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像有的孩子爱吃咸,有的孩子喜欢吃甜一样,面对浩瀚的图书,很多孩子“不管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有的孩子钟情恐龙,有的是公主控,有的则非冒险侦探不看,有的只关注动物,我儿子却天生是植物狂人。不知道是从小带他到野外活动多,引发了他对大自然的兴趣,还是他身体里早就潜伏着一条植物线。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是要培养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但是今天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能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我想谈谈今天孩子们的缺失和呼唤。首先谈谈关于孩子的动力的缺失。现在很多孩子不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学习。外交部的一位朋友跟我说,他上中学的女儿问他,爸爸能不能给我点动力,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读书。现在给我们打电话要求动力的孩子越来越多,临近考试了,他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考试。有一个小学生,过生日的时候,别人让他许个愿,后来问他许的什么愿,他说我想抓个彩票五百万,世界各地溜一圈,回来买个小官做做,人家很奇怪,说你为什么有这样的一种目标,他说是受到了大人的影响。我上次在西单的图书大厦演讲的时候,一个大学生坐在那儿说,我考上大学,但我不知道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感到非常的盲目,非常的困惑。  相似文献   

3.
2004年8月30日,当32个六七岁的孩子背着 书包,歪歪扭扭地向我跑来的时候,我看到了他们身 后那一双双关注而略带不安的目光。 那是父母的目光。我知道,很多家长是在忐忑中 把孩子从幼儿园送到学校的。他们不知道孩子会遇 到什么样的老师,也不知道迎接孩子的是什么样的 生活。  相似文献   

4.
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离家出走了,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孩子的父母哭着说:不可能,我知道我的孩子,他懂事听话,怎么会离家出走呢?孩子的老师也连连摇头说:不可能,我清楚我的学生,他那么优秀,怎么会离家出走呢?只有一个与这个孩子要好的同学说:他出走,是早晚的事情,因为大家只知道他的优秀,却少有人真正懂他的内心。记者采写了这样一个报道,说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儿子患了重病,就  相似文献   

5.
似水流年     
我不喜欢有人说我古怪灵精,即使他在描述小时候的我。那只是一个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渴望,睁大了她的眼,伸出了她柔软湿热的小手掌。我触摸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死亡,比如对美的渴望。有些是我费了很多力气才体验到的,有些是它自己跑来碰撞我的。不知道是不是每  相似文献   

6.
<正>五点钟以后不收瓶子快到六点半下班的时候,四个孩子来退瓶子。为了制止他们的这个习惯,我故意很严肃地问每个孩子是否知道我们的规定。其中三个孩子都摇头表示不知道,只有那个最小的说他知道。"那你为什么还在这个时间来退瓶子呢?"我问他。"我还不认识表呢!"他说。  相似文献   

7.
自从有了儿子,我和丈夫比较注意对他的教育。孩子上学后我们努力为他营造好的学习氛围。在儿子面前,我和丈夫从来没有吵过一次嘴。因为我们知道和睦温馨的家庭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尽管如此,随着儿子渐渐长大,我发现他有很多地方让我们不满意,因此多了很多指责。他也很生气,经常埋怨我们不理解他。母子之间、父子之间的冲突渐渐多了起来。无奈,我们只好想尽一切办法与儿子沟通,在实践中摸索适当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
那是2003年6月,我在一所农村小学当校长。一个下午,我提早到校后在教学楼内巡视。到校的孩子有的在做值日。教学楼的下面有一块劳动基地,地里有果树,树间种的是豆子。一个孩子在豆秧间捉蚂蚱,尽管他小心地不踩豆秧,但有几棵还是留下了他踏过的痕迹,其他孩子围在地边看热闹。我在楼上看到这一切。围观的学生抬头发现了我,慌忙散开了。而那个孩子依然在捉他的蚂蚱。当他意识到周围气氛有些不对劲时,我已经站在了他的面前。他到了我办公室,过了好一会儿,我问:“知道为什么让你到这儿来吗?”“知道,因为捉蚂蚱。”“你捉蚂蚱没错,知道自己错在哪…  相似文献   

9.
有问有答     
怎样让孩子克服周一恐惧症?儿子今年上五年级了,平时是个听话的孩子,只是一到周一就不愿意去上学。每周日下午,我就发现他情绪不好,要不急躁要不失落。现在小孩周末休息得也少,我怕孩子也有所谓的周一恐惧症,又不知道怎么开导他。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0.
某一日,去朋友家玩。朋友正在辅导孩子写作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理想》,孩子哭哭叽叽不知道要写什么,朋友呵斥孩子怎么连理想都没有。其实,那么小的孩子,知道理想是什么呢?我像他那么大时,理想不过是过年的一套新衣服而已。当科学家或者宇航员那种随口敷衍出来的理想,有或者没有,有什么意义呢?可显然,很多家长并不这么想。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家访中,一位学生家长这样向我诉苦:我的孩子都上初中了,光知道看书,其他什么事也不知道做。就说双休日吧,他起床后不刷牙洗脸,就知道捧着书看,怎么说都不听。不吃早饭饿出病来怎么办?……我真是拿他没办法。“您的孩子太好了!”我给了这位家长一个完全相反的回答。面对他满脸的疑惑,我说:“一个只有十  相似文献   

