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献疑》一文,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出了与传统解读大相径庭的评价,其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出批评的各方面,几近涵盖了学界从反面视角批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立足的全部角度。首先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文学批评论"的相关理论,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献疑》一文中诸多理据提出质疑,而后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文本出发,立足于文本的外部形式和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角度,力图多层次、多角度地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
杜甫一生写下了许多爱国忧民的好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是他晚年的重要作品。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即公元761年。  相似文献   

3.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以其高度的人民性、艺术性千百年来广为传诵,高中、职高教材长期以来选其为必修篇目。对于《茅》诗这样的传统经典教材,语教师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专篇研讨无疑是有必要的。基于这种认识,校语备课组进行了《茅》诗专篇备课教研活动。起初,大家认为:《茅》诗通俗易懂,“教参”和教材的提示、注释又提供了详细的说明资料,似乎再没有什么好钻研的;至于教法无非是一般讲授法、谈话法等,  相似文献   

4.
陈思 《双语学习》2007,(4M):91-92
本文通过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分析,反映他公开大声疾呼建立“和谐社会”的伟大宣言。  相似文献   

5.
明清两代对杜甫诗歌整体接受度颇高,对其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批评却因时而异。明前、中期,诗坛评此诗为“变体”,多有排斥;明后期诗学审美多元,对此诗的点评褒贬不一。清代杜甫诗歌接受达到高峰,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点评亦呈现出多元化特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明清诗坛的接受起伏,与社会思潮、诗学审美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读一千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心中便有一千次不同的感触:触草木为之含悲的“安史之乱”的国度,感风云因而变色的苦难人民。其中,尤其是“娇儿”的身影始终挥之不去。在他“恶卧”的苦苦挣扎中,让我们更加立体真实地审视了那场毁灭性的战争,让我们更加深刻地领悟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高尚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于“安史之乱”后.定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草堂所作的一首抒情诗.其价值取向应是感受杜甫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思想和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要让该诗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学生的精神领域中产生深广的影响.应在深入研究传统的  相似文献   

8.
周亚敏 《考试周刊》2011,(50):24-2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古体诗,作品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理想与现实强烈比照之下的悲怆写照。  相似文献   

9.
“安史之乱”后 ,杜甫经过颠沛流离的生活 ,饱尝了饥寒交迫的痛苦 ,流浪到四川成都 ,得到严武等友人的帮助 ,在西郊浣花溪畔建立了新居 ,自称“浣花草堂”。这座草堂就是杜甫人生的落脚点 ,它不是一座纯客观意义的草堂 ,它是杜甫当时的生命象征。草堂未必很美 ,但杜甫离开了兵戈纷乱的大世界 ,眼前只看到蜻蜓上下 ,游鱼沉浮 ,水上有圆荷小叶 ,田间是细麦轻花 ,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能引起他的兴趣。他眼前的花木是“杨柳枝枝弱 ,枇杷对对香”,眼前的虫鸟是“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春夜的雨是“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夜晚的幽静是“…  相似文献   

10.
丰小霞 《云南教育》2003,(35):40-40
一、创设情景巧设疑问上课伊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绘:“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位白发苍苍、衣衫褴褛的老翁拄着拐杖,在浣花溪畔踽踽独行,他,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前方不远,三间茅屋就是朋友帮他建的家……”此时,音乐声起,作飒飒风声。“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只听‘呼’的一声,庭院里百年的楠树连根拔起,屋顶的茅草也被狂风卷走,四处飞扬……”学生正听得入神,教师故意一顿,板书课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问学生有何疑问。立刻,便有学生问:“这茅屋被秋风吹破了,为什么还要歌呢?”“对啊,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研讨吧!…  相似文献   

11.
先分男女生组来朗读全诗。结合平时所教的朗读方法:1.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2.韵脚读出延长音;3.以手指轻击课桌示配合节奏;4.边读边想像画面。  相似文献   

12.
杜甫一生与“爱”和“悲”二字紧密贴合,在其诗中有十分重要的体现,本文基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爱人”之心谈起,走进杜甫,感受其酒入愁肠的博爱与抽刀断水水更流般的悲欢。  相似文献   

13.
徐杰:让语文教与学走向精致 徐杰,江苏江阴英桥国际学校高级教师,"精致语文"首倡者和实践者,江苏省"杏坛杯"课堂大赛初中组第一名获得者,"东升杯"全国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初中组特等奖获得者,全国鲁迅作品教学比赛铜奖获得者。其阐释"精致语文"教育思想的20余篇论文,在《新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周报》、《语文教学参考》等杂志发表。《作文讲评要集中优势兵力》一文获教育部课改十年征文一等奖,并作为唯一的语文教师获奖代表在教育部论坛上进行专题发言。  相似文献   

14.
今日的杜甫草堂,坐落在成都西南郊的浣花溪畔,一带红墙环绕之中。从大门到后园假山,一连四重殿宇,其问古道中伸,回廊左右,楼阁对列,亭台高下。在层层庭院和建筑周围,林木苍郁,流水潺潺。幽深淡雅,构成了草堂特有的风格。人们看了,也许会发出疑问: “这难道就是当年‘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茅屋吗?”  相似文献   

15.
孙莉 《考试周刊》2012,(26):51-52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把握杜甫寓居西南的生活经历。(2)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3)感受作者推己及人、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严格意义的叙事诗。叙事诗不同于抒情诗,就在于它必须具备故事情节、生活场景、人物形象三个要素,故此,成功地讲授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这三个要素的分析上。这首诗的线索说到底就是一个“屋”字。第一部分写秋风破“屋”,它是诗歌情节发展的始基。第二部分写无草补“屋”,挂林梢(太高)、沉塘坳(太远)的草自然弄不回来,而飘落在屋前屋后可捡的草又被群童悉然抢去。正因为如此,就有了第三个情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的古体诗.前者为杜甫所作,后者是岑参的神来之笔.两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为唐诗中的精品。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两诗的异同做以简要的辨析.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杜甫的名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存在的多种阐释异说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比兴寄托说”和“人民性问题”的历史渊源,讨论了此诗与《楠树为风雨所拔叹》的创作时间问题,特别对于“三重茅”、“南村群童”、“为盗贼”、“寒士”、“恶卧”等语进行了综合辨析,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提到一条“冰山原则”:“冰山在海里移动是很庄严宏伟的,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海面上。”其实,教师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去探索、发现水面下的八分之七。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变成课程的建构者,注意隐性资源的开发;要求教师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注意教学活动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20.
胡露珠 《语文天地》2013,(10):32-33
杜甫写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他晚年的重要作品。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流浪到四川成都,这首诗是杜甫寓居四川成都时所作。茅屋即浣花溪畔的草堂。这座草堂是由杜甫朋友高适、严武资助,经过几年才建成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约写在草堂盖好的那年八月,诗歌真切描绘了屋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