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1936年8月,日本政府就把“确保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确立为“根本国策”。日本不仅要征服中国,还要“消除北方苏联的威协”,同时排除英美等国在东南亚的势力,由日本充当在东亚大陆和太平洋的霸主。 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妄图在几个月内灭亡中国,然后以中国为基地,向北进攻苏联,向南与英美开战。但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迷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打乱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计划,延缓了德日法西斯勾结;粉碎了日本“北上”进攻苏联的企图,支援了苏联的抗德卫国战争;使日本法西斯背着沉重的包袱发动太平洋战争,减轻了英美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为“先欧后亚”战略原则的最终实现作出了重大贡献,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3.
英国参加太平洋作战的战略意图,主要集中在恢复东南亚的殖民地、巩固英美同盟关系以及安抚澳新等自治领三方面。美国军方对英国参战提出反对意见,但罗斯福政府从战后英美合作的政治考虑出发,最终仍然同意了英国的参战要求。英国参加太平洋作战虽然实际的军事贡献有限,但却有力地促成了战时英美同盟关系向战后英美特殊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历时一个月的总装备部首期战勤参谋培训班已于2000年4月3日在后勤教导大队圆满结束。这次培训共设置了“后勤司令部工作概述”、“战勤参谋工作”、“电子、数字化标图”、“军队标号”、“军用公文写作”、“高科技知识”六门课程。同时还聘请了军内外专家、学者分别就“当代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及战略思考”、“部队联勤工作”、“军队后勤改革”、“战勤参谋技能”等进行了专题讲座。纵观战勤参谋培训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充分认识战勤参谋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战勤参谋是我军部队后勤军官群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辅佐…  相似文献   

5.
加强院校参谋队伍建设 ,是加强新时期院校建设 ,推进军校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军队院校推进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海军院校参谋队伍的素质结构现状的基础上 ,从实际出发 ,提出了院校参谋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 ,指出了优化院校参谋队伍素质结构的方法、途径 ,并就如何有效地激发参谋队伍内动力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对新时期海军院校干部队伍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豫湘桂战役,是抗日战争后期日军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于1944年4月到1944年12月,向国民党战场的豫湘桂地区发动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带有战略性的进攻战役。日军称之为“一号作战”。国民党军队在这次战役中,屡战屡败,造成抗战以来国民党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一日军大本营迫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急剧变化,在1943年秋天,就开始酝酿发动这次战役。 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转折的一年。当年夏季,苏军粉碎了德军的夏季攻势,10月开始反攻,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在地中海战场,7月,英美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9月,意大利投降,德意日轴心同盟开始瓦解。在太平洋战场,美军经过中途岛、瓜岛战役后,已转守为攻,先后攻占了阿留申群岛、新乔治亚群岛。日军的舰艇与飞机被大量击毁,开始丧失了制海与制空权,面临海上交通被切断,太平洋的日军有同本土失去联系陷入孤立无援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今年2月被美国核潜艇撞沉的日本“爱媛”号渔船,至今仍安静地躺在太平洋夏威夷海域550米深的海床上,变成了一艘浮不起来的“潜艇”,现在“爱媛”号里肯定装满了鱼。美国的这艘把日本人撞得9死12伤,也把森喜朗政权撞得摇摇欲坠的海底幽灵就是“格林维尔”号核潜艇。对核潜艇,你知道多少?核潜艇是一种具有强大作战能力的海上武器,主要用于反潜、反舰和进攻陆上目标,它是各国海军实力的一个体现。自从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问世后,各海军大国都纷纷发展核潜艇。迄今为止,世界上共有5个国家拥有核潜艇,即美国、俄罗斯、英国、法…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沃伦·哈定上台执政,这一时期美国加大了对太平洋和亚洲地区的干预力度,在谋求亚太霸权的过程中海军起了重要的作用.美国通过签订<五国海军条约>、实施"橙色"计划,使其倡导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世界主要强国的公认,世界海上霸权开始逐步由英国向美国转移.海军的强大使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不断上升,暂时缓和了英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维持了1920年代的短暂和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结合,指技合一,文理兼容,具有鲜明海军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全军五所综合大学之一。原海军工程学院创建于1949年,1999年4月,经中央军委批准,原海军工程学院和海军电子工程学院合并组建为海军工程大学。 长期以来,学校在创新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逐步实现了由单科性专业院校,向多科性综合院校的转变;实现了以培养本、专科生为主,向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并重的高培训层次转变;实现了以教学为中心,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统一的转变;实现了由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在1949年底还千方百计阻止北朝鲜使用武力实现统一,1950年1月底却突然改变主意,全力支持金日成的主张。对于斯大林的决策动机而言,美国是否会干预在朝鲜发生的战争,只是条件,而非目标;把美国的注意力吸引到远东,只是结果,而非动机;鼓励和推动亚洲革命,也是一种表面现象,并非苏联外交战略的转变。中苏同盟条约的签订将使苏联失去通向太平洋的唯一的出海口和不冻港,这无疑是一种战略利益的重大损失,其结果将导致苏联在亚洲失去战略依托。斯大林同意金日成对南朝鲜发动进攻,就是想通过这次军事行动来保障(或重建)苏联在远东地区传统战略的支撑点。在朝鲜半岛出现的武装冲突,无论其结局如何,都将保证斯大林在远东设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人教社1994年10月出版的初中历史《世界历史》第一册第28页指出:“1822年为了全歼秘鲁的西班牙军队,清除西班牙殖民地在南美洲的最后据点,圣马丁到瓜亚基尔同玻利瓦尔会谈。会谈时,只有他们两个人在场,也没有留下记录。这次会谈后圣马丁决定引退,把最后...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月1日,英军为了适应未来战争向联合方向发展的趋势,由三军防务学院、皇家海军参谋学院、皇家空军参谋学院、陆军指挥学院合并成立了三军联合指挥学院。前三年临时使用空军参谋学院的校舍与教学设备。2000年在皇家军事科学院旁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有特色的军事院校大楼,整个建筑物从空中看像一个大型侦察机,中间像大型舰艇的头部,两翼分别像装甲车与机翼,充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曾经在缅甸战场和英美盟军合作,同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为期三年多的作战。中国官兵历尽艰辛,饱受磨难,在付出重大牺牲之后凯旋归国。近年来,尽管有一些文章对这次作战进行过评述,我们认为仍然有必要进一步研讨缅甸战争的发展规律,总结它的经验教训。 (一) 缅甸是亚洲中南半岛的大国,在太平洋战争中,它是同盟国在亚洲大陆的南翼屏障,时有“盾牌”之称。1941年12月,日本在偷袭珍珠港成功之后,即以重兵向东南亚各国和西南太平洋发动进攻。在开战前,日本大本营鉴于陆军兵力的分散和不足,曾对南方军作如下指示:“南方进攻作战期间可相机夺取缅甸的空军基地,作战告一段落之后,如情况允许,再进行缅甸的作战”。到1942年3月,日军相继占领香港、马来亚、新加坡、泰国、印尼和菲律宾  相似文献   

