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紫禁城的台阶,层层既经百年风雪。故人的宫殿已成为一处寂寞的所在,只剩文物,一个一个地等待着交心之人,为他们揭开崭新的生命画卷。【一·半世钟情】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的",这是宝玉与  相似文献   

2.
"那一刻,我隐隐约约感到:天,我们永远追不到",这是文章的转折处——告别"幼稚",走向"成熟"。此文可变格用于以"坚持追梦"为主旨的材料作文:将此文转折句修改为承转句"那一刻,我意识到:追天的路还很长";其后的文字作相应修改——卒句变为"追梦不会在‘成熟’的脚步中消逝"。  相似文献   

3.
温暖等待     
可惜了一个"纽扣"故事!其前其后有关栀子花的事,未写出同故事的逻辑联系。栀子花是怎样失踪的?又是怎样在"纽扣"故事的启示下等待的?请作者和读者重写"栀子花"的文字,宜将题目更换为"纽扣",将现在题目中的文字用于文章的结语中。  相似文献   

4.
听夕阳说话     
<正>夕阳已经西斜,池塘里的水微微皱起,倒映着晚霞的颜色,暮意如纱般降下,万籁俱寂。我将脸庞迎着夕阳,听任晚风带着夕阳的微语滑过耳畔。它说,你可曾听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是遥远的从前了,一个驱车登古原的墨客,望苍茫大地,见夕阳晚霞,心不生悲,只因夕阳美好而轻轻抱怨一句"时光易逝胜景不常"。它羞红了脸躲起来时,不经意间瞥到他眉  相似文献   

5.
中考作文,除了在选材立意、结构安排等方面进行宏观上的"谋篇布局"以外,局部语言的"经营"也不可忽视。朱自清先生说"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这句名言道出了有文采的语言对于作文的重要性。事实上,考场作文中若有一两段令评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的文字,最终得分肯定不会"暗"到哪儿去。实际作文时,我们可从语段缀饰入手,增添语言的"亮丽"风采。其方式大致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6.
等待     
此文同时用"山村等待"和"她等待"破题——其等待的对象都是"他",但是"等待"的蕴含不相同——"她等待"中的"等待",其语境义是"赞扬";"山村等待"中的"等待",其语境义是"到山村支教",揭示"她"赞扬"他"的缘由。以"厚厚积雪"为背景,彰显了"她"对"他"的赞扬的热度。此文可变格用于"关爱"的命题作文:倒数第三自然段和倒数第二自然段分别改为"我想继续留在这里,孩子们太需要我了""你放心,我跟你"——给"爱"定位于"事业是爱的基础";标题改为"跟随"。  相似文献   

7.
王付旺 《新高考》2011,(Z1):38-38
1.语感审读法在审读过程中,从对语言的感性认识上体会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对句子进行仔细分析,找到语病所在。例如:出了名以后的陈银儿最终从一个优秀企业家堕落成为行贿狂的罪人。这句话凭语感就觉得别扭,"行贿狂的罪人"不符合一般的语言习惯,一般只说"杀人狂",不说"杀人狂的罪人",初步可以断定,此句是个病句,毛病出现在"行贿狂的罪人"上。再对病因作进一步的分析,此句在语义上犯了重复的错误:"行贿狂"已含有"罪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其实就是一个"吻醒"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着学生通过阅读、想象把文本冰冷的文字幻化为丰富的语言、情感、哲理。这样的"吻醒",是一门艺术,需要慢慢等待。  相似文献   

9.
惠洪倡导"文字禅",认为语言文字是接引习禅衲子的必要工具。作为临济传人,惠洪推崇临济义玄提出的"三玄三要",将其同禅门"活句"联系起来,并认为石头、曹洞、汾阳、云门这些宗派的门庭施设与临济"三玄三要"也是相通的,"活"是它们共同的精神。让句子"活"起来的关键是句中有"眼"。惠洪论禅论诗都常常拈出"句中眼",所追求的是通过字法、句法的安排而生发出无穷的韵味。他强调:"活句"还需"活参",只有活参才能引导学者见大道之全体。追求对"活句"的参悟,不难形成对"意"与"趣"的重视,即超越一般句法探讨之上的诗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关于"同情",著名作家茨威格有两句名言,一是"通过同情去理解并且经受别人的痛苦,自己也会内心丰富",二是"同情是把两刃刀,不会使用的人最好别动手"。  相似文献   

11.
"广告综合症"在侵袭少儿!《中国青年报》报道,"亮亮,来,过来上厕所。"老师话音刚落,5岁的亮亮马上接话:"尿频尿急尿等待",老师哭笑不得。中午,老师哄孩子们吃饭说"饭很好吃",亮亮说"太太乐鸡精,好好吃啊,耶!"老师拍着脑袋说"头疼",亮亮又冒出一句"无痛人流,不疼!"满口广告语的亮亮,是在吉林某儿童潜质开发中心接受帮助的一个孩子。在该中心,像亮亮一样的孩子有很多,他们多患有孤独症,平日里不愿说话,但只要一开口,就爱说广告词。  相似文献   

12.
鲜有人知道",光盘行动"肇始于一句半开玩笑的话。"我经常是最后吃光盘子的人,就戏称自己是‘光盘’,正好与‘光棍’相对。""光盘行动"发起人之一的张页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张页所在的公益团队IN33发起了"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活动,倡议杜绝  相似文献   

13.
正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咬文嚼字,非锱铢必较不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守住语文的"一亩三分地",不折不扣地在课堂上"品词品句、咬文嚼字",如此,方能沉入文字,触摸文字的温度,倾听文字的声音,品味文本的味道。如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嚼出独特的"语文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在混淆处,辨析词语之面目《冬夜读书示子聿》(苏教版语文第11册)一诗中,学生常会把"工夫"与"功夫"混淆。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写文章需要"点睛"。这里所说的"睛",是文章写作目的之所在,即为文章的中心思想。点睛之笔,往往就是在文章的关键处,用一两句或一小段洗练、富含意味的话,把文章的主题揭示出来,以引发  相似文献   

15.
杨帆 《语文知识》2015,(2):28-29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师说》一文中,对"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一句的注解是这样的: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之,指童子。其,指书。句,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读,同"逗",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读"在这里泛指文字的诵读。这样翻译,貌似没有什么问题,上下文也很通顺。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至少有三个地方存在疑问:第一个地方是"书"的解释。注释中解释为"读书",这显然不妥。原因有两个:  相似文献   

16.
陈莎莎 《新教师》2019,(10):49-51
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课文精妙文字的"慧眼"和训练学生品词悟句的有效策略。本文将从高度、广度、深度三个维度,探讨教师如何将品词悟句做到"高大上",促使学生受到有效的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7.
"笔称”种种     
正刚开始学写或画叫"学笔",有感而写的短文叫"随笔";无拘无束地写来叫"信笔",旧时诉讼的状文叫"刀笔";对下写信的谦称叫"草笔",对上写信的谦称叫"谨笔";字句笔画不好的叫"败笔",多余无用的文字叫"赘笔";与题意不紧的话叫"闲笔",轻松自如的文字叫"逸笔";意在言外的文字叫"曲笔",精雕细刻的文字叫"工笔";  相似文献   

18.
成语笔下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那么怎样才能拥有这种才能呢?请看下面的例子。一次,几个文人在一起做诗,有人冷不丁地冒了一句: "柳絮飞来片片红。"诗一出口,人们立刻哄笑起来。为什么?因为柳絮不可能是红的,如此表述显然不合逻辑。但那人添了一句之后,他的"怪诗"立刻变得顺理成章了,这一句就是"夕阳方照桃花坞"!不是吗?何必大惊小怪-那红色是晚霞染的!您看,只因"添" 了这一句,原来不合逻辑的诗立刻变得点水不漏!  相似文献   

19.
所谓"虚",是相对于"实"来讲的。传统写作理论把事实、景物、形象等称为"实",把道理、感情、想象等称为"虚"。写作就要做到虚实结合,虚实相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一枝红杏"是实写,是眼前之景;"春色满园"是虚写,是想象。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很多同学往往不善用虚笔,请看下面一段描写初夏的文字:初夏的江南,是多雨时节,空气潮湿,衣服都晾不干,  相似文献   

20.
李商隐的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知感伤了多少文人墨客。静下深思,既然夕阳无限好,为什么我们不好好珍惜呢?而又何必在乎是否近黄昏呢?所以感伤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人性的贪婪。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人类的物质文明突飞猛进,而幸福感却逐渐下降,是什么夺走了现代人的幸福感?毫无疑问是我们人性的贪婪!什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