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知道可以教而教,知道不可以教而不教,不知道可以教也教,不知道不可以教而依旧教。"不知有多少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属于知者,又有多少教师沦落至不知者而不自知。我们无法廓清知与不知全部的原因,但细细梳理,知与不知,大概与教师对作文的课程目标和达成作文课程目标方式的认知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众;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不知有理想。” ——引自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第八章第三节 转引自梁启超:《新史学》,1902年  相似文献   

3.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相似文献   

4.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介绍和研究鲁迅时常引用的一句鲁迅名言。长期以来,总是从正面作单一的理解,没作辩证理解。“哀其不幸”是正确的,而“怒其不争”却不能简单看待,它有不当之处:就“奴隶”而言,他们长期受到封建主义的精神毒害,身为奴隶而不自知,他们不知人生需要“争”,也不知“争”什么,更谈不上如何“争”,既然这样,何以“怒” ?因此,以一个觉醒者的标准要求“奴隶”,是不符合实际的。对此,我们要辩证对待:既肯定其进步性又指出其不足,这样有利于后学者正确体会这句名言,也有利于后学者深刻领会鲁迅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5.
孔子"不知之知"思想和苏格拉底"自知无知"思想在方法和目的上存在差异,同时又有相通之处:两者都体现出真实诚恳的态度,阐释出自知之明的德性以及折射出生命本体的智慧。在物质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过多地去追求经济上的财富,很少审视自己内心的德性。人们只有内心世界达到充实与净化状态,其精神境界才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现在不同学派的许多论者都借用"第一人称视角"来作为承认主观心智现象的理由或根据,但不究其运用条件。分析表明,"第一人称视角"的本义是:能成为"我"的在者对本身的自知状态,它以有觉知能力为条件。由于觉知是主观心性,其所知内容也必为主观现象,故而有知在者以第一人称视角觉知自身时只能主观地澄明自身而显现主观现象。因此,没有觉知能力的东西将不能有第一人称视角(来产生主观现象)。若赋予毫无觉知的物理系统以第一人称视角(而能有现象概念)则是僭越行为。  相似文献   

7.
蔡志忠 《高中生》2012,(4):F0002-F0002
人有三种境界:不自知我、完全知我、无我状态。 天才必全部经历这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8.
融化百花与断章取义——钱钟书用典研究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联系典故的性质、类型、特点及钱钟书的用典理论研究其在创作中的用典实践。钱钟书厚积薄发,学化为才,在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满腹的诗书故典与自己的生活阅历结合起来,化而用之,达到了一种隶事与否,读者不知,作者也不自知的境界。这是其学人小说、学人散文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其运用典故的一种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9.
《小读者》2003,(6)
顺境最易见败行,逆境最可见美德。——培根天下之祸不生于逆,生于顺。——钱公良自古大业者,皆自忧患始。——佚名略尝辛苦即为福,不作聪明便是才。——佚名智谋出于急难,巧计生于临危。——莎士比亚福之本生于忧,而祸起于喜。——韩非子不到极逆之境,不知平安之日。——佚名经不起不幸乃不幸之最。——佚名困后而知困,难后而知难,险后而知险,危后而知危。——佚名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喜愁不分离,吉凶在一起。——佚名危难之时见高节,乱世其间识忠良。——佚名无病之身不知其乐,病生才知无病之福。——佚名灾难到来要坚强,幸福到来要警惕。——佚名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初,梁启超在批评中国传统史学的弊端时提到,旧史学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当眼光向下的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地开启了一座历史的宝库,其存量之巨、内容之繁、价值之大,足以让我们屏息静气。  相似文献   

11.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丢失)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摇摇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者,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忧指忘心者诫》节选![战国]@孟子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曾经说过:“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知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看来,这种“滔滔讲说”在创新教学中是一大弊病了,相反学生“自奋其力,自知其知”则是在创新教学中趟出的一条阳光大道。在教学中,学生何以“自奋其力”呢?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新史学》共六部分,依次为“中国之旧史”“史学之界说”“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论正统”“论书法”“论纪年”,而对“中国之旧史”的批判是“新史学”论纲的突出部分。梁启超认为,“中国之旧史”有“四弊”:一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是“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是“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是“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相似文献   

1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的学习活动,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包括他们智能和个性的发展,其变化的内因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教师的教则是变化的外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复数中容易出错的几类问题湖南省张家界三中李高学解题难免出现错误,最根本的错误是误入歧途而不知晓,陷入误区而不能迷途知返.有的学生之所以屡错难改,归根结底是不知错,或知其错,但不知为什么错.笔者认为:教师不应满足于学生会改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知错中改...  相似文献   

16.
例句假字本字释义例句假字本字释义共其乏困。共供供给秦伯说,与郑人盟。彤管有炜,说J泽女美。说悦高兴夫晋,何厌之有?厌赓满足失其所与,不知。知智明智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斑杂色花纹是悔之,亦无及已。夫神农之前,吾不知已。无不为已。已矣了涂有饿草而不知发。涂途路上涂有饿革而不知发。草浮俄死的人将帅二三子夫妇而蕃。帅率带领棘以为轮。蜂揉使曲令壮者无取老妇。取娶娶’虽有搞暴不挺者。有又再一次将免者以告。免娩分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智智慧国之孺子游者,无不铺也。铺哺吃君子生非异也。生性票赋而摩厉之以义。摩厉磨砺…  相似文献   

17.
我醉醉翁亭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你曾说过醉翁亭是遥迢的梦,一觉醒来只是惘然。你曾说过醉翁亭是空蒙的背景,怎么眺望怎么遥远。在梦里,我醉醉翁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迷恋上醉翁亭,尽管我身在醉翁亭千里之外,但我的心与它一直是零距离。  相似文献   

18.
那些懵懂的年少,那些不知愁的岁月,终究被时光的车轮裹挟着滚滚而去,在我们尚不自知的时候路过我们身旁,匆匆一瞥,继而渐行渐远,不再回首。  相似文献   

19.
当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以下不良倾向: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  相似文献   

20.
"懂而不会"是目前高中数学教与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究其成因,主要是:似懂非懂,知其形,不知其意;不懂装懂,仿其形,不知创造;懵懵懂懂,会表象,不知本质.针对这些成因,对策是转变观念,明确主体,体验生成,感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