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家牟崇光曾回忆过这样一桩佳话:50年代,他的第一篇小说《胜利百号地瓜》不知该投往何处,于是想到出版社是个出版文章的地方,就寄给了山东人民出版社。可是不久,他惊喜地发现——这篇小说奇迹般地登在了《大众日报》“丰收”副刊上。稿子明明寄到了出版社,为什么登在报纸副刊上了呢?——是“热心人”转去的。后来牟崇光调到省城工作,几次了解是哪一位同志做这扶持人的“份外”好事,可是没有人告诉他。这位热心处理作者来稿,不使好稿因投寄不当而被埋没、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成才》杂志今年第6期刊登了一则《敬告》。全文很短,不妨抄录如下:“王永生、刘铨、张平、杨青松4位同志,我们虽然不曾相识,但是您的佳作在本刊登载后,仍想使您尽快收到样书和稿酬,盼速将详址和邮编寄:北京阜外大街34号《新闻与成才》编辑部,邮政编码100832。”这则“敬告”,着实令人感动。文稿一经发表,报刊社及时按章给作者赠寄样报(刊)和稿酬。乃是“例行公事”,天经地义。但目前也有一些报刊“只登发稿,不赠样报”、“只要稿子,不发票子”。笔者近几年就数次遭到几家报纸的这种冷遇,甚至多次去信索要也无回音。希望他们不  相似文献   

3.
对民主法治来说.法律是否“合法”,要比法律是否“古怪”更为重要。在美国,所有古怪的法律和所有不古怪的法律一样.都是从民主立法程序中来的  相似文献   

4.
卖报纸能够成为一项终身事业吗?当然可以,如果能够卖上76年的话,还有机会名列吉尼斯纪录大全呢!出生1900年的美国报贩莱斯利·卢科威兹就是入行最老的报贩,他十二岁开始卖报纸,当时只不过是一名报童而已。虽然已经卖了76年报纸,菜斯利显然并没有对这行产生厌倦,现在他依然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时,仍旧是在街角一个报摊上卖其报纸。他在1911年入行,最初是打工,到1942年,他才能自己开档,拥有自己的报摊,从那时起,一直做到今天。  相似文献   

5.
李根萍 《军事记者》2013,(11):45-46
基层是新闻之源.官兵是新闻之主体。走基层,就是要走近官兵,和官兵天天一起闻汗味、搅勺子、找乐子、拉家常。为贯彻落实“走转改”活动.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记者走出机关大院.挂上列兵军衔。在南京军区步兵某旅通信营无线连排房里住了一个月。期间。和官兵们一起训练、劳动、站哨。也欣喜地看到他们献身强军梦的士气和朝气.  相似文献   

6.
可敬的美德     
200多年前亚当·斯密耗费毕生的心血写成了这本十分罕见的,也可以说是至今唯一的一本全面、系统分析人类情感的作品,他想告诉读者——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观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永远地种植在人的心灵里。而且。每个人对这种人类朴素情感的保有和维持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运行,甚至民族的强盛将是至关重要。本文摘自该书。  相似文献   

7.
赵新利 《青年记者》2022,(17):54-57
习近平总书记“5.31”重要讲话首次明确提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中国国际传播指明了新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敬”论思想为可敬中国形象的塑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可敬中国形象内涵丰富,“可敬”有明显的关系属性,其主体多元化、层级多样化,与“可信”“可爱”有密切关系。可敬的中国人、可敬的中国制度理念、可敬的中国成就,共同构建可敬中国形象。我们要积极通过传播价值理念、宣传发展成就和履行国际责任等方式,塑造敬天敬道、敬业奉献、修己敬民的可敬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8.
著名作家韦君宜,在我心目中,她一直也是勤奋卓越的编辑出版家,是一位可敬的长者. 四十多年前,1958年年初,北京朝内大街南小街的西南侧,一座新落成的占地约六千多平方米的五层灰楼拔地而起,两家兄弟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搬进在这里办公.这两家至今还比邻而居的出版社,起初有段时间,食堂都在楼后西边的两层楼里.每到开饭时间,食堂里人来人往,有上食堂排队的或端着饭菜走回办公室的,后院的路上人流不断,两社的熟人不免碰面招呼.  相似文献   

9.
5月7日,新华日报在一版推出了“乡下人说下乡人”系列报道,她和去年“县委书记联系点追踪”的系列报道珠联璧合却又别开生面。视点好。宣传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讴歌党的干部深入基层,心入群众的动人风采,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报道。然而,新华日报的“办报人”独具慧眼,“通过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眼睛来审视领导机关下来的干  相似文献   

10.
一近来年,我国各新闻媒体加大了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推出了一大批富有时代特色的先进人物,有力地推动了两个文明的发展。这些先进典型与以往的同类报道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大多充满人情味,汇歌了先进人物关。D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共患难的血肉之情。有的还突破了传统的报道模式,注重了人物情感生活中的“亲情”因素的挖掘和运用,使我们的先进人物既可敬,又可亲,被广大群众普遍接受,并真正奉为楷模。长期以来,我们的先进典型报道固守一种“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模式,习惯于将事业与家庭、爱人之心与亲情割裂开来,对立起…  相似文献   

11.
在我身边有一位可敬的共产党员,她就是辽宁省档案馆党政一部原主任张秀春同志.虽然她已从工作岗位退休了,但她那朴素的作风、慈祥的面容和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却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党委机关报,作为配合中心工作的"喉舌",成就报道是各级党报的"重头戏"之一。有人简单地认为,成就报道就是经验总结。在这种"宣传"观念下产生的成就报道,很容易成为充满数字的材料,既不形象又不生动,虽然报道了成就,无奈报者有心、读者无意,可敬而不可亲,最终劳而无功。如何做好成就报道,《随州日报》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在不懈的努力下,《随州日报》的成就报道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比较突出地反映在去年的两组报道"活力随州"和"2004·随州故事"中。  相似文献   

13.
党报要加强人生观教育──从《可敬的“傻支书”》一稿谈起《可敬的“傻支书”》访谈录在1995年11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后,有的同志问:“百强县”可报道的新闻很多,为什么偏偏选中三位“傻支书”来报道?我的回答是,党报要加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相似文献   

14.
从事农村报道10年多了,采访、认识了好多基层干部群众,并和好多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对我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人,不仅给我提供了许多鲜活的新闻素材,也对我的知识积累、道德修养、性格塑造及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谭小熊  宁蒙 《出版参考》2009,(10):12-12
中国的父母为儿女牺牲了一切,儿女得到了什么呢?美国父母对孩子的爱始终不变,也并没有影响他们享受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02,(5)
新世纪初,《宝鸡日报》率先在 头版推出新闻专栏——“昨日直击”,迅速博得读者厚爱,成为该报的一大亮点,并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品评2002年新作,笔者认为,该栏目既融晚报之长,又扬党报之威;既发扬了鲜活丰富平易近人的原有特色,又平添了新锐热辣强劲互动的崭新品质,日益彰显出可读可信可亲可敬的名牌本色。在地市报面临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下,它的成功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可信:图文并重,鲜活纪实。 新闻贵在鲜活,“昨日直击”,最显著的个性正是鲜活。它只发昨日  相似文献   

17.
18.
5G时代,新闻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纸媒必须改革创新.创新标题呈现,创新内容编排,创新版面语言.2020年湖北日报实施"洗面亮眼"版面创新工程,报纸面貌焕然一新,提升了党报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新闻战线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老同志。我钦佩那些历尽艰辛在事业上做出成就的老记者。他们在几十年记者生涯中不避风险,深入生活,用自己勤奋的笔记录了时代风云,反映了火热的斗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更敬重那些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的老编辑。他们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凡琐碎的工作,默默地燃烧自己,帮助别人,仅仅是因为没有留下自己的宏篇巨制而鲜为世人所  相似文献   

20.
新闻战线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老同志。我钦佩那些历尽艰辛在事业上做出成就的老记者。他们在几十年记者生涯中不避风险,深入生活,用自己勤奋的笔记录了时代风云,反映了火热的斗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更敬重那些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的老编辑。他们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凡琐碎的工作,默默地燃烧自己,帮助别人,仅仅是因为没有留下自己的宏篇巨制而鲜为世人所知。这种任劳任怨、甘当无名英雄的献身精神,尤其值得我学习。人民日报社原科教部主任凌建华同志,就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地为党的新闻事业献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