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光启(1562——1633年)是我国明代末期杰出的科学家,字子先,号玄扈,1562年出生在上海。幼年家境贫寒,靠母亲的竭力维持,方能专心读书。徐光启从小聪明灵利,刻苦好学;学习成绩很突出。青年时代,他靠在家乡教书来勉强维持生活,曾几次应考都失败了,后来又到广东的韶州(今广东曲江),广西浔州(今广西桂平)等地教书,生活一直十分困苦。 1597年,由于主考官焦漪园的尝识,他终以第一名中举。中举后,他还是穿不上绸衣,坐不上车子,生活依旧很艰难。1604年,徐光启参加礼部的考试,中了进士,做了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1607年,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在为他与徐光启(1562-1633)合作翻译完成的《几何原本》前六卷的序言中写到:“太史(徐光启)意方锐,欲竟之。”由此可见,徐光启对于《几何原本》的翻译非常热衷,本打算是要完整地翻译全书。可是,到了1611年夏天,徐偕同庞迪我(Diego de Pantoja,1571-1618)和熊三拔(Sabbathin de Ursis,1575—1620)雠订上述内容时却又写下了如下的话:“续成大业,未知何日,未知何人,书以俟焉。”很明显,徐光启决意停止翻译后面的九卷了。  相似文献   

3.
明清两代,上海地区经济发达,商业繁荣。“闽、广、辽、沈之货,鳞萃羽集,远及暹逻之舟,岁亦间至。地大物博,号称烦剧。诚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也”。故曾出现过一批卓有成就的人物。开埠之后,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各方面的代表人物荟萃于此。今举其荦荦大者,简介于下: 徐光启故居徐光启(1526—1633),字子先,上海县徐家汇人。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他身居高位,却潜心科学,著有《农政全书》等传世之作,译有《几何原本》等。上海南市区乔家路  相似文献   

4.
公元16世纪60代,在中国和英国差不多同时出生了各自的近代科学的先驱人物,这就是徐光启和弗朗西斯·培根。徐光启只比培根小一岁,但多活了7年。他们都在自己的科学活动中为近代科学的发展作出过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几何”二字,在中文里原是一个虚词,而不是一个数学专有名词。首先把“几何”作为数学的专业名词来使用,并称呼这门数学分科的,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徐光启42岁时考中进士,任职翰林院,他常常去拜访在京传教且精通西洋自然科学的意大利人利玛窦,向他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利玛窦用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著作《原本》做教材,向徐光居讲授西方的数学理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算学以其辉煌的成就屹立于世界之林,至宋元时期达到全盛。由于封建桎梏对数学的摧残,明清以来渐渐落伍,中间也有过一些光明,例如明末徐光启(1562—1633)和利玛窦(意大利传教士)翻译《几何原本》,清初梅文鼎(1633—1721)在代数、几何、三角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徐光启是我国明代科学家,曾经向罗马传教士利玛窦学习西方科技知识,并把这些科技知识介绍给中国,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徐光启的主要著作是《农政全书》。公元1562年,徐光启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由于徐光启小时候非常聪明、懂事,父母把望子成龙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尽管当时家里条件差,父母还是决定把徐光启送进学堂去读书。徐光启聪明好学,这与母亲良好的启蒙教育有关。当时社会生活比较安定,母亲经常给他讲古人自强不息、刻苦学习的故事。徐光启总是用手托着头,认真地听母亲讲故事,并立志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阿启,…  相似文献   

8.
徐光启(1562~1633),明代未期数学家,上海 人。徐光启早年从事过农业生产,青年时代在上海、广 东、广西等地以教书为业,每到一处,他都十分注意了 解农业技术和各种实用知识。他的一大贡献是把中国 历代农书的精华、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欧洲的先进 科学知识以及自己长期研究的成果融为一体,编辑成 《农政全书》六十卷。这是一部至今仍有参考价值的重 要农学著作。该书刻印后不久就流传到日本。  相似文献   

