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方的翻译活动从古罗马时期,发展到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到近代翻译,到现当代,历时二千多年,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层层推新,翻译大家青史留名,翻译名篇不朽于世。对于翻译学习者来说,最先为人们所熟知的翻译理论便是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在中国译论中,严复提出的"信"即"忠实",在中国翻译界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因此笔者好奇,在西方世界中,从古到今的翻译家们又对翻译中"忠实"这一理念有着怎样的理解与认识呢?本文综观西方译论发展史上的五个阶段,对每一个阶段关于"忠实"的认识进行解剖,同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真正流传于世的不朽译作一定是在考虑读者感受基础之上的创造性翻译。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翻译观中,“忠实”一直被认为是最高标准,然而绝对的忠实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叛逆在翻译中普遍存在,在文学翻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文学翻译作为研究对象,在明确了创造性叛逆的涵义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以庞德的翻译思想及其译作的影响为个案,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对于推动目标语文学的发展以及推广源语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忠实与叛逆的关系应该在准确并全面理解“忠实性”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一项涉及很多因素的复杂的活动,传统译论对忠实性原则的遵循使译者总是处于“忠实”与“叛逆”两难的境地。“创造性叛逆”让我们从更广的层面思考翻译的本质和特征。文章从接受美学及跨文化交流等方面来论证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的必然性及其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政府报告汉译英实例,归纳出在4种情形下必须进行灵活处理的翻译策略以及灵活处理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译者在进行广告翻译时,需把握好"忠实"与"叛逆"的度,做到二者的平衡,既不能逐字死译,也不能胡译乱译,随意发挥译者主体性,不受约束。本文拟从广告翻译的具体实践中,探讨其翻译策略,为以后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学界一般认为翻译需要强调忠实,否则翻译就意味着背叛。针对这种现象着重分析了翻译的创造性,因为创造性是翻译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创造是为了更好找忠实于原文。仅仅形式上的对等并不意味着忠实,形式上的不对等也并不就意味着叛逆。运用相关理论,结合实例分析创造性在翻译中与叛逆和忠实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业广告的翻译在信息传播活动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现有的翻译原则如"忠实"与"通顺"等不能够确保商业广告翻译的质量,因为商业广告的翻译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色,译者应有翻译的敏感度,翻译时要体现出灵活性以及文字搭配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就目前商业广告翻译的现状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广泛地探讨,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8.
翻译在技术、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国际交流中扮演着主要角色。科技翻译更是先进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忠实性原则、译者主体地位、翻译标准多元化和连贯性法则等方面入手,讨论了如何利用德国功能翻译派的目的论指导科技翻译。  相似文献   

9.
"信、达、雅"是严复在19世纪提出的翻译标准.这是一直以来大家用得比较多的三个标准.在这三个标准中,"信"即是"忠实于原文".很明显,"忠实"是这三个标准中最重要的一个.由于各种语言都有其特殊形式及不同的词汇与语言结构,并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绝对的忠实是不可能的.好的译文应该同时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思想、风格和形式.然而,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们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忠实于原文并不是逐字翻译,我们应该考虑以下这些因素:习语翻译、因有限的种类导致的错误的忠实,以及不同文化中的不同类别.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修辞手法.只要我们在翻译中注意这些原则,我们就可以把读者完全地带入原文所表达的意境中,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达到忠实于原文.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翻译的根本性质决定了翻译要遵循的一些规范性标准和原则,同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加强交流和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根据翻译的内容与目的将翻译分为四大类:(1)学翻译;(2)广告献与说明性字翻译;(3)信息资料翻译;(4)要翻译,同时对各类翻译的内容,原则,要求,特点等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试论翻译策略的灵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把“等值”放在首位,要求译作尽量在内容、形式等方面与原作保持“对等”,但传统译论长期以来一直忽视了一点,即有为数不少的成功译作在分析原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对原作做了相应的增、删、改等调整。事实上,国内外翻译界已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和国内黄忠廉提出的“变译理论”等。在实践中,译者应打破传统译论的束缚,从潜在读者的实际需要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做一名高水平的专业技术翻译,要求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对所译专业有着丰厚的积累,多年的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4.
程虎 《滨州学院学报》2011,27(2):108-112
"忠实"是传统的翻译标准之一,近年来很多学者依据解构主义和"创造性叛逆"思想对作为翻译标准的"忠实"提出了质疑。但对解构翻译观和"创造性叛逆"思潮进行考据与反思之后可以发现,这两种思想并未颠覆"忠实"在翻译中的的重要地位,"忠实"作为翻译标准仍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忠实"标准要求译者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原作,灵活、能动地忠实于原文"意旨",应该在更高更新的层次上实现"忠实"标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句子转换在翻译英语定语从句时的作用。一是在翻译过长的限定性从旬时,将定语从旬转换为谓语部分或转换成汉语复句的分句,从而使译文符合汉语习惯并便于读者理解;二是将这样一类英语限定性或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它们所含说明主句的条件、原因、让步、总结、目的、转折等情况意义——转换为汉语偏正复句中的分旬,从而更明确、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翻译忠实观已经无法解释诸多的翻译现象,遭到众多学者们的质疑.翻译的“伦理转向”是翻译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对翻译忠实观作出合理的阐释.它认为译文忠实的对象具有多样性,不仅仅局限于忠实于原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不忠实”具有矛盾性和相对性,他们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此外,“忠实”与“不忠实”都具有一定的伦理理据.  相似文献   

17.
在翻译活动中,“忠实”一直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原则,是译者的基本责任。而实际上由于两种不同语言之间本身的差异、文化之间的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译者的主体性等原因,翻译是不可能做到绝对忠实的。分析了翻译不可能绝对忠实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两种避免“假忠实”的方法,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形式和内容上更接近原文。  相似文献   

18.
邓炼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0):106-107
目前关于"信、达、雅"的翻译准则对品牌翻译的适用性有诸多争议。从对"信、达、雅"翻译理论的内容入手,结合品牌命名的原则,对译者在品牌翻译过程中求"信"使用的翻译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品牌翻译的过程同样遵循"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裁员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日常工作。然而,裁员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员工的切身利益,而且将对企业经营的顺利进行以及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何做好裁员管理工作,是现代企业不可回避的课题,应提倡在裁员过程中实施柔性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