12.
煮月亮     
小时候,做过很多和月亮有关的事情。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煮月亮了。这件事情,我记忆非常模糊,也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种游戏,但的确是我的一个创意。 大概是在一个月圆之夜,我们一群小孩子玩了捞月亮的游戏。最小的那个孩子是军停,他在最后,用手捞到了月亮,双手认真地捧着好久。  相似文献   

13.
暖暖 《家长》2009,(2):64-66
我不知道这样的方法到底好不好,也不知道送孩子的这颗魔法心的魔力到底能够持续多久.我只是想用一颗做妈妈的心.和孩子一起面对他的问题.希望能给他带来帮助。就算没有女巫对我的心施过魔法.又有哪一位妈妈的心不是在孩子的身上牵挂着呢?又有哪一位妈妈不是快乐着孩子的快乐,悲伤着孩子的悲伤呢?  相似文献   

14.
一位作家一直为自己的孩子只喜欢读书却不爱写作而头疼。一次在他和几个文友鉴赏一篇佳作时.孩子突然插口:“我也能写出这样的作文来.”作家立即鼓励:“我早就知道这一点,只要你每天坚持练笔。”这天晚上孩子还真的写出了一篇记叙文,尽管有很多缺点,水平一般偏下,作家还是给了极高的评价,给他打了99分。  相似文献   

15.
讨论情景:升入中班了,有时候因为绘画比较难,会让孩子回家练习在幼儿园学习过的画,让他们第二天早上带给老师看一下。但第二天收到画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孩子的画,都是出自家长之手。我向家长询问,家长说:"他画得不好看,也不知道怎么画。"听了家长这样说,我知道家长是担心孩子画得不好看,老师会责备。我就向家长解释:"我们对待孩子交来的作品,哪怕是不好看,也会以鼓励为主。孩子有了自信,他对绘画就有了兴趣,  相似文献   

16.
有问有答     
《少年儿童研究》2010,(6):56-58
怎样让孩子克服“周一恐惧症”? 儿子今年上五年级了,平时是个听话的孩子,只是一到周一就不愿意去上学。每周日下午,我就发现他情绪不好,要不急躁要不失落。现在小孩周末休息得也少,我怕孩子也有所谓的“周一恐惧症”,又不知道怎么开导他。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7.
周奎英 《师道》2008,(5):8-9
“学会感激”是学生的必修课。在某地的一次研究未成年人的教育活动中,发现许多孩子对于《我感激……》这样的作文题目竟然觉得无从下手。当前。很多孩子可能真的没有被感动过。即便是一些农村的孩子,父母、学校、社会对他多么好,他都不会感动,因为他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孩子们只知道享受别人给予的爱。很少知道爱也是需要回报的。有些孩子经常与父母顶嘴甚至吵架,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家务活更是从不沾手……  相似文献   

18.
暖暖 《家长》2009,(Z1)
我不知道这样的方法到底好不好,也不知道送孩子的这颗魔法心的魔力到底能够持续多久,我只是想用一颗做妈妈的心,和孩子一起面对他的问题,希望能给他带来帮助。就算没有女巫对我的心施过魔法,又有哪一位妈妈的心不是在孩子的身上牵挂着呢?又有哪一位妈妈不是快乐着孩子的快乐,悲伤着孩子的悲伤呢?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个同事,他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连一首完整的歌也学不会。每当他看到别的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唱唱跳跳,自己的孩子象个哑巴,他心里就不愉快,于是经常训斥孩子,骂他是“黄鱼脑袋”,越骂孩子越自卑,甚至连最简单的儿歌也忘得一干二净。我还听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幼儿园里私拿了一只苹果,邻居的孩子告诉了他的爸爸,做爸爸的不进行正面教育,把孩子劈劈拍拍地打了一顿。第二天,这个孩子到幼儿园,把邻居的孩子也打了一顿。这事让他爸爸知道了,自然免不了又是一顿打。  相似文献   

20.
正在很多人眼中,美国是自由的代名词。殊不知,在那里,对于儿童的教育,规则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还有很多。而事实上,规则无他,只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获得自由。网上有个妈妈说:我希望给孩子美国式的教育,即让孩子像小鸟一样在蓝天中自由飞翔,愉快成长。因此,我从小尊重孩子,不过多约束孩子。结果,当孩子到了三年级的时候,一直很难适应小学的生活,开始上课不听,作业不做,后来迷上电脑。我很困惑,不知道哪里做错了?像这样对自由的教育存在着误解,或者是把自己的理想投射到自由教育中去的父母大有人在。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没有规则的自由不能称之为自由。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