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向贫困宣战     
向贫困宣战轶民1996年是“国际消除贫困年”。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57亿人口中。总共有15亿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0.25亿的速度增长。这表明人类依然没有摆脱贫困,温饱问题继续困扰全球,世界将向贫困宣战。问:国际上采取哪些办法对...  相似文献   

2.
改革不仅是发展生产力,而且也是解放生产力。这在山东农业的发展中尤为突出。山东是一个农业比重大,人口多、耕地少的省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农业虽有一定发展,但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始终没有很好地解决。80年代初全省农村逐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多数农民很快地解决了温饱问题,落后地区一举改变了面貌。荷泽地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一直是吃粮靠统销、生活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落后地区,20年间净吃统销粮25.5亿斤,花救济款1.7亿元,靠国家养大了一代人。1980年起全区上下推行“大包干”,调动起千家万户的积极性,两年时间就解决了20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这不能不说是改革结出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范文曜一、中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要求1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在本世纪末人口超过12亿的基础上,80年代基本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本...  相似文献   

4.
一、人口发展形势严峻 1987年1月11日,全球人口已突破50亿,向60亿迈进。如今世界上每天增加22万人,每分钟增加150人,时钟滴嗒一响,就有4个婴儿降临人间,1988年,全世界人口已达51.28亿,本世纪未将达到61.19亿。这是喜,是忧?是祸,是福?联合国为了提醒全球各国政府各个民族,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带来的许多难题,以便共同协商、探讨控制人口增长的对策和措施,缓解人口与发展中的各种重大问题,将1987年7月11日定为“世界50亿人口日”。  相似文献   

5.
今年10月5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代表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是1966年12月16日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1976年3月23日生效,截至1997年底,缔约国已达140个。实现人权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也是中国政府长期为之努力的目标。中国认为,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应当得到尊重,而普遍性原则一旦与各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就能得到更好的体现。作为一个有12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深知生存权和发展权至关重要。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得…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的中学教育取得了巨大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1949年,全国有4亿5千万人口,普通中学生只有103.9万,1999年,全国人口12亿5千万.普通中学生就达到6863万。这里主要就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学教育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论周恩来的扫盲教育思想□李江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接收的是一个经济衰败、国穷民困、文化落后的烂摊子。当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让人民得到温饱,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而那时,中国人口已达4亿7...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国十几亿人口,8亿农民,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没有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党的十六大要求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党中央已经  相似文献   

9.
《神州学人》2004,(9):16-16
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9亿农民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农民、农业这。三农”问题在中国从来就不是配角。在农村,人多地少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发展农业、振兴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老“三步”,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实现了小康。江泽民同志提出的21世纪第一个10年、第二个10年和前50年的战略目标,即新“三步”,特别是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将指引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