必修课的三个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这些专题史与通史比较,因为研究的范围,空间更加广阔,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从2004年开始,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编写的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陆续出版。各版本新教材在建立中外混编、古今贯通、模块相对独立的内容体系的同时,还增加了大量的插图、表格等辅助教学的材料。如何利用这些材料来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锻炼学生思维,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迫切问题。本文拟以人教版和岳麓版教材为例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4.
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编写打破了历史学科的传统系统和结构,体现模块与专题、中外合编的特点。它以政冶、经济、文化三个模块为基本框架,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合编为体例。纵向看古今贯通,横向看中外关联,体例新颖。但这种编写体例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这就使中学一线教师和高中学生面临教学和学习上的许多困难。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模块教学的特点,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并给学生以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高中历史素养是历史新课改的重要培养任务,也是历史高考的重要考查内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巧用比较法有利于学生广泛获得和巩固历史知识,更准确地掌握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本质、特点、规律及影响,形成"古今贯通"和"中外贯通"的整体意识,提高历史学习和辨别能力,实现情感的升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不断提升历史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既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专题选择和编写的基本思路,也是历史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从近三年新课标地区高考来看,文化史试题主要考查思想文化现象的纵向(即思想文化现象问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横向发展规律(即思想文化与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互动关系;不同地域、类型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非课改实验区高中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非课改实验区历史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应用应突出对课程标准思想内涵的领悟和把握,并使之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具体包括:一是领悟新课程目标,促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二是借鉴新课程结构,建构新型历史专题知识结构体系;三是融合新课程内容,促进历史认识和史学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1.严格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原则,努力实现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在内容和结构体系上,严格遵循《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规定,按照专题史的体例进行编写,充分体现这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主旨。  相似文献   

19.
高度重视人物史教学,多方引导学生了解中外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正确评价其是非功过成败得失,既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一大要求,也是一大特点。与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相比,在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中,人物史教学的地位有很大的提高。这一结论是笔者根据以下事实得出的。  相似文献   

20.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本册教材作为高中历史的必修课程,重点讲述中外历史的政治发展线索,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发展沿革,同时注意阐述重大政治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它们在政治制度发展沿革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