14.
希波战争是发生在奴隶制社会的一场大战.这次战争始于公元前492年,到公元前449年最后结束.战争波及的地域很广:东起西北印度,西至西部地中海的迦太基,北达高加索,南到埃及,有数十个民族参加.本文仅从军事观点对几个主要战役作一介绍,并对希腊获胜的原因做些粗浅的分析.一马拉松战役公元前492年,波斯海军在亚陀斯海角复灭之后,于公元前490年重整旗鼓,向希腊半岛发动进攻.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波斯人的战略计划是重点进攻雅典,攻下雅典之后,则可控制中希腊,继而进攻南希腊,北希腊必不战自降.按照这个计划,波斯老将达梯斯和阿尔诺费尼斯率大军横渡爱琴海,直抵亚狄加,在马拉松(Marathon)登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第五次反‘围剿’进行两个月之后,当福建事变出现之时,红军主力无疑地应该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之间,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之根本重地,向广大无堡垒地带寻求作战。用这种方法,就能迫使进攻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地区之敌回援其根本重地,粉碎其向江西根据地的进攻,并援助福建人民政府,——这种方法是必能确定地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要举行朝鲜问题的四方会谈?朝鲜、韩国、美国和中国的高级官员,8月7日结束了在纽约举行的朝鲜问题四方会谈预备会议。预备会议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举行。中国代表团由外交部部长助理陈健率领,美国代表团由负责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卡特曼率领,...  相似文献   

17.
中外二战史论者大都认为:美国在二战期间始终贯彻了“先欧后亚”战略原则。仍史系副教授⑤伟民在《湖湘论坛》1903年第3明发表《“先欧了亚”还是西洋平行?》一文,对此提出质疑。③指出:第一、在兵为兵器配置方面,1942年太平洋超过人西;,到1943年底,两洋基本相等,但太叫羊略占优势,没有贯彻先集中兵力上大西洋的方针;第二、豆942年7月,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美军2西南太平洋发动有限攻势。1942年底1913年初,两洋同时完成了战略态势的转变,没有贯彻已确。的、打败德国前在太平洋取防御态势的方针;第三、从1944年7月起,用于大西…  相似文献   

18.
为了再次向世界人民传递中国不甘使自己的领土被人永久分裂的信息,中国于1958年8月23日开始炮击金门。金门炮声又一次把美国地进退两难的境地,美台之间的矛盾又因此走向尖锐化和公开化。在这次危机中,美国缍完成了自己对台湾的政策目标,即迫使蒋介石答应不以武力进攻中国大陆,使之能够推行“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灭亡中国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的基本政策,但其侵华策略则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纵观日本的侵华策略,主要经历了从不扩大方针向全面侵华战争的转变;从速胜决战向持久消极战的转变;从以军事进攻为主向军事进攻与政治攻势并举的转变;从有条件求和向无条件投降的转变。这些转变并非日本侵略者的主机意愿,而是决定于中日双方军事力量的消长,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战场胜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江阴封江战役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海军抗战的一个重要战役,它配合陆军,拦截日军战略进攻起了一定的作用。抗日战争爆发时,国民党海军,包括中央海军、东北海军和广东海军,总舰数达一百二十余艘,五万九千零三十四吨,与日本强大的海军力量相比,悬殊极大,其比数为三十二比一。因此,国民党的海军,在作战中基本采取防御的守势。早在1986年8月,日本军部制定的全面侵华战争计划中,就规定“海军一开始就要控制中国沿海及长江水域,协助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