9.
徐光启传     
传主简介 在徐光启墓的石牌坊上刻有一副对联:“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此对联对徐光启的描述可谓实至名归。生于晚明的徐光启,作为学者,在儒学、西学、天学、天文学、数学、水利、农学等方面多有建树,  相似文献   

10.
徐光启(1562—1633)是我国明代末期的一位杰出科学家。字子先,上海人。他是著名的《农政全书》的著译者,是第一位把欧洲自然科学介绍到我国来,也是第一个把欧洲的几何学翻译过来的科学家。 徐光启青少年时期先后游历广东、广西和北京等地。丰富的游历生活为他拓宽眼界、活跃思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他考取进士,担任过侍郎、尚书、内阁大学士等高级官职。当时明王朝反动腐朽,国家十分衰弱穷困,不但人民生活非常痛苦,连本来相当发达的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在这个时期也停滞  相似文献   

11.
明万历34年(公元1606年)秋天,在北京的一所宫殿式房子里,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年)与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正在合作翻译一本欧洲古典数学名著,这就是古希腊文明时代大数学家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这本书由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录,于第二年春天译成前6卷出版。这是中国第一次翻译西方科学专著,它标志着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传播的开端。不仅如此,这件事还给此后中国数学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要理解这一点,首先得了解《几何原本》究竟是怎样一部书。  相似文献   

12.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明末杰出的科学家。1604年考中进士,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徐光启是最早将西方科学知识介绍给中国的科学家。1600年,他在南京结识了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熊三拔等人,开始接触  相似文献   

13.
许怀林 《闽江学院学报》2014,(1):131-132,140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临川县人,我国明代晚期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与同时代的徐光启、宋应星两位伟大的科学家相互辉映,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王宝琪 《少年月刊》2012,(Z3):10-12
徐光启是我国明代科学家和天文学家,是最早接触并推广西方科学的人之一,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先驱。公元1562年,徐光启出生在上海法华汇一个小商人的家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徐光启把法华汇改名为"徐家汇"。  相似文献   

15.
董璞玉 《大学生》2012,(11):16-17
姓名:黄良豪学校:上海戏剧学院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去向:上海广播电视台达人达事:创作大型原创清唱剧《徐光启》时,黄良豪只用短短几天时间便完成了该剧两百多行的诗词,国家一级作曲家沈传薪先生对此拍案叫绝。《徐光启》公映后,陆续登上"东方讲坛·经典艺术系列讲座"、上海音乐厅、上海文化广场,并走上了美国及其他国家的舞台。  相似文献   

16.
徐光启宗教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以及全面成熟这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徐光启对天主教的信仰程度、对教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宗教行为都会有所不同。研究徐光启宗教心理的演变过程,可以加深对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理解,对当今两种异质文化的交流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徐光启“人口三十年而加一倍”的观点萌发于明代宗室人口发展的部分史实。笔者以为,徐光启的“生人之率”实属臆断,徐光启率先探讨“生人之率”却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8.
<徐光启集>是研究徐光启西学思想的基本文献,通过它可以看出:受家庭环境、科举经历的影响和对当时中西学术的扬弃,凭借与西方传教士深入交流的有利条件,徐光启积极钻研和引进西学,形成了"会通中西,以求超胜"的思想.徐光启的西学思想给当时的中国带来许多积极影响,而且对于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罗伯特·富尔顿(1765——1815),美国工程师,最早发明了轮船,被人们誉为“轮船之父”。富尔顿九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家附近有一家机器铺子,富尔顿常常目睹工人们拆机器、修机器,有时当当小助手。慢慢地富尔顿懂得不少机械的基本原理。十四岁时,在别人指导下,他制成了一支汽枪。后来,富尔顿结识了英国“蒸汽大王”  相似文献   

20.
曾经来过中国的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的一位杰出诗人,80岁时逝世,他在青年时代(25岁)写过一个短诗集《新月集》,收诗40首,其中很多是为小朋友写的,《金色花》就是其中的一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