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逸周书》的异名《周志》、《周书》、《汲冢周书》在献中被录、引用的时间不同,说明《周志》是《逸周书》的底本,编成于春秋早期;《周书》编成于战国早期;《汲冢周书》编成于东晋时期。今天《逸周书》保留了《汲冢周书》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逸周书》考辨四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逸周书》史料价值颇高,然存在问题不少。亟待弄清的问题主要有:汲冢到底有没有出土《逸周书》?《逸周书》的篇名有没有“解”字?两篇《大匡》究竟哪篇篇题有错?注孔晃的时代与述情况怎样?弄清这些问题,对深入研究《逸周书》与先秦史,无疑都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今文《周书》同义词研究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对今文《周书》词汇训诂的精密化、对大型的科学的同义词词典的编纂、对研究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以及为解决《尚书》中其他学科的疑难问题提供语言上的佐证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三)《周书》作者的历史观和史学思想 《周书》作者的历史观和史学思想中较为突出的一点,是兴亡由于人事的进步历史观。 作为《周书》的主要修撰者,令狐德棻与岑文本都亲身经历过隋王朝的兴盛与衰亡,对隋末农民大起义的体会尤为深刻。严峻的社会现实,使他们认识到人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周书》的记述中,反映出作者重人事,轻天命的进步史观。《周书》虽然也记述了一些灾异、祥瑞,但绝少把这些现象与天命直接联系在一起,相反,《周书》作者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今文《周书》词汇的全面考察,统计出反义词67组,并从语法分布、音节分布、语义状况、内容分布、数量对应关系、逻辑对应关系等方面对这67组反义词进行研究,并分析了今文《周书》反义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逸周书》本名《周书》,称今名始于东汉,而非晋代。《逸周书》本为先秦古籍,并非出自汲冢。本书各篇篇名之末原来没有“解”字,我们引用时,应该去掉“解”字。本书卷《大匡》当是《文匡》之误。  相似文献   

7.
宋代官修本朝《会要》,共完成哪几种?明初收入《永乐大典》中的《宋会要》,底本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在对《宋会要》的研究中,尚须商讨。193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汤中先生所著《宋会要研究》认为,宋代官修本朝《会要》,共有十种,即:《庆历国朝会要》、《元丰增修五朝会要》、《政和重修会要》、《乾道续四朝会要》、《乾道中兴会要》、《淳熙会要》、《嘉泰孝宗会要》、《庆元光宗会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着悠久的史学传统。一部二十五史把有史以来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全部历史做了比较详实的记录,同时,也反映了我国传统史学的辉煌成就,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所以,我们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史学史就不能不首先研究这二十五史。有感于此,不揣愚陋,试通过对《梁书》的评议,以期有助于对《梁书》的认识。一《梁书》是唐初官修五史中的一部。说是官修,其实是私著,它是经姚察、姚思廉父子两世努  相似文献   

9.
小序《尚书·周书》自《大诰》至《立政》十一篇,七千多字,内容相当具体而丰富;它们都是周公的文献,而周公乃是缔造周朝,制定典章制度的主要人物。《周书》所反映的,有对殷遗民的政策,有训诰成王施政和用人的原则,还有周公虑后的设想。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今文《周书》复音实词的全面考察,探索了其类型、意义,分析了合成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和语法构成,发现今文《周书》复合式复音词中的联合式和偏正式构词方式发展已趋成熟,动宾式、动补式、主谓式构词方式尚处于萌芽阶段,总的来看今文《周书》的构词方式已完成由语音构词向语法构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今文《周书》180个联合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和词性构成的分析,揭示了今文《周书》联合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词类构成、词性数量分布及音节构成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唐朝人赵蕤所著《长短经》引用的《逸周书·官人》的文句,删补改乙今本《逸周书》的数十处衍夺讹倒及脱简错简。  相似文献   

13.
《逸周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随着近年来研究方法和视野的累进,其中蕴含的学术思想及意义越来越多地得到学者的重视。《大匡》是《逸周书》中重要的一篇,其内容主要记载了周文王对大荒的匡助救赈措施。首先从其篇名、字词及语义内容方面考释了此篇的成文年代,认为《大匡》当成篇于战国后至秦汉时期。其次探讨了本篇所蕴含的思想,可以发现《大匡》篇已透视出早期中国文明的集权色彩。  相似文献   

14.
《音韵阐微》是清代的官修韵书,是汉语近代音系研究的重要资料。有关这部韵书的音系、反切改良、成书背景等都有学者做过专门研究。对这些研究加以综述和评议,是进一步深入研究《音韵阐微》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唐初所修《晋书》是研究两晋十六国历史的主要依据。在廿四史中,它记述的内容紧接前四史,但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却与前史远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晋书》又是实际意义上最早的官修正史,以后的历代所谓正史大多是官府组织力量,集体分工撰录,所以,《晋书》又代表了历代官修正史的某些共同特征,它在历史编纂学上也有重要地位。在前四史研究取得很大成就的情况下,《晋书》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逸周书     
说起《逸周书》这本古籍,倒是颇有几分神秘色彩。为什么这样说呢?它为什么被称为《逸周书》呢?这一个“逸”字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今文《周书》302个偏正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和词性构成的分析,揭示了今文《周书》偏正式复音词的词性数量分布、偏语素的语义功能、正语素的语义范围、偏正式复音词的内部词性构成以及音节构成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慈利楚简整理者将简文内容分为两类:一是传世文献典籍可资对勘的,如《国语.吴语》和《逸周书.大武》;一是《管子》、《宁越子》等书的佚文或古佚书。有的学者不同意整理者的意见,认为这批楚简极有可能为铎椒所作的《铎氏微》。其实从简文及《铎氏微》文体的比较来看,整理者的观点更切合简文实际。慈利楚简对于理解《国语》的编纂来说提供重要的材料,但是《国语》和《逸周书》并非像整理者所言可能是同一部书。  相似文献   

19.
《王会》是《逸周书》里很重要的一篇文献,其中提到了稷慎、秽、良夷、扬州、解、发、俞、青丘、高夷、独鹿、孤竹、不令支、不屠何、东胡、山戎共计十五个东北古国。本文对《逸周书·王会篇》中提到的这十五个东北古国进行了逐一梳理,力求勾勒出西周时期东北古国概括。  相似文献   

20.
正《四库全书》是清代以纪晓岚为总纂官修成的一部巨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是由纪晓岚等人撰写、并由纪晓岚审阅定稿的古代最大官修图书目录,它与清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一直是过去学人治学的门径。2006年以来,我校教授刘树桢、张金龙和讲师张燕娥3人,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共同编写《四库全书目录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