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球91%的智能网联汽车专利掌握在日本、中国大陆、美国、韩国、德国手中,通过聚焦分析主要国家(地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态势,为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参考。综合应用Derwent Innovation、Derwent Data Analyzer、Innography等专利检索平台和分析工具,在明确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基础上构建检索策略,从申请趋势、技术生命周期、技术领域、主要专利权人、专利价值等视角,对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专利进行宏观分析,对主要国家(地区)专利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普通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其技术已经达到了天花板,因此研究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厂家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吸引着许多从事IT行业的公司加入研制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的行列,所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指日可待。为了大家更好地了解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更加深入地研究智能无人汽车技术。让大家了解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智能公路技术,以便智能无人驾驶汽车进入实际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因此,基于目前这种情况,务必对大家进行智能无人汽车驾驶相关技术的宣传,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电子、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大势,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将引领未来汽车新一轮发展。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概念基本成型,并成为《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利用专利信息详尽揭示智能网联汽车重要技术——智能决策技术的技术体系和国内外专利技术发展现状,对企业提出相应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是职业院校汽车类的主要专业之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等问题。选取职业院校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相关数据,研究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设计基于CDIO模式的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以CDIO工程理论教育理念,以典型性工作任务和代表性工作任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构建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职业院校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电子、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大势,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将引领未来汽车新一轮发展。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概念基本成型,并成为《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专利信息详尽地揭示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体系和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通过技术分析,发现目前国内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并对企业提出相应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传感器为数据检测元件,通过数据采集卡(DAQ)以及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的基于车载微机系统的虚拟仪器,设计开发新型汽车仪表,具有测量准确、维护方便、性价比高、可实现人机交互等诸多优点,结合智能车辆公路系统(IVHS)技术,还可以实时分析道路、环境以及交通状况等多项数据,有效地改善目前我国汽车仪表行业的低层次发展与整车(特别是轿车)飞速发展极不相称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当前智能汽车的设计中,由于没有对补偿装置进行设计,导致控制器需要对多个电容器进行控制,如果控制器发生故障,则会使装置不能正常运行,降低了智能汽车补偿的结果。提出基于dsPIC智能汽车无功补偿装置。对智能汽车的装置硬件的结构进行给出,将dsPIC作为主要的控制芯片对三相的电流以及电压进行采样,使无功的功率对智能汽车的电容率进行控制。对dsPIC进行详细的介绍,对信息采集的电路、锁相同步的电路进行设计以及电源电路、智能汽车通讯与晶闸管的驱动电路进行设计,给出dsPIC智能汽车装置的软件流程图,与各硬件的电路进行结合完成对基于dsPIC智能汽车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实验的结果表明,本文设计智能汽车的无功补偿装置能有效提高补偿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4.0的到来,并伴随着5G技术的推广应用,互联已成为发展的核心,其中的物联网成为信息化时代重要发展阶段,而由物联网引出的车联网概念为基础的汽车技术,即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成为了未来发展趋势;并且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中指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  相似文献   

9.
《云南科技管理》2012,(2):70-71
<正>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74年,是隶属于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的省属独立科研院所。长期致力于智能运输(ITS)、交通信息化、汽车安全环保检测、交通工程质量检测、肇事车司法鉴定、  相似文献   

10.
现在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不仅是人们的代步工具,也是人们享受生活的一种途径,因此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美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将智能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汽车工程中是汽车业发展的重要一步,智能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汽车的制造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汽车的各种性能,因此应用智能自动化技术是汽车工程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将从智能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工程中应用的意义出发,提出智能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方向,并结合自身的经历提出对智能自动化技术在汽车工程中应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当代智能汽车发展对相关技术人才的需要,结合江苏大学车辆工程学科在智能汽车教研方向特色,本文分析了"智能汽车"课程在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改革方案,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采用组建智能车车队和进入企业实习的方式。通过这些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分析智能汽车相关技术中关键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智能汽车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2.
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汽车……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智能化的设备,它们标志着智能化时代的来临。 当智能科技运用成熟后,也许生活中就会出现以下场景:踏出家门后,对着智能手表说声“锁门”,门就锁上了;向智能汽车下指令,汽车自动启动引擎,到达目的地;利用智能眼镜直接在网上订票,即可与老朋友共度电影时光……当智能科技结合声控、蓝牙、无线射频、二维码等技术,上述情景就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创新与发展,经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在交通工具。智能汽车可以缓解驾驶员疲劳驾驶的现象,使汽车更加舒适、人性化,更重要的是安全,因此智能汽车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文章对智能汽车的关键技术做了简要介绍,并阐述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美国加州凭借良好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优势以及法律法规的开放性、包容性、权威性,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汽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科技企业、初创企业开展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已经成为全球自动驾驶汽车路测的重要基地。通过对加州自动驾驶汽车路测管理发展突出的特点和经验做法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提出3点建议:加快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法规进程;完善推进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建设;定期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报告。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13)
本文从介绍智能网联汽车的背景入手,立足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的调研,结合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作为专业建设的设计依据,从而得出智能网联汽车的人才专业建设方案,创新性的提出了智能网联汽车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V2G (Vehicle-to-Grid)是“汽车到电网”技术的英文缩写,它是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的交互形式,也是实现双方对接的智能技术,对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带动作用.就V2G在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结构低碳化发展、提高电网效率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展开了详细阐释,认为V2G是传统汽车工业和电网低碳化转型的新方向;最后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政策支撑等方面着手分析了中国发展V2G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结合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的内涵及发展趋势,梳理并分析全球具有代表性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基于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的发展现状,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卫星导航、计算机技术和汽车电子控制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这里介绍国外最近涌现的几种新型车辆,以飨读者。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随着利用卫星的导航系统(GPS)的广泛应用,开发一种无需驾驶员的智能型汽车的任务,提到了汽车厂家的议事日程上来。利用GPS系统,车主只要事先把想要去的地点输入其中,就可以随时掌握自己汽车的所处位置,知道走哪条路可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TI公司的Davinci系列TMS320DM8127处理器为核心,构建了四通道的采集、处理、检测和分析于一体的智能视频汽车驻车四周监控系统。系统采用TVP5158作为模拟视频解码器,配合TI公司的IPNC系统软件框架并调用DMVAL库作为检测算法,完成周边监控记录和目标检测。在此基础之上,论文设计出有效的综合预警算法和运动目标点分组算法,从而实现了对汽车周边的徘徊、滞留目标(人体)自动报警的智能安防系统。  相似文献   

20.
目前,移动体使用的GPS(全球定位系统)精度的最大误差为数10米,有些领域正在把实现更高精度GPS作为争取目标。汽车导航装置使用的车载GPS的最大误差也是数10米,在实际使用中尚无问题。当前,也还没有进一步提高精度要求。但是,在采用保持车线汽车自动行驶等技术方面和做为未来ITS(智能交通体系)中汽车用创新设备,提高GPS精度等级就